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处刑持续了足足三天,蒙德城一片死寂,最开始还有贵族在上面观看,但后来他们全都不见了,不出意外,他们正在某个角落中瑟瑟发抖,等待即将降临的审判。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知道……
“炮击,开始!”
B4榴弹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紧接着就是超过五百门火炮的交响乐。
提瓦特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炮击开始了,这次的目标清晰且明确,那就是整个蒙德城,伊尔斯的命令是,炮击结束后,蒙德城不能有任何完整的建筑,包括城墙。
所以除了榴弹之外,白磷弹也是需要的,这能保证整座城市被清理的更干净,里面的一切伊尔斯都不感兴趣,巴巴托斯显然也有付出此等代价的觉悟。
蒙德将在烈焰中重生,仅仅是以一座首都为代价,那真是太廉价了。
城内的敌人不是没想过反抗,他们甚至在炮击开始的时候打开城门,大量全副武装的骑士发起了决死冲锋,然后他们就不出意外地铺满了蒙德城外的平原。
蒙德城易守难攻,只有一处出入口,这对冷兵器时代的防守方来说是巨大的优势,但对联军来说,一扇大门实在是太好打阻击战了,三百多挺轻重机枪一摆,你过来啊。
这是蒙德城内的骑士贵族们,仅有的一次反抗,如同蚍蜉撼树般可笑。
说起来,那是最初的故事了,蒙德城是坐落于湖心的城市,实际上这座城市是从一座湖心小岛开始,一点点人工填埋出来的。
劳工给予它身体,工匠给予它精致,学者给予它庄严,然后这些打造它的人,被骑士贵族们赶去当消耗品了,创造它的父母,成为了与它最遥远的亲人,知道历史都忘却了它最初的模样。
蒙德城:自由与诗歌的城市。
“每一个蒙德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这是巴巴托斯给予它的美好愿景。
但不论曾经的努力被寄托了多么美好的祝福,初心,终究在漫长的时光中湮灭了。
直到有人,重新将它拾起。
高耸的城墙崩塌瓦解,繁荣的城市在烈焰中消亡,大火燃烧了整整七天,城内不止一次传来爆炸声(某些有易燃易爆品的储物库被炸了)直到一场大雨将它熄灭。
雨后的蒙德城已经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废墟,温迪走在昔日的鲜花广场上,他想起了曾经的美好回忆,还有那些骑士们最初的誓言。
“我们是蒙德的利剑,指向蒙德的敌人!”
“我们是蒙德的坚盾,守护蒙德的人民!”
“我们是蒙德的骑士,我们将创造自由与荣耀的新世界!”
“我们是蒙德的骑士,我们将守护每一名自由的风之民!”
擦去墙壁上的黑灰,曾经的誓言依旧在这里,只是被后人遗忘了。
“很可惜不是吗。”走到温迪身后的伊尔斯说道。
“我们一起创造了这座城市,然后我与他们的后代见证它的毁灭。”
“理解,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类似的事情?”
“对,不过我可惜的并非城市的毁灭,而是遭到背叛的信仰。”
因为穿越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伊尔斯经常会遇到很艹蛋的事情,比如这辈子刘邦,下辈子项羽这种,很让人精神分裂。
但比起这些,还是1991年圣诞节的莫斯科红场更让人遗憾。
苏修死就死了,没什么值得心疼的,但那个伟大的信仰也跟着一起死了。
可怜伊尔斯前脚还在率领苏联人民狂虐美帝,感受西欧革命,美国解体的快乐,下次穿越就看到苏联解体,玛德!有这么搞人心态的吗!
为了收拾戈地图留下的烂摊子,伊尔斯用了足足二十年时间,甚至动用核武库给苏联的分裂势力每家赠送一颗核弹,像车臣这种,直接净化到只剩下三千人,然后当地人就再也不闹分裂了,还非常服从中央安排的去西伯利亚种地,一个个感动的都哭了。
不信你问问他们感动不感动。
其他加盟共和国也是如此,尤其是西乌,主动提供了三百万劳动力去西伯利亚,特别真诚,这跟伊尔斯在基辅核爆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绝对没有。
“至少,现在的蒙德足够干净了,我们可以轻装简行,重新开始。”
温迪拿出自己的竖琴轻轻弹奏,墙壁上的文字被风精灵们取了下来,以乐章的方式被他收藏了起来,就让新时代的人们,在新的首都找回初心吧。
“说起来,我们还没决定新首都呢。”
第160节:梦开始的地方
(第一更,接下来还有(~ ̄▽ ̄)~)
随着蒙德城在烈焰中称为历史,蒙德战争进入了扫尾阶段。
还没结束呢,别忘了北面的骑士贵族和东面的骑士贵族还有残余,这些人在得知了蒙德城的惨烈下场后,很清楚自己只能在死和惨死之间选一个,必然会拼死抵抗。
这也是伊尔斯想要的结果,在实力足够的情况下,将骑墙派和投机派全部踢进敌对阵营当中,接下来就是物理上进行消灭,这可比一切结束后从大米里挑虫子简单多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决定新首都在哪里。
那为什么不重建蒙德城呢?
很简单,因为这里作为旧政权的标志,不合适作为新时代的首都,虽然里面的一切都已经被涤荡干净了,但人类是个容易念旧的群体,不要在往日残余太多的地方修修补补,那样容易把那些应该消失的东西也招回来,而首都的选择当中,经济因素从来不是主要因素。
哪怕是咱们一穷二白的时候,北上定都也是因为要稳定北方局势,更好的获得苏联的援助,以及消化小鬼子留下的工业资源,定都成本是很重要,但并非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