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九条裟罗撤了
(更新送上,大家的月票在哪里?).
近身战最大的特点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当一往无前的攻势被阻挡,双方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那么能够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人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义军的致命一击就来自火炮部队。
拿破仑炮确实是老古董,但老古董也有老古董的好处,比如弹种很奔放,可以直接塞进去一堆破烂后(最好是铁砂之类的硬物)当散弹用,虽然这么做会伤害炮膛,但情急之下是个不错地选择,能在近距离打出可观的输出。
现在对义军来说就属于不得不的局面,况且敌人与炮兵阵地的距离也近了很多,此时大炮放平,散弹装填,然后点火就是了。
不过在双方混战的状态下,这种近距离大喷子难免放挺很多自己人,但不这么做,敌人就要冲过来了,这是必要的牺牲。
随后,那些被冲散的火枪兵也被愚人众的军官面聚集了起来,不过只有百十来号,但这些稳住阵脚的火枪手在一顿攒射之后,冲过来的武士直接被打成了筛子。
此时在后方高地上的手摇机枪也被推到了前线,仗打到了这个份儿上,双方都已经上头了,直接对着防线开始突突,管你是敌人还是友军,敢靠近的一律放倒。
坦白讲,此时的战场已经一片混乱,非常不容易分辨敌我,但也有优势,那就是火力更强的一方,在不计代价的情况下强推,是可以逆转战局的,结果就是,刚刚占据上风没多久的幕府军,很快就被劈头盖脸的弹幕砸懵了。
诚然,近身战,武士们的优势更大一些,但他们的优势是冷兵器加上自身的训练度堆起来的,但对火枪手来说,只要能扣动扳机,不管是十岁还是二十岁,都能输出相同的伤害。
况且双方现在的距离已经属于“七步之内,枪有准又快,还附赠爆头加成”,面的这完全糊脸的一轮亲切问候,武士们的阵线直接垮掉。
这可不是美国亲子电影《最后的武士》,电影为了效果和情绪会强化一些配置的同时降低一些配置,真要是按照现实中的武器配置来对付西乡隆盛,这位早就寄了。
我们在敌人的子弹中发现了少量血肉。差不多就是这样(耸肩)。
不过幕府军也并非彻底溃败,因为他们后方运来了一些远程武器——国崩。
其实就是使用雷元素的大炮。
由于雷元素本身的伤害力和特性,稻妻的国崩比璃月的开山炮轻不少,并且更容易小型化,因此才会在最后关头出现在战场上,但对比拿破仑炮还是重了不少,但战场就跟找妹子一样,重点不是早晚,而是恰到好处。
最终,在稻妻国崩的掩护下,幕府军退出了战场,而义军也无力追击。
战后清点,这场双方集中了五万人的大战,幕府军损失一万多,义军损失八千多,全方位无死角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义军不会觉得自己损失惨重,因为他们最终控制了战场,拥有了打扫战场的资格,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装备损失会非常小,而且损失的基本上都是新兵蛋子,而幕府天领奉行那边可都是百战老兵,合击结阵情况下能威胁到超凡者的老兵,这损失简直就是用一堆跳虫换光了对面的机械化部队主力,幕府军亏死了好吗。
最重要的是,之前未尝一败的幕府军,这次被揍的凄凄惨惨戚戚,而且义军这边的损失比幕府军少,老百姓不会计算这里面有多少细节,他们只知道自己这边控制了战场,那么一定是胜利了,是胜利了没有错!
