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变相的证明了一件事,核武器无法毁灭人类文明,因为总有人能在最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找到出路,然后再一次路蓝缕地创造奇迹,而新的世界,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更进一步了,短时间内,从底层到上层都不会想要战争,人类进入了相互理解的五十年。
再往后的,伊尔斯就不知道了,他换地方了。
纳西姐读不懂这些,但是她能感觉到,伊尔斯的期待很重,很重,但又充满希望。
“那样的世界,一定很美丽吧。”纳西妲憧憬地说道。
伊尔斯却耸了耸肩,有些嘲讽地说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新的世界也会有新的矛盾,现在的人懂憬未来,但是对未来的人而言,他们身处的时代是新的地狱,人类总是不满足啊,但是,怎么说呢,想要新的矛盾,你也得先到新世界才行。”
“真是理智客观且冷静地发言。”
“这都是老师教给我的,展望明天,脚踏实地。”
第27节:兵强马壮,今日起兵!
作为一名穿越者,拥有了一块根据地之后,接下来要做什么?
当然是种田啊,先把运营搞起来。
如果是个理科男,那么就手搓蒸汽机起步,如果是文科生,那就诗词歌赋刷声望,反正不能碌碌无为过一辈子。
小说里是这么写的,但现实中……这是你最爱的大逼兜,要几个?
只有当你深入一个工业体系后才会明白,千言万语都要屈从于“材料学”。
冷知识:能自产化肥的国家就能自产核潜艇。
因为反应釜的耐高压材料与核潜艇的外壳相差无几,你完全可以将制作化肥的反应釜当成竖起来的核潜艇。
什么,你说印度现在能自产化肥了?
亲,你去百度一下那化肥厂是谁援建的,关键技术在谁手里。卖给你设备可以,但关键技术免谈。
所以材料配方很重要,这也是伊尔斯在穿越了诸多世界后得出的总结。
基础材料科技能帮助人类走的更远,如果你现在能搓出来可以实现核聚变的材料,明天诺贝尔奖……抱歉也不是你的,因为你不是欧美人,真是遗憾啊(摊手)。
伊尔斯是有储物空间这种黑科技的(系统自带),但能容纳的质量有限,别的不说,一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你至少需要十分之一个五大湖工业区的面积才能全部放下,变成体积这也是个非常庞大的数量,反正伊尔斯的储物空间是肯定放不进去的。
但国家管理系统可以将大量的图纸以数据形式储存起来,于是伊尔斯不管到了什么样的朝代,身处于什么样的位子,都会大量收集各种材料配方的详细数据,并且按照核战争后手搓工业的标准进行构建,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现在伊尔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独自一人复刻整套工业体系,在给他充足资源和时间的情况下。
各项数据已经降低到了《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的程度,只要你看得懂上面的字,至少可以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之后就是精度提升,匠人精神的慢工出细活了,精度这玩意儿只能老师傅日积月累的提升,哪怕是享誉全球的德国精度,那也是用百十来年的光阴手搓出来的,每一台工业母机都是老师傅手搓出来的高精度零件拼装的,这种提升没办法快速获得,但一些粗放的实用技术已经可以大规模普及。
比如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虽然也是需要精度的设备,但这种精度已经可以通过熟练的手工匠人来实现,加上伊尔斯这里有全套的操作和培训方法,哪怕下面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造蒸汽机,完全是按照伊尔斯的指令在行事,也能拼出个大差不差的玩意儿来。
作为一个穿越了无数世界,在各行各业都混过的穿越者,伊尔斯自己也是个八级技工。
亲,蒸汽机不环保哦。
你大爷啊!老子再过几个月就要奉天靖难,剑指须弥了,你跟老子说环保,来人!把这个欧美来的白左傻逼拖出去枪毙五分钟!少一秒拿你是问!
“陛下,请看。”
阿如村的工匠们正在怀着激动的心情,为伊尔斯介绍刚完工的蒸汽机。
确实是刚完工的,甚至还是热乎的,因为进行过运行测试。
结果也是非常喜人,达到了伊尔斯想要的效果,虽说这些人并不知道蒸汽机的原理是什么,但也没有人规定能手搓核弹聚爆炸药的工匠要懂核裂变啊。
人家那可真是字面意义上的手搓。
“辛苦你们了,做的很好,每人奖励一百金币。”
听起来很少,但以须弥的货币币值,这相当于在1990年时候的一百万,知道这里面的含金量了吧。
“多谢陛下!”
工匠们更激动了,这是他们一辈子都可望不可求的重赏,主观能动性直接拉满。
伊尔斯微笑着点了点头,又勉励了他们几句。
这些人可都是能手搓蒸汽机的人才,对于这种国宝级的存在,伊尔斯从来不吝啬奖励。
都混到国之柱石还分不到房子才是最离谱的吧,反正在伊尔斯统御下的国家,哪个研究人员的待遇不如歌舞伎,那相关负责人基本上就得三族上路了,在这个问题上,不杀全家根本威慑不了某些人,因为他们会觉得“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族”,非常划算。
那好啊,全家一起花冥币去吧,朱元璋能剥皮实草,我就是好欺负的善茬?
蒸汽机解决了动力系统问题,可以人为操控的动力装置,能让车镗铣磨线切割等设备高效率地发挥作用,而它们的出现,意味着燧发枪的生产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难度,而外溢出去的产能可以扩散到其他领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帮村民驱动石磨。
这时肯定会有人说,喂喂喂,冶金领域你不管了吗,这就能生产燧发枪了,你这是什么黑科技跨越发展,一看就是胡扯,取关了取关了。
亲,还记得伊尔斯大量收集过各种材料的配比,以及相关的工业生产资料吗,他手中的科技树是完整的,只要按部就班的推进,哪怕操作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能在他的指挥下,小规模推进到一战时的装备水平。
之后想要大工厂的话就得培训工人了,实际上仅仅是满足最低限度的流水线需求,工人只要接受过完整的小学教育就能上岗,当年德国的职业技校教育就是为了大量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相当于给设备配个人,不也照样驱动国家机器打两次世界大战。
在国家层面,教育的重要性是提高全民的整体知识水平,而不是实现个人价值,这就跟种族延续是以群体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一样,这听起来很冷酷,对单独的个体很不公平,但咱们实话实说,光靠个体,人类早就被淘汰了,也不会有拿着手机的你和我。
现在的个人价值实现,是建立在生产力溢出的基础上,是一种附带着的,在某些既得利益者眼中属于“多余”的“负面”效果,这帮刁民一个个心都野了,都不愿意在血汗工厂好好当螺丝钉,简直岂有此理!礼崩乐坏啊。
放在一百年前,个人意志?什么个人意志?赶紧找对象成家立业去,你个不孝子!
撕开一切美好的伪装,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么让人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