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
提纳里点了点头,然后开始翻阅柯莱从须弥城带回来的报纸。
官方报纸的信息都是模式化的,你只能从中读出他们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剩下的基本上都靠脑补,虽然也有那种能通过官方的只言片语精准分析官方态度的能人,但比起单一渠道的连蒙带猜,提纳里更倾向于大量收集相关资料,然后从中分析出最接近真相的信息。
所以其他报社的报纸也需要,只不过这些报社有大有小,内容也是千奇百怪,甚至充满了各种怪谈,比如《震惊,赤王每天要享用一个处女》这样的新闻标题,不看内容都知道里面的水分比小鬼子二战的战绩还离谱。
不过这类报纸基本上也能代表官方对某件事的态度,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新闻管制,那就表示这件事还在教令院的掌控之内,或者说他们自己觉得还能掌控。
其实远在奥摩斯港的伊尔斯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敌人的宣传内容也是分析他们想法的重要媒介,所以须弥城的报纸开始发行之后,通过多莉的渠道,伊尔斯手里一定会拿到一份。
但有些报纸的内容已经不是离谱,而是没谱,比如某报纸上就宣布叛军匪首伊尔斯已经被触觉,红巾军军心打乱,教令院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怎么说呢,有种1949年报纸的美。
想当年,伊尔斯也是反复被击毙三十多次,率领百万阴兵的现代巫妖王,拜登跟他一比都得跪下让出巫妖王宝座,统御之冠都得掰两半扔粪坑里,不然容易被抽。
虚假的巫妖王只是暴雪小丑,真正的巫妖王励志解放全球。
多么积极阳光正能量的故事啊,哭死。
至于什么“晚上与多名异性发生动态连接关系”“双向插头的赤王荤素不忌”“庞大的后宫延绵千里”之类的宣传内容,他早就无所谓了,比这更没下限的抹黑他都见过,教令院这种程度,放到P站上都没人看,连硬起来的价值都提供不了,真是渣渣。
就在提纳里从一堆无效信息中提炼有效情报的时候,有巡林员前来报告。
“长官,您的老师来了。”
第45节:以理服人?以力服人!
(同志们,更新来了,票票和弹幕在哪里(*?ω?))
提纳里的老师纳菲斯带着教令院的信来找他,希望巡林员能加入到对叛军的围剿当中。
这从侧面证明了那位赤王把教令院折腾的不轻。
“老师,巡林员是优秀的猎人和山地专家,但这是正面战场,这种环境中需要的是纪律严明的军队,以及向死而生的勇气,这些是巡林员所不具备的。”
提纳里很清楚巡林员的工作特性。
由于常年在山地森林中与大自然打交道,巡林员的野外生存能力极强(不强的都被大自然淘汰了),但森林环境决定了没办法大部队行动,所以巡林员的队伍构成,一般都将人数压缩在二十人以下,并且每人要携带三天的干粮,以及充足的捕猎和生活工具,还要掌握就地取材,甚至在必要时能食用带有微量毒素的食物补充自身消耗,出入常人去不了的地方。
说的直白点,在这种热带雨林的环境中,你拉屎姿势不正确都会死人,最危险的敌人往往不是扑上来的野兽,而是无处不在的蚊虫,以及各种细菌病毒。
换句话说,巡林员更像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战队员。
在森林里打游击战,他们一个甚至能虐一百个,但是拉到平原上大兵团对捶,你这是暴殄天物啊,哪有人把淡水鱼扔到海里锻炼身体的。
“你说的没错,这确实是个问题。”
作为教令院贤者中的一员,纳菲斯对沙漠子民是有几分看不起的,但傲慢不代表人家是傻子,沙漠什么地形,森林什么地形,你把英国的山地部队拉到沙漠里去跟隆美尔的装甲部队硬刚,你是想要入选二十世纪经典军事负面教材吗?
