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2)

🎁美女直播

“要不怎么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是什么让伊尔斯突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原因就摆在伊尔斯面前,这是一门造型酷似克虏伯后装钢炮的火炮,但它其实跟克虏伯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须弥的工匠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根据伊尔斯给出的其他武器技术拼出来的新产品。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穿越者,伊尔斯很清楚什么时候该做出什么样地选择,比如在某些工作上,软件配置就可以比硬件配置更进步一些,比如给工匠和研发人员更宽松的环境,允许他们闲着没事儿的时候用设备车珠子等等。

其实就是允许让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反正工厂里的废料很多,随便他们折腾,并且伊尔斯还故意准备了一个允许他们随便玩的“研究车间”。

名字上挂着研究,其实就是允许他们在空闲时间,用这里的设备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你要是真有本事的话,车个能天使高达出来都行。

很多创新的火花就是在这种娱乐中碰撞出来的。

基础技术只是一个个零件,想要让它们发挥更大的效果,那就得进行组合,这个组合的过程就非常需要灵感,玩着玩着就玩出什么新花样的情况,在研究车间很常见。

比如现在,阿如村的工匠们用伊尔斯给出的底火技术搞出了定装炮弹,其实看这门炮的外形就知道,完全是在模仿德莱塞M1841,你说这是放大的单发步枪都没问题。

但其实这门炮的问题简直比2023年美国国内的问题还要多。

击针枪的技术放大之后,怎么让击针穿透更厚的纸壳击中内部底火?炮膛拉膛线的难度可比步枪更高,黑火药毕竟只是初级火药,不管怎么改良都会在爆炸后留下残渣,这些残渣就是导致枪械卡壳和炸膛的罪魁祸首,而线膛炮的炮膛清理难度可比滑膛炮高得多。

还有密封性问题,黑火药燃烧爆炸后的烟尘可是很大的,步枪就存在这个问题,一排齐射之后,烟雾能熏得人睁不开眼睛,这也是为什么排队枪毙的年代,射手完成瞄准后,扣动扳机的时候要闭眼,一方面是黑火药燃烧时的火星,另一方面就是浓烟。

火枪都很夸张了,换成火炮,你这开炮效果跟烟雾弹没区别。

为啥近代的火炮阵地很容易暴露?因为烟大,开两炮之后,几公里外都能看到那遮天蔽日的白烟,也可能是黑烟,加上当时的火炮射程据定了阵地布设不会太远,导致其存在感比NBA里面出了个唱跳RAP的两年半实习生还显眼,只要不是个瞎子都看得到。

尽管问题很多,但新技术最初都是这样的,当年的管退火炮还存在严重漏液问题呢,最终不还是成为了速射火炮的首选,取代了架退炮,有问题不怕,就怕失去了创新的雄心壮志。

“做得好,你们做得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继续改进,我觉得吧……”

既然气氛都到这里了,那伊尔斯自然也不会藏私,接下来就把克虏伯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拿出来吧,法式七五小姐的技术也拿出来,看看能拼出什么奇迹来。

也许到须弥全面解放,这些武器都够呛能出现在战场上,但当技术储备也是极好的。

150年的时间,伊尔斯怎么着也得带着须弥人民走完信息技术革命。

现在的提瓦特诸国,在某些技术上已经走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期,只是缺少决定性的临门一脚,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加速一下呢。

加速加速!我们要加速!油门到底!

除了火炮技术之外,当地的工匠还在其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虽然这些改进都殊途同归,伊尔斯这里都能有更好的版本,但重点是他们这么做了,有了这样的探索精神,这比伊尔斯现在就手搓一架F22都重要。

这是须弥的未来啊。

所有方向正确的技术创新都被伊尔斯给了嘉奖,那些作用不大,或者只是阶段性有用的创新,也拿到了二三等奖或者安慰奖,鼓励他们继续向前,开拓进取,须弥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勋的,车子、房子、票子都大大滴有。

“须弥是智慧的国度,我们要鼓励创新,鼓励研发,鼓励开拓进取的精神,你们才是须弥真正的英雄,你们理应享有最高的尊重!”

