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美女直播

小草神的通知很及时,但伊尔斯却不打算按照对方的节奏走。

“那是他们的事情,我有自己的安排。”

正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伊尔斯打开地图,选择了一个敌人绝对想不到的方向。

第39节:入关成功!

众所周知,罗马,是绿色的(没别的意思,就是看到了一个熟人,调戏她一下,嘿嘿)。

咳咳咳,好了,让我们说正经事儿。

从喀万驿出发,前往须弥城的道路有很多,但只要你不打算从别国绕道进入须弥,再到须弥城,那么就必须走二净甸(大地图稍微放大后的区域名称),这里的标注性建筑是禅那园,往下是善见地,整块区域的著名景点有水天丛林和茶诃之座,而善见地的东边是阿陀河谷,这里有独眼超级大宝所在的降诸魔山,以及两座很重要的沿河沿海城市,维摩庄和奥摩斯港。

大家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已经发现了,没错,维摩庄和奥摩斯港既然是沿河和沿海的重要城市,那么它们两座城市之间,一定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城镇和村庄,否则这两座城市就成了无根之萍,毕竟粮食这种物资,最好还是就近筹集,这样大城市才能稳定发展,否则光靠运输解决粮食问题,哪天运输断了,那大家就等着抱团饿死吧。

这点对大城市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大城市中的人口都是农业脱产人口,指望他们在饥荒年月重新回到乡下种地,那是异想天开,从农民到工人和从工人到农民一样,都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前者要向上学习,后者要愿意弯腰,而已经在大城市享受过便利的人,基本上都不会愿意上山开垦,下乡种地,由奢返简难啊。

事实也是如此,从维摩庄到奥摩斯港之间的区域,是须弥第二大农业区,维摩庄奥摩斯港农业区,靠着河流西部相对平坦的山地和充足的水资源,以及须弥一年三熟的气候,外加肥沃的土壤,这里聚集了超过八百万的人口,是须弥人口第二多的区域。

什么,你问须弥最大的农业区在哪里?

当然是须弥城的首都农业区,那里是须弥最大的农业区,也是提瓦特大陆上最大的农业区,每年的产出足以养活数亿人,也是须弥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同时也是须弥对内对外交通最发达的区域,因为要向外运粮食,其中有两条主干道还是璃月掏钱修的,甚至日常还会出人帮忙维护,就是为了从须弥进口粮食。

海上运输线当然重要,但光靠海上的话可不行,陆地上的也得有。

不得不说,璃月的忧患意识比须弥强多了。

现在喀万驿已经在伊尔斯的手里,并且随着这里的解放,森林沙漠分界线上的沙漠子民开始向这里汇聚,很快就会形成百万级别的人口规模,而这是喀万驿绝对养不活的庞大人口。

按照正常逻辑,这种时候伊尔斯应该立刻发动入关,直取须弥城,拿下那里之后,接下来不管是拉锯战还是与教令院谈判,都能获得主动权。

但是别忘了,任何正常逻辑你能想到,敌人也能想到,而走二净甸的话,沿途的关隘就有足足四个,算上本身也属于战略要地的禅那园,这相当于一个围成圈的马奇诺防线卡在那里,在能搬出慈父的铁锤这类武器之前,伊尔斯是绝对不会头铁到啃那些地方的。

是是是,靠着伊尔斯本人的武力,强攻不是问题,但打下来的地区你得管理,管理就需要人手,派出人手就是分散兵力,而且二净甸属于森林子民的传统生活区域,当地的森林子民人数占到了八成以上,与分界线区域的情况完全反了过来。

虽然从阶级叙事的角度,当地的森林子民也是苦出身,但他们受的苦肯定没有沙漠子民多,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看看沙漠子民的遭遇,自己这生活还可以嘛。

所以他们对当地的权贵地主只是不满,并没有发展到一定让对方人头落地的程度,要是当地的权贵愿意适当割肉,并且煽动森林和沙漠的对立情绪,这些人马上就会变成敌人,就算不成为敌人,只是非暴力不合作,也能牵扯红巾军的精力。

现在红巾军的核心主力才五千人,扩军后才两万,还有两万在训练中,哪怕按照最高效率征兵,未来三个月,伊尔斯最多获得一支人数在八万左右的部队。

这些人去面对二净甸区域至少三百万的民众,哪怕其中十分之一被教令院煽动起来,那都是巨大的麻烦,如果因此对他们大开杀戒,那红巾军的正义性就完蛋了,须弥内部问题也会从矛盾爆发变成全面内战,还是沙漠与森林彻底对立的种族战争。

什么是种族战争?看看美国的剥头皮,三德子的捉犹社,那就是!

