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当李恪进去之后,就知道这个实验室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了。

原来实验室的里面,并不是像科考站的其他地方一样完全密闭的空间,而是一个岩质地表直接裸露的半开放空间!

而在裸露的红色火星岩地表上,则是一个明显是被机器挖出来的垂直洞窟,通往地下不知道多深的地方。

也难怪要在这个实验室的入口处设立增压减压的气压舱了。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科考站内部的大气通过岩石的缝隙泄露到外界,造成空气流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相对火星自然大气百倍以上密度的高氧含量大气灌入这个深井之中,对下方的物质造成影响。

毕竟,对于研究火星地质学的科学家来说,氧气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之一。

地球大气中的高浓度氧气,会与火星地层中的许多物质产生氧化反应,改变其中的物质属性,对研究造成极大干扰。

但一般来说,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像这种地下钻探工作不都是放到科考站之外的露天环境中做的吗?

为什么要在科考站内部钻出这座深井?

不,不对,从程序上来讲,就不会有人傻到在已经建成的科考站内部往地下钻洞的,这口深井的出现必然是在这个科考站完全建成之前。

那么,在建造科考站的时候,为什么不稍微挪一挪位置,一定要将这口深井囊括进科考站之内?

这怎么看都不合理!

除非,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这个洞窟下面一定有什么东西,让科考站的设计者不想将其放到外面。

至于那个东西是什么……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这口竖井的宽度足有两米,完全足够一个全副武装的雷霆战士进入其中。

但李恪显然不会就这么直接让自己的战士下去。

毕竟这么深的洞窟天知道下面有什么玩意儿,而且从李恪的感知来看,那造成此地异变的灵能暴动源头,就在这口竖井的正下方,甚至那些亚空间赘生物都是从这里蔓延出来的。

什么都不管不顾就这么派人下去,那完全就是对自己的士兵不负责任的表现!

可派无人机下去探路也不现实。

这里的灵能环境实在太过糟糕,暴动的灵能可以摧毁任何没有经过灵能屏蔽的电子设备。

李恪和雷霆战士们使用的动力装甲和武器是因为有灵能护盾保护着才能不受干扰,但无人机可就没那么好的防护了,一放出去飞不出两米就得报废!

所以,李恪想了想,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亲自下去探路!

以他的实力,就算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意外,他也有把握全身而退。

做出了决定后,李恪也没有多耽搁,在清理了井口的大部分血肉藤蔓后,直接向着其中一跃而下。

在下坠的过程中,他背后的火箭背包启动,矢量喷口以小功率向下喷射火焰,抵消了火星上只有地球三分之一多一点的重力,将他的下降速度维持在匀速。

沿途自然有许多血肉藤蔓堵路,但却全都在李恪那宛如太阳耀斑一样炙热的“太阳风暴”下被焚烧成虚无,看起来一切都非常顺利。

但伴随着深度的越发下降,李恪在面甲下的脸色却越发严肃。

在地面上的时候他还没有发现,但当他真正进入这口深井,并向下深入时,却很快发现,这口深井下方的空间已经开始发生了“地狱化”。

——就和当初再北美生物集团的秘密基地时遇到的那样,深井下方的空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越发向着亚空间的层面靠拢,其物质特性也逐渐被亚空间的混沌特性所感染,变得越发难测。

换个更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在这座竖井的深处,物质的特性将会逐渐被亚空间的精神特性所覆盖取代,到了最深处,甚至连物理规则都会被颠覆,时间空间都会发生扭曲!

这一点其实也可以从亚空间赘生物的数量上看出来。

伴随着深度的增加,竖井中的亚空间赘生物就越多,而且其形态也变得越发混沌扭曲,甚至连攻击性也变得比地表的同类更强。

当然,对于李恪来说,这些亚空间赘生物无论出现再多,都只是一招就能解决的东西罢了。

只是这些赘生物实在是太多,李恪需要一次又一次停下来将它们摧毁,着实是浪费了不少时间。

就这样一边烧一边降,下降了大约一百多米之后,李恪终于来到了竖井的底部。

轰——

炙热的灵能火焰喷涌而出,将堵在最底层的一大坨已经看不出任何形状的亚空间赘生物焚毁,顺便也冲开了被堵死的一扇门户。

咚!

沉重的装甲踏足到地面,虽然隔着一层厚厚的装甲板,但李恪还是敏锐地感觉到,脚下的触感好像不是火星岩,而是金属。

低头仔细分辨之下,他才看出来,脚底下原来是一座已经被亚空间能量侵蚀得快要看不出原貌的升降平台。

看来,在这个平台被破坏之前,有人乘坐它来到了地下,而且再也没有上去。

抬起头,眼前是一个横向的较短的通道,而通道后面,好像是一个相当大的地下空间。

李恪走出去看了看,发现这个空间似乎范围很大,而且各种通道四通八达,再加上各种亚空间赘生物的攀附以及空间受到“地狱化”影响而产生的畸变,使得地形极为复杂。

“科考站的地下居然还有这种地方?”

李恪心中惊疑。

但更加引起他注意的,却是这个地方有着明显的人工改造痕迹。

平整的地面与墙面,人工开凿的石阶,形状规整的通道入口……若是将那些烦人的亚空间赘生物清理掉,很轻易就能看出,这个地下空间的人造属性。

不,未必是人造,而应该说是智慧生命的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