重视人才,重视技术必须抓起来,这种重视不只是奖励上的,还有地位上的。

比如伊尔斯就曾经在汉朝的时候推行过大国工匠制度,获得大国工匠头衔的匠人可以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鞋履上殿,出了三公九卿,其他大臣见到大国工匠必须首先行礼,违者三族消消乐,就算是三公九卿,见到大国工匠也得表示尊重,对方点个头就算是行礼了。

通过这种明确特权等级的方式,将技术和研发人员的地位,推高到前所未有的等级,然后强行推动整个国家的近代化。

这种加速行为当然会导致很多问题,甚至是内战,但成功后的效果也是惊人的,被BT快速坦克推平的罗马含泪表示赞同。

坦克开进公元前的罗马城,这是什么P社MOD剧本。

好啦好啦,别哭了罗马,从今天起你就叫奥斯曼罗马,首都伊斯坦布尔,国家就叫拜占庭,国旗换成绿色,号“永不陷落的罗马”,够意思吧。

不算太冷,但一般人估计不知道的知识:土耳其首都是安卡拉,不是伊斯坦布尔。

给实战派的工匠和学者们打了一波给足奖励的鸡血后,伊尔斯找到了坎蒂丝。

“最近情况怎么样?”

“请陛下放心,名单上的人,都被我们抓起来了,没有漏网之鱼。”

随着战争的进行,只要教令院的贤者们不是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小脑没有完全发育,一定会想着从后方给赤巾军找麻烦,现在赤巾军的主要研发和生产基地都在阿如村,其他地方的产能还在调整重构阶段,这种抄后路的做法非常有性价比。

他们知道的事情,身经百战的伊尔斯怎么可能没想到,当年他当赵括的时候,至少被白起抄了七回后路,要不是武力值高的能降维打击,硬是把长平战场搅成了一锅粥,让白起被迫吃夹生饭,他早就躺在长平万人坑离了。

顺便说一句,纸上谈兵这句话是后人说赵括,那年月的纸,其实是纺织业的概念,跟书写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不过伊尔斯在长平开挂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意思就完全跑偏了,指像赵括这种做PPT的时候叭叭叭,到了战场上直接开无双的狠人,特指计划没有变化快。

类似的成语还有出将入相。

当时伊尔斯是刘邦,建国后安排了两个妹子当将军和国相,两人的能力和容貌那都是没话说(精挑细选),所以伊尔斯经常这边从将军家出来,后脚就去了丞相府操劳,于是这个原本充满了雄心壮志的成语,被伊尔斯玩成了无法直视的形状。

回到正题,伊尔斯一直都很关注后方的阿如村,现在就这么一个有工业产出的地方,必须细心呵护啊,只要这里出现标注为间谍或者特工的人员,他马上联系坎蒂丝去抓人。

那些被抓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暴露的,最终只能默认是教令院内部有赤王的人,对方一直都在给这里输送情报,否则自己刚到阿如村就被抓,对方还对自己的身份了如指掌,完全没道理的啊。

罪过罪过,当年美国的中情局也被伊尔斯这么坑过,不管怎么进行内部清洗,他们的情报人员到了东亚就会原地失踪,或者变成双面间谍,导致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对东方的情报工作都只能通过对方的新闻和报纸来获取,红警里的裂缝装置都没这离谱啊。

现在轮到教令院感受下相同的待遇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会在内部疑神疑鬼呢。

“你办事,我放心,接下来,我们要准备决战了。”

“决战!”坎蒂丝惊了。

这才多久啊,就要决战了吗。

伊尔斯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速战速决,不能给外部势力干预须弥的机会。”

“我知道了,陛下,需要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