此时的教令院其实并不缺少兵源,而是内部的乱七八糟和紧急的战况,突然间怼到了教令院脸上,让内部的决策者有些麻爪,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智会渐渐回归大脑,然后他们就会意思到调动巡林员去跟红巾军大战场PK是多么傻缺的决定。
不过纳菲斯略作思考,就想到了非常不错的战术。
“提纳里,你看哈,维摩庄和奥摩斯港的东部就是降诸魔山,那种森林地形不适合大兵团展开,但是很适合你们大展身手,只要你们能从那里偷袭并牵制一部分红巾军,那么我们对维摩庄的攻势就会轻松许多,你觉得呢?”
“这确实是一个办法,让我想一想。”
坦白讲,提纳里是不想带着巡林员的同事们卷入这场战争的,但谁让自己是教令院中的一员呢,哪怕离开须弥城,自己也是六大学派中的骨干力量,说白了,屁股是坐在教令院那边的,而屁股会决定脑袋。
站在上帝视角看去,提纳里应该选择伊尔斯,可问题是提纳里没有上帝视角的加持,身处事件当中的人,但凡政治思想过关的,都会先从自己所处的立场思考问题,除非是崇祯快亡国的时候,满朝文武都彻底不鸟他,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屁股优先,然后再想事情的。
而提纳里现在根本不会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只会思考这仗要怎么打,如何打赢,然后才是其他琐事。
至于招降提纳里,那是建立在提纳里绝对打不过伊尔斯和红巾军的基础上才会出现的选项,说白了,你连贯彻自己理想的拳头都没有,你凭什么让人家相信你能给须弥一个美好的明天,嘴炮看看轻小说就行了,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是强者更有发言权。
什么,你说美国的弱势群体对强者可以反噬?
亲,那叫以势压人,政治正确的光环下,少数群体才是强者,不要光看着站在你面前的两个人的强弱,还要看他们背后的力量,如果人类社会能用表面强弱决定统治者,那么现在的美国总统应该是座头鲸。
美利坚亚特兰蒂斯说成立(确信)。
同一时间,稳定了奥摩斯港的伊尔斯决定回到维摩庄。
那里相当于自己这边的街亭,可问题是,现在伊尔斯手里连个马谡都没有,况且就算有个马谡他也不敢用啊,当年客串丞相的时候,已经是马谡战败的时候了,逼的伊尔斯不得不亲率蜀军与司马懿的主力血战,举着两米长的大刀阵斩张郃、司马懿,手撕魏军主力,战场上断成两截的尸体就有接近一万具,留下了诸葛武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三国无双传说。
坦白讲,很累的,毕竟从是街亭一路砍到许都,要是能早点布局,何苦自己亲自挽袖子上阵,搞得丞相去世后的谥号都从忠武变成了神武,罪过罪过。
所以布局要趁早,现在直接在维摩庄铁链锁江,大炮布阵,总比之后陷阵无双轻松的多。
“嗯?那个人……”
临行前,伊尔斯又出门转了转,然后意外看到了某个明显不对的璃月商人。
这次伊尔斯没有用国家管理系统进行针对性的扫描,完全是因为对方的一举一动怎么看都像是潜伏进来的细作。
毕竟是帮大林子清洗过苏联上下的同志,伊尔斯对特工那一套太了解了,当年的英国007原型就是被他打死后沉的黑海,论对特工的了解,伊尔斯至少能到SSR级别。
从表面上看,那个商人没有任何问题,就是正常的路过,正常地看风景,正常的与周围人寒暄而已。
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正常的移动过程中,这位商人的身体随时出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对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与别人交流的时候,问的问题也非常有针对性,听起来只是普通的八卦,但综合之后,内容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后勤等等方面,而对方商人的身份,让他的这些问题都被赋予了一层正当性。
商人都是喜欢收集信息和情报来帮助自己赚钱的,更快掌握新一手的情报就能更快赚到钱,打听这些理所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的情报人员都是商人,或者某些跨国公司的雇员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的职业可以给他们的行为附上伪装。
盗取国家机密和商业间谍行为那是两个概念。
至于看风景的动作,完全是将自己的视野区域分割成了几块,然后快速扫过,接着若无其事地离开,妥妥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个商人需要这种级别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