这是伊尔斯和纳西妲都要坚决避免的情况,在综合了自身实力和目前局势后,伊尔斯决定南下,直接奔着敌人认为自己最不可能去的地方下手。

阿陀河谷人口众多,但防御相对薄弱,教令院绝对想不到红巾军会奔着那里去,就算他们发现了,赶过来也需要时间,并且必定路过维摩庄,只要红巾军提前拿下并卡死那里,教令院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选择直接绕路降诸魔山,延长十倍以上的路程,翻山越岭地杀过来。

历史上确实有这样做并且成功的勇士,比如邓艾灭蜀,但你要知道,在这么一番折腾之后,邓艾的部队都跟叫花子有一拼,只要当时有人看出他们的虚实,派出一支千人左右的部队,邓艾的偷袭就会变成三国历史上最傻逼的行为艺术。

况且伊尔斯不是姜维,红巾军也不是变成了惊弓之鸟的蜀汉,你猜他会不会在降诸魔山上部署侦察兵,然后在出口等着敌人自投罗网。

就算不部署任何兵力,敌人的部队在须弥土地上移动的时候,对伊尔斯来说也是单向透明的,国家管理系统注视着你,情报都暴露了,还偷袭个屁,那叫送人头。

制定好作战计划之后,伊尔斯立刻开始部署,迪希雅带领一万人留下防守喀万驿,附带着训练新兵,伊尔斯带着剩下的一万人,直接从水天丛林坐船前往东岸,接着沿着河谷一路向北,所有人都是三马配置,上岸后立刻向着维摩庄狂飙突进,以累死三分之二的战马为代价(伊尔斯使用草神权限透支了这些战马的生命力,同时也获得了极快地推进速度),在短短三天内就杀到了维摩庄。

此时的维摩庄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到这么一大队骑兵冲过来,守军甚至还处于茫然状态,连城门都没关,伊尔斯就这么带着先锋部队冲进了维摩庄。

守军这时候才发现情况不对。

但已经来不及了,维摩庄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就被迅速拿下,守军毫无反抗之力。

话说他们就算是组织起来也没啥战斗力,这里都属于森林内陆地区,如果说分界线上的城市还要是不是面对沙匪和佣兵的骚扰,那这里最多也就对付对付业务水平勉强二流的土匪,面对一万多如狼似虎的精兵,早就马放南山许久的当地士兵没直接尿裤子,就算是对得起教令院给的饷银了。

至此,伊尔斯达成入关后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接下来轮到教令院出牌了。

第40节:挥师南下

(更新送上,大家的弹幕和票票呢(*?ω?))

“能顺利拿下真是太好了。”

站位维摩庄的城墙上,伊尔斯对自己的这次侥幸胜利感到十分欣慰。

游戏里的维摩庄看上去立体且自然,给人的第一感觉非常舒服,像是游乐园,但现实中的维摩庄是一座实打实的要塞城市,而它的历史涉及到一个古老到已经没有传承的种族——维摩人。

不用查了,游戏里没有这个种族,但现实中确实有他们的痕迹,他们是森林子民当中的和平主义者,当年大慈树王开发森林的时候,这些人觉得自己就算是没有神的庇护也可以生存的很好,于是就脱离了须弥城,来到了维摩庄所在的地方,建立了最初的城市。

但问题随之而来。

在大慈树王的庇护下,森林里的动植物都是人类可以取用的资源,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聚集地,但脱离了大慈树王的庇护后,这些野兽可不介意自己的三餐都是两脚羊。

为了防御这些野兽,维摩庄被建立起来,篱笆变成了城墙,城墙变成了要塞,要塞变成了延绵的防御工事,最终形成了一处依山傍水的环形要塞,城市只是这里的辅助功能,这里最初的样子是为了保证当地人的生存。

如果将现实中维摩庄放在游戏里,那么游戏中维摩庄西部从主路到山顶的那一大片区域,包括整个山体内部,全都是城市的一部分。

从地上到地下,从道路到山顶,人类为了活下去,在这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构建起了哪怕放到现代社会都能让钻地炸弹头晕目眩的立体城市结构。

当地常住人口更是超过二十万,是须弥第三大城市。

第一大城市是须弥城,总人口六十三万。第二大城市是禅那园,总人口四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