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薇拉听到李恪有意让她去当老师的消息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也实在不是谦虚,你说她一个还远未成年的小女孩,怎么就要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但在李恪的劝说下,她还是决定去试一试。
反正一开始只要教一些简单的识字和数学基础,应该不会太难吧……
这么想着,少女带着一本在李恪的帮助下临时写出来的教案,走进了课堂,开始了她的第一次教学。
虽然在一开始还有些害怕,说起话来也有些磕磕绊绊,但伴随着教学的次数越多,她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到了后来,她甚至渐渐喜欢上了这种当老师的感觉。
一方面,她可以在这种教学的过程中重温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将其真正消化掌握,另一方面,这种将知识传递给其他人的做法,也让她很有一种成就感——就好像当初她的爷爷决定将自己毕生研究的笔记交给她一样,她也希望自己能将她所会的一切,统统教给那些学生们。
结果,她这一教,就直接教了五年。
现如今,她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中最为人所熟知,同时也是最为人所尊敬的一位老师。
毕竟是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却站在了讲堂上教导他人,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见过她一面的人都不会把她忘记,自然也就被更多的人记住了。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已经成为了一个资深老师的少女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乘坐由AI操控的自动巴士前往城市边缘的住宅。
嗯,没错,她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居住在城市中心的宿舍区,而是依旧住在那座由爷爷亲手搭建的屋子里。
虽然那些由废钢板拼接而成的墙壁与天花板,都用更加舒适也更加安全的标准建筑板材所替换了,被钉死的窗户也换上了明亮通透的玻璃,房屋内部也加设了电力线路与自来水系统,卫生间、下水道之类的结构也一应俱全,但整个房屋的样貌,依稀还能够看到原先的几分轮廓。
进屋后,她先是放下手中的公文包,换了身更加宽松的家居服,然后来到了房屋后面的后院。
这里本来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芜土地,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花园田圃,各种各样的花卉与植物生长在地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而在这片绿色的中央,则是一座看上去有些粗糙的雕像。
这是一位老人的雕像,苍老的身体穿着一身破旧的动力装甲,手中托举着一支火箭的模型。
没错,这是小薇拉的爷爷的雕像,由她亲手雕刻而成。
毕竟,老人在那场大爆炸中被炸了个尸骨无存,并无尸体可以安葬,为了悼念自己的唯一一位亲人,薇拉选择了用这种方式纪念那位可敬的老人。
这座雕像树立在后院之中,就好像是爷爷依旧陪伴着她身边一样,让她感到格外的安心。
而在李恪和伊娃将“文明保存库”中的动植物种子带了出来,开始恢复这颗星球的生态后,她更是收集了许多好看的花卉草木,移植到这个小院子里,让“爷爷”能够环绕在生机盎然的绿色之中。
今天,她就像之前的每一天那样,先是给那些花草浇了水,修剪了一下到处乱长的枝叶,然后清理了一下雕像上的灰尘,之后就拖着一张躺椅和一个小茶几,放在院子里,一边躺在躺椅上喝茶,一边翻看早已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笔记。
——虽然当了五年老师,但她仍然还记得自己一开始的愿望,那就是吃透爷爷留下的研究资料,自己造一艘火箭飞上太空。
即便是已经从李恪那边了解到,这颗星球上阻挡人们进入太空的力量已经消失了,她的志向也依旧不改。
也因此,她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像现在这样,躺在院子里,在“爷爷”的陪伴下,看书、喝茶、做笔记,学习与制造火箭相关的一切知识。
花园,雕像,躺椅,少女,书本,柔和的阳光……一时间,这座小院中沉浸在某种静谧美好的氛围之中。
而将视线拉远,可以看到,低矮的院墙之外,一侧是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另一侧则是遍布着金黄的广袤农田,更遥远处,则是一片正在茁壮成长的森林,间或点缀着一些亮闪闪的晶体,整个世界充满着勃勃生机。
再将视线抬高,可以看到,蔚蓝色的天空中,遥遥可见一座肉眼也可以看到的环形人造物正悬挂在外太空。
那是人类文明所建造的星桥。
……
在将这颗星球的情况发回到地球之后,人类联邦经过了几次会议,正式做出决定,将这颗被命名为“涅槃星”的星球以及上面的类人文明,纳入到人类联邦的保护之下,成为下属保护国。
不过,因为双方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超过了四万光年,除了“星河”号这艘蕴含着原版梅塔尔科技的超级旗舰外,人类文明的船只来回一趟至少也要上百年。
为此,创造出一种更加高速、更加可靠的星际交通方式,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星桥,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所谓的“星桥”,其实来源于当初人类尚未真正迈入宇宙纪元时,那家曾经在火星上挖坟考古的“星空动力”公司所设想的一种星际交通方式。
与常规飞船的超光速曲率不同,也跟那艘上古文明无人战舰所使用的亚空间潜航不同,这种星桥技术,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人造虫洞的技术,通过扭曲空间,将宇宙中两个遥远的地点连接在一起。
事实上,说是虫洞也有些不对,这种星桥的本质其实更接近于网道,将A点与B点连接起来的空间隧道并不是直接在物质空间层面构建的,而是有很大一部分沉浸在亚空间之中。
这主要是人类文明的空间干涉改造能力有其极限,暂时还做不到隔着四万光年架构起一道纯粹存在于物质时空的空间虫洞。
——别的不说,光是维持这种虫洞所需要的能量,就足以在短时间内生生抽干一整颗如同太阳那样的恒星!
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点,李恪便用从古圣残魂处得到的网道制造技术,在亚空间中构建起一段通往两个地点的稳定隧道,隧道的两端再与物质世界的通道入口连接,这便成为了他的“星桥”系统。
亚空间里架桥可比在物质宇宙中架一道横亘数万光年的虫洞要简单多了,至少对李恪来说就是如此!
毕竟,亚空间中时空暧昧,数万光年与一步之遥,在亚空间中并无本质区别。
网道技术的关键,并不在于能量的多寡,也不在于距离的远近,而是在于对空间概念的准确锚定,以及在混乱的亚空间中构筑起足够稳固、不会被亚空间所侵蚀影响的稳定空间。
而李恪正好在这两方面都达到了标准,造一个连半成品都算不上的缩水版网道,自然不是什么太过困难的事情。
花了五年时间,他便完成了第一段“星桥”的铺设,在致远星与涅槃星之间建立起了一条稳固的亚空间通道,而在太空轨道中的巨大环状建筑,则是负责控制星桥在物质世界出入口的“星门”。
通过这样的“星桥”与“星门”,人类文明的舰队来往两个星系之间变得十分简单,航程也缩短到了短短几天时间。
这使得人类文明无论是向涅槃星输送援助物资,又或者是派出科研考古人员,乃至是派出军队布防,都变得十分方便。
在体验过这种高效、快速的星际交通方式后,人类联邦的高层一下子就觉得过去曾经引以为豪的超光速曲率技术不香了。
超光速曲率航行虽然灵活便捷,理论上能够随意飞到宇宙中的任何一个地方,不比星桥系统只能在两个星门之间移动,但它的速度还是太慢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