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没有。”
“那么,你用过罐装知识吗?”
“当然,毕竟是很方便的东西,尤其是涉及到自己不怎么了解,但是研究过程中又跳不过的领域时,它可以帮我节约不少时间。”
除了艾尔海森说的这条外,罐装知识还有个特殊效果,那就是人体记忆塑形。
啥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给你的身体一个肌肉记忆,但这个肌肉记忆是不会减退的,永远都在,你的身体肌肉会一直维持你锻炼后的状态,哪怕你以后再也不锻炼了,身体也会强制维持这种状态,相当于给人体下达了某种连基因都要服从的指令,基因编辑都没这牛逼啊。
这也是为什么艾尔海森经常泡图书馆,但战斗的时候依旧没有丝毫迟钝的原因,最多精神方面因为轻松的环境而松懈一些,但身体依旧是战斗巅峰状态。
事先说好,这不是永生固化,年纪到了,该死还是会死的,而且这种状态的维持,需要补充大量营养,否则肌肉就会反向榨干你的身体,所以穷人家就别用了,会坑死自己。
这种罐装知识比较稀有,但也从侧面证明了罐装知识的实用价值,话说这算不算基因飞升的一种?
“我知道了,看来这玩意儿要小心谨慎地对待。”
快速掌握知识的诱惑是任何人都难以抵抗的,但人类的大脑毕竟不是硬盘,硬盘里面的内容乱了,大不了重新格式化,但人的大脑要是乱了,最好的解脱方式是给他一枪。
与艾尔海森交流过之后,伊尔斯决定先组织专业人员去研究罐装知识,同时收缴民间的所有罐装知识,并封装入库,全部监管起来,等以后确定怎么使用比较安全再考虑,要是连个使用说明书都没有的乱用,只会给须弥增加一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暴走的疯子。
“果然啊,走捷径是要付出代价的。”
伊尔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旁边的纳西妲给他递过来一份新的文件。
这一幕已经是办公室里的常态,伊尔斯一边处理文件,一边给纳西妲上课,偶尔问她一些问题,纳西姐偶尔也会提问一些问题,在这种动态实操交互中,曾经的小草神正在快速成长,至少她不像以前那么天真了,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变得越来越伊尔斯化。
概括起来就是:我相信人性的美好,因此我更警惕人性的黑暗。
就在同一时间,提瓦特各国也收到了须弥新政府的国书,以伊尔斯为首的须弥新一代执政团体,正式登上了原神世界的历史舞台。
于是,众神的目光看向了这个古老又重获新生的国家。
第81节:这就没了!?
(第二更!我是勤劳的69,大家的一键三连呢,快点快点)
“这才半年啊,怎么做到的?”
群玉阁内,凝光看着须弥送过来的国书,整个人都处于懵逼状态。
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当年伊尔斯的老师想了三天三夜也没想清楚三哥为什么抽风,现在凝光也遇到了相同的困惑,掌握了整个须弥资源的教令院,拥有千万级别人力可以使用的教令院,无论哪个角度看都实力爆炸的教令院,为什么半年就无了?
如果这是魔神级别的存在亲自出手,那教令院打不过情有可原,但尼玛,那个打着赤王旗号的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展现过能跟尘世七执政掰手腕的战斗力,最多也就是带兵冲阵而已,这种级别,璃月随便找个千岩军将领都可以做到,结果这样一个人,不到半年就把整个须弥收割了,跟谁说理去。
要知道,为了避免须弥内战导致的全大陆粮食紧张,璃月这段时间又是加盖粮仓,又是稳定粮价,还开始对魔神残渣清理的比较干净的区域进行再利用,结果回头一看,已经结束啦,教令院三路全崩,不到半年被推。
王德发!?到底发生了什么?岩王帝君在上,您老知不知道?
其实同样收到了消息的摩拉克斯,自己也是地铁、老人、收集的模样,教令院的表现让人叹为观止,明明优势在我的局面,硬是打出了一把全灭的梭哈,这是什么逆天操作?这是人类能够做到的事情吗?看来自己对人类还是太不了解了。
类似的感慨也发生在其他国家,稻妻那边的反应慢点,毕竟悬孤海外,但提瓦特大陆上的六个国家,基本上都震惊于教令院的无能。
还是说那个赤王真的不可力敌?
各国都对新生的须弥很感兴趣,就算不感兴趣,他们也得考虑下本国国民的肚子。
别忘了,须弥可是提瓦特的粮仓,粮仓失火,你敢不关注?多少也得问句为啥。
对了,某位大爷现在还没退休呢,只是每年出现一次,处于君主离线制的状态。
但这不代表他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相反,于是身居幕后的人,掌握的信息反而越是全面具体,因为暗处的眼睛往往能看到很多明处看不到的东西。
不过这对璃月的商人们来说却不是什么坏事,相反,他们现在很兴奋。
“听说了吗,须弥那边大量收购钢铁,比市价高了足足两成!”
“你这是老黄历了,现在是高出三成的收购价。”
“别笑人家,你这也是老黄历了,现在须弥那边还收够各种矿石,现在做矿石生意的都乐疯了,一个个玩命地往须弥跑。”
“乖乖,须弥这是怎么了?换个神,执政风格差距这么大的吗。”
“管他呢,只要生意好做就行了,我这儿有批货,准备马上去须弥。”
“老哥有路子,那咱们哥几几个是不是……”
除了政坛,商界的反应也相当敏感,尤其是在一线跑商的人,立刻就抓住了新时代的红利,开始在这轮商业贸易中实现自己财富自由的梦想。
同一时间,须弥最大的沙漠钢铁场,赤沙钢铁场在阿如村建立起来,那里的资源环境非常适合打造大型钢铁工业,在国家管理系统界面上,该区域的钢铁工业资源匹配度能拿到甲等评级,唯一的制约就是道路,已经开始修了。
前期的铁矿挖掘以及钢铁运输,伊尔斯决定用木质轨道来解决。
对,木质轨道,马拉的那种木质轨道马车,运载能力远超普通马车,在火车和铁轨诞生之前,轨道运输就是先木质马拉,接着铁质马拉,最后是火车加铁轨的组合,再往上就是现代的重载铁路和高速铁路。
须弥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木料,沙漠地区的干旱环境避免了发霉问题,但是这些木料依旧要进行处理,因为沙漠的昼夜温差,这个不考虑进去,木质轨道两天内就得变形成美国铁轨。
然后就是印度飞车,伊尔斯可不想听到这种拉高人血压的新闻。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并且动不动就是万人起步,近现代的大型钢铁工业至少能养活超过百万人。
这可不是夸张地说法,制造业,尤其是基础制造业,带动的劳动力相当恐怖。
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举例,人口巅峰时期,仅仅是煤矿工人就有三十万,每个工人至少对应三个服务业人员,这就是制造业价值溢出后对服务业的带动效果,十万级别的工业城市至少能养活三十万人,实际上能够养活的数字比这个理论数值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