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2 / 2)

🎁美女直播

所以...拉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之中!

看着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个怪兽,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地愣了一下,因为知道白头鹰的事情,所以这里的大部分人都知道眼前的这个怪物是什么。

拉顿......泰坦怪兽拉顿!

而且这个不是一般的拉顿......

犹如岩石一般的皮肤、遮天蔽日的翅膀、撕裂天空呼唤火焰的怪鸟......传奇拉顿!

按照一般的情况来想,拉顿应该是火焰拉顿更强一些才是。

火焰拉顿毕竟是吸收了哥斯拉的热线进化而来的,不仅在古代之歌合唱的增幅下身体变红,可以从口中喷出铀能热线,还拥有极其强大的力量,在与加尔达以及机械哥斯拉的一打二交战中,于空中击落加尔达,一打二反杀一个。

虽然由于火力与防御力低下,在与机械哥斯拉的战斗中陷入苦战,通过奇袭将机械哥斯拉的右眼破坏,但受到等离子榴弹的零距离攻击,而导致身受重伤,倒地不起,可即使是如此,火焰拉顿也还是用自己最后的能量加持了哥斯拉、削弱了机械哥斯拉,为哥斯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哥斯拉VS机械哥斯拉这部电影,将拉顿的B格拉到了极限。

甚至于在古代之歌的歌词,空之神与海之神间诞下的孩子中,空之神对应的应该就是拉顿。

以神明明的怪鸟。

但是,火焰拉顿虽强,可传奇拉顿的实力同样不弱。

在烈火中锻造的怪兽,传说中的火恶魔。

它从火山中苏醒,宛如一只双翼喷溅着火星的巨大翼龙。

其飞行时带来的暴风和音爆使得所到之处满目疮痍,岩浆流过它被岩石般的鳞片包裹的身体,形成地热铠甲。

飞行之中的天空之王,仅仅只是飞过,就能产生毁灭整座城市的音速波。

它站着时身高四十七米,翅膀展开时长达二百六十五米,体重更是近乎四万吨。

这种级别的体重与力量,爆发出来的威力近乎于让人绝望。

相比起火焰拉顿的翅展一百五十米,一万六千,还不到两万吨的重量,毫无疑问是传奇拉顿更具有天空战的优势。

所以...他们现在面对的,就是这样的这个怪物!?

“该死,竟然出现了这么麻烦的一个怪兽!”

指挥者不由地地骂了一声,相比较于拉顿,他还是更希望穆托出现,至少穆托不会像拉顿一样难缠...这可是速度超过了三马赫,不对,传奇拉顿的速度可是比战舰还要快的,轻轻松松就能歼灭空中战队。

这样一个在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怪兽,他们这边真的没有太好的应对手段。

该怎么办......

不,不对,现在不是思考该怎么办的时候,得上报上去!

“快,捕捉拉顿的位置,计算拉顿可能经过的地方,发出警报,然后上报上面!”

现在不是他思考该怎么办的时候,而是必须做出反应的时候...拉顿的威胁在电影之中已经有体现了,只是飞过就会换来风暴,这种级别的怪物,哪怕是对人类不感兴趣,也绝对是天灾一般的存在。

为了保护华夏境内的百姓,他们必须得将拉顿当做敌人对付!

——绝对不能,让它在华夏境地肆意妄为!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大的天灾,地震

火山观测局第一时间就将消息整合并上报了上去,他们很清楚拉顿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也很清楚如果不第一时间处理拉顿,国家将会面对怎样的危机。

所以他们几乎是以最高规格的紧急事件将事情上报上去,希望上面的人能赶快做出行动。

然而,火山观测局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这边急急忙忙的捕捉拉顿,并展开行动时,地震局那边,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地震局地震局,顾名思义是观测并处理地震事件的一个部门。

而地震局和火山观测局稍微有些不一样。

火山观测局是建国以来就发生了一次火山喷发,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都是在安静的呆在局里发呆的,但是地震局......懂得都懂。

华夏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都存在着地震这东西。

甚至于,某个天府之国更是因为大量的地震而被别人当做成一种特色。

——地震特色。

而且,因为近年来接连不断的天灾,天府之国这边的地震也十分频繁,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就出现了不下三四起剧烈地震,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损失。

不,不应该说短短两三年来,放眼全国,在二十世纪以来,华夏发生的六级地震就有八百起,遍布除了贵、江浙等三省的各个地方。

甚至于,华夏地震活动的频度之高、强度之大、震源之浅,分布之广,堪称世界之罪。

自二十世纪以来,华夏死于地震的人数达五十五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三。

自建国以来,一百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二十二个省,其中涉及东部地区十四个省份,造成二十七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四。

而这些地震造成的灾害面积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七百万间。

可以这么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华夏的基本国情之一。

这是华夏最大、最可怕、最让人无奈的天灾!

所以,和气氛十分缓和,甚至于还有空开玩笑的火山观测局不同,地震局的气氛稍微的有些严肃,基本上是不苟言笑的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