之前就说过,锁国令和眼狩令是昏招,很多人觉得,眼狩令针对的是少数持有神之眼的超凡者,不至于引发稻妻大范围的社会动荡,可问题是,那些持有神之眼的人,在稻妻都属于国家体系里的中上层,他们可是有号召力的,而锁国令更是击穿了稻妻那可怜的粮食自给率,从直接生存层面上威胁到了当地民众。
而锁国令和眼令是不可能单独拿出来分析的,这是雷神为了追求永恒而打造的锁国体系,既然是体系就必须整体拿来讨论,而这套体系的最坏影响,就是将整个国家的上中下层级都得罪了,还是往死了得罪的那种。
典型的取死之道。
这要是放在地球上,现在皇帝的脑袋得被人剁下来当球踢,不信你问问路易十六。
可雷神的战斗摆在那里,普通人很难抗衡,至少处于冷兵器时代的人类武装力量是极难抗衡的,需要那些持有神之眼的超凡者来拯救他们,这就从物理层面上搞出了一个英雄史观。
但这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反抗之力。
雷神是厉害,但是她会种地吗?会冶铁吗?会盖楼吗?
没有人民,你吃啥,没有人民,你穿啥,吃穿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受不了压迫那就跑啊,跑不掉,把人逼急了,自杀和摆烂还是可以的吧,等到下层烂的差不多了,就轮到中上层了,真以为有了权力和钱就能独善其身?这两样东西哪个不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给你背书,真到了举世皆反的地步,神到最后也得饿死。
现在,你还相信英雄史观吗?
只有大势下的英雄,然后英雄在大势下顺势而为。
很多人觉得项羽厉害,一已之力颠覆了一个时代,但当他在山东动刀兵之后,整个山东的反抗他压下去了吗?什么,你说刘邦的背刺?那刘邦没动手之前他压下去了吗?最后不还是妥协了,一个山东都压不住,那整个中原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祖宗千年前就总结出来的道理,总有人不相信(无奈)。
以上说的还是对义军这边的正面宣传效果,既然义军在战略上胜利了,那么幕府就必须承担战略失败带来的debuff。
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为统治基层的损失——中下级武士的损失。
稻妻的统治结构与德川幕府时代类似,都是层层分级的那种,最基层的作战单位和管理单位就是武士,中下级武士,他们就好比皇帝麾下的良家子正规军,属于最有战斗力的封建统治秩序拥护者,只要还有上升的可能,他们就不会背叛自己的阶级。
而倒幕运动发生的背景,就是日本阶级固化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此时再加上外部冲击让中下级武士心里长草,于是统治阶级原本的基层开始反噬,最终通过军事力量,打着为了天皇大政奉还的旗号,把旧秩序给瓦解了。
再看看此时的稻妻。
须弥的走私船队就是加强版的黑船,海祇岛相当于萨摩藩,还是强化版萨摩藩,当年列强可没有支持萨摩藩去跟德川幕府死磕,但伊尔斯可是八海衹岛当成了自己落子的地方,因此当地的驻军已经在武器装备上达到了赤巾军民兵水平,自保不成问题。
反正现在向勘定奉行封锁舰队开炮的,都已经变成了海祇岛的当地人。
而八酝岛的战争不能说是倒幕运动,更像是外部势力支持下的自主反抗,但海衹岛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比如默许当地人去义军当兵,给义军提供补给这些。
可现在幕府军被击败了,八酝岛当地民众的心中立刻开始长草。
他们也不想要现在的锁国令和眼狩令,毕竟三奉行开始执行政策的时候,你不能指望封建制度下的基层官员会老老实实干事情,吃拿卡要是基本操作,随便给你扣个帽子然后要好处是最起码的“正常行为”,更严重的就是“借老乡人头一用”。
由于制度的原因,封建军队对外作战的时候,都是就近征召士兵,比如九条裟罗赶过来的时候,只带着亲兵,然后就地征召中下级武士,现在这些中下级武士当中的一半都在战场上躺着呢,八酝岛当地的封建体系基层都不是出现漏洞,是整个溃堤。
此时要是没人搞事,那才叫滑天下之大稽。
果不其然,无名砦战斗结束还不到三天,整个八酝岛就硝烟四起。
第176节:基洛夫报到
(第二更!大家的月票呢?我要开始回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