第413章(2 / 2)

🎁美女直播

“是的,他是经营面包店的菅沢惟次先生,案发现场是在杯户町的自己家的厨房。

他分居中的太太为了和他谈分手的事情,过去的时候发现本人不在家,但是却有一股奇怪的臭味传出来,于是就报了警,让警方打开了内侧上锁的厨房之后发现了遗体。”

毫无疑问的,厨房的门锁也是旋钮式的。

基德挑了挑眉,“这个人的肚子上都是血,是被刺死的吗?”

“是啊,”柯南叉腰,“门前的地上不是有把沾满了血迹的菜刀吗?应该是一开始被刺中了,被捕以后转身又被刺中了腹部。”

第一起案子和第二起案子的现场都有一个袋子,这第三起的门口却没有,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平底锅。

更奇怪的是,这个厨房里墙上挂的厨具都是银色的,只有门口的平底锅是黑色。

基德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便很快舒展开来:“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啊。”

“没想到你破案的速度倒是挺快,”柯南也对他的速度叹为观止,“你要是不去当小偷的话,倒是可以去当个侦探。”

他笑了笑:“放心吧,大侦探,我才不会跟你抢饭碗吃呢。”

“咚!咚!”

一个工作人员敲了敲门便进来道:“我们就要开始彩排了哟。”

“基德闻言,听话地戴上柯南给的耳机。

因为两人都还没有谈到犯人的部分,为了以防万一,让他戴上耳机,一边随时能够听到柯南的推理。

“关于这次充满了谜团的连续杀人事件,让我们连线今晚的特别顾问加入直播!梦川主播,听得到吗?”

“听到啦!”梦川神色严肃地对着镜头道,“我现在正在世界级的推理作家工藤优作先生的家里,那么关于这次的密室杀人案件,就让我们来请教一下工藤先生的见解。

这次的几起事件虽说是连续杀人,但是杀人方法都各不一样,被害人之间也没有任何共同点犯人真的是同一个吗?”

看着已经举到自己面前的话筒,基德微微一笑:“当然,因为制造这三起密室案件的手法都是一样的,而且这三个被害人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

第一起案件的案发现场,那个浴室的架子上下垂的玉茎上有一个放大镜的标志。

第二起事件的被害人房间里,排列着很多个被害人自己做的那个扛着放大镜的人偶。

然后是第三起,被害人的手表同样也是放大镜的款式。

这个放大镜是一个叫‘地下城·福尔摩斯’的网络游戏的标志,恐怕遇害在这三个人都是网络游戏里的玩家吧?”

梦川有些心虚地换了只手举话筒:“啊,还有这样的游戏啊?”

“我觉得你不应该不知道吧?”基德别有深意地看着她,“因为你突然把麦克风换到了右手,而你匆匆藏到身后的左手手腕上,不也带着同样的手表吗?”

被戳穿了想要隐藏的东西,梦川干脆大方把左手拿出来:“这个啊,这是敦实送给我的手表,我只是觉得这样的设计很有趣而已。”

基德嗤笑一声:“你以为这样就能蒙混过关吗?我已经知道了,这次的连续杀人事件的犯人就是你,梦川彩子小姐!”

此言一出,不只是现场的人,还有连线直播的人,包括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惊呼声。

“工、工藤先生……您是在开玩笑吧?”梦川还在强颜欢笑。

基德危险地眯了眯眼,回头看向藏在他的书桌旁边,同样颇为震惊的柯南,正色道:“刚才你把手表藏起来,是因为不想被怀疑吧?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来解开这次的密室之谜。我是先关照你们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嗯,已经准备好了,就放在那里。”

现场拜访了三个模仿犯罪现场大门的模拟场景,看得出制作组还是挺用心的。

“那好,”基德缓缓起身,走到模拟场景前,“就让我来拆穿这个简单的密室手法吧。”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推理秀(完)

按照他说的,第一起案件和第二起案件的现场都布置完毕,而第三起现场却有些不同了。

“三起现场都有三个共同点,第一点是三起案件案发现场的门都是按钮式的推拉门。

第二是有某些东西被夹住并且被勾住的痕迹,比如发夹或者夹子,还有一次性筷子外面的纸袋有奇怪的折痕,那双筷子还是反着放进袋子里的。

至于第三点,就是能够被那些东西挂住的,有一定重量的,带把手的袋子了。而第三起案件就是这点不同,因为犯人觉得三起案件都有带子的话,很快就会被怀疑,所以就换成了平底锅。

证据就是那份厨房里挂在墙上的所有厨房用具都是银色的,只有掉在门口地上的平底锅是黑色的。因为平底锅和袋子不一样,无法调节长度,所以在做完之前只能找一个合适的东西和夹子一起带去了现场。”

这个基德,倒是完全不需要他从旁协助啊。

柯南听着他流畅的推理,不由咂舌。

而基德还在继续,他讲完前两个密室的手法,又继续讲起了第三个:“厨房的那个门旋钮式用夹子夹住,尾部用平底锅把手上的绳子套住,再把锅子放在门把手上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接着,几个工作人员都按照他的指示小心翼翼的离开房间,在转动了一下门把手。

原本放在把手上的东西掉了下来,又因为反弹的作用力让旋钮上转,将门彻底锁上。

这样一来,基德的推理就算是得到验证了。

可梦川还是不服气:“然后呢,凭什么就能断定是我干的?”

“因为你犯了几个错误,黑色平底锅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