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1 / 2)

🎁美女直播

所以直到伊尔斯布局完成,美国政府才发现,德州好像是发生了大规模人事变动,这州长和市长身边的人,怎么都换成不认识的了?

接下来就不需要客气了,伊尔斯直接换州长,老州长死于车祸,然后皮耶罗上位,非常简单的操作,而德州也在实际上被他掌控,国家管理系统上线,开始进行领域管辖。

美国政府,你们的老朋友回来了!

此时的美国政府已经没有什么反应,最多是某些距离德州比较近的州议员代表觉得有些问题,私下里聊了聊,但并没有发展到要放在国会上讨论的程度。

德州既没有宣布独立,也没有亮出孤星共和国的国旗,更没有搞出什么逆反天罡的超级大新闻,各州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州牧不要对其他州牧指指点点。

况且此时的美国已经进入了1960年,这年可是有大事儿。

美乐宗上台了,而这也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进行电视辩论,肯尼迪完胜。

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国内的主要注意力都在总统竞选上,德州那点人事变动根本不算啥,等到肯尼迪入主白宫,开始管事儿之后,德州的事情依旧是德州牧说了算,就算是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联邦政府也只是树立权威,而没有完成中央集权,秦始皇该做的事情,林肯仅仅完成了一半,然后就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也让美国失去了至关重要的中央集权机会。

毕竟这是赢了内战的美国总统,权威性甚至比他们那靠着路易十六国父上台的华盛顿还要高,这位开始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开国之君,奈何短命,没办法将开国红利贯彻下去,之后接班的约翰逊总统可没有那个权威和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军事上赢了南北战争的北方,在随后的政治宣传中输给了红脖子,甚至给红脖子让利,把美国的州权模式保留并贯彻了下来。

他搞不动啊,没有林肯的能力,只能妥协、交换、商量,重新把美国开动,好在内战后的美国进入了一个发展红利期,使得这些问题没有暴露,但隐藏起来的问题往往会在暴露之后变得更加恐怖,看看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南北矛盾就知道了,历史逃课的结果就是加倍补课所以伊尔斯选择德州下手,并且在短时间内秋风扫落叶式的推进,就是他算准了美国现在根本没有那个多余的注意力关注德州,之后更不会有。

一枚红色的钉子,就这样嵌入了美国体内。

1961年1月30日,当肯尼迪踌躇满志地入主白宫时,他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任期内的美国,会变成一个多么“精彩”的国家

伊尔斯也送上了庆祝美乐宗登基的大礼。

1961年1月3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突然躁动起来,调查局的特工像疯了一样开始在整个美国搜寻,就像自己命根子丢了似的

确实是丢了,因为胡佛局长今天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隐藏保鲜库被打开了,里面的资料不翼而飞,那可都是他收集的,美国上下见不得光的东西,是他能坐稳联邦调查局局长宝座而不被清算的保命护身符!

更让胡佛局长暴跳如雷的是,保险柜里还有一封信。

“希望你喜欢这个惊喜,胡佛局长。”

落款是:你的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N+1个老朋友。

胡佛当然不知道这个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N+1个老朋友是谁,但是他发誓,一定要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杂碎付出代价。

当美国黑暗界的土皇帝开始雷霆之怒的时候,联邦调查局自然马力全开,寻找局长口中至关重要的材料,但紧接着,胡佛就发现自己翻了个致命错误。

他不该调动整个联邦调查局去给自己寻找“机密文件”,这一定会吸引有心人的注意。

上暴毙,现在自己突然急躁起来,明眼人都会认为这是个机会,一定是自己暴露了不该暴露的软肋,然后那些人也会参与进来,甭管能不能成事,不让你成事对我来说更重要。

别看胡佛现在的位子很风光,他本人也是如履薄冰地在运行这一切,多少人恨不得他马但作为老狐狸,胡佛自然猜到了这点,也明白其他人怎么想的,所以顺势而为,来了个混淆视听,各种真真假假的情报丢出去,让暗中的敌人自己想。

然后各个势力就收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情报。

有说是苏联间谍潜入了胡佛局长家,有说是联邦调查局内部出现了叛徒,有说调查局档案库丢失了重要材料,甚至还有说胡佛局长的私人资料被人偷了这里面有完全是假的,也有不完全是假的,也有明明是真的但是看起来假的,也有无限接近真相但又不是真相的,要的就是个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增加别人的工作量。

而胡佛局长本人反而冷静了下来,每天依旧没事儿人一样该干啥干啥。

既然对方知道自己的隐秘情报,并且把东西拿走了,那就是准备利用我做点什么,只要对方站出来,哪怕只是扔出来一个炮灰,也必然会暴露一些东西,所以自己只要等着对方找上门就好,以不变应万变。

胡佛的推理很有逻辑,但是啊但是,伊尔斯根本就没想过利用胡佛,这种一辈子浸泡在阴谋诡计中的家伙,要么用一次就销毁,要么就直接往死了用,或者干脆做掉,威胁他进行合作,效果并不会太好,还不如先让联盟这边的同志们欣赏下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类人行径。

是的,伊尔斯把胡佛收集到的美国阴暗面,当成了培训教材给自己这边的同志们用,让他们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什么玩意儿。

估计胡佛自己都没想到,他已经在另一个世界成了类人的代名词,每天都在可持续性的社死,连带着丢脸的还有整个美国政坛,因为他们玩的也很花花。

你以为美国只有一个爱泼斯坦?真是太年轻了啊,这都是有历史传承的,过去没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录像设备,所以有些知识文字和照片,冲击力比不上视频,看看拜登小儿子电脑里的奔放和自由,那才是美国政坛的真面目,小鬼子的片子都没他们会玩。

结果就是,直到胡佛死的那天,那位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N+1个老朋友都没有上门找他,或者说他已经见过那位老朋友了,并且不止一次,只是他本人并不知道而已,但他提供的弹药对伊尔斯来说可是相当有用,绕个圈子扔给克格勃,能让美国政府窝心好几年。

赫鲁晓夫时代的苏修还没修的亲妈都不认,其感召力还是很强大的,剑桥五杰的光辉依旧照耀着整个欧洲,这段时间里的苏联,虽然在科技层面上落后美国,但落后的不多,而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宣传领域,那是花式吊打整个北约,主打一个刺激。

可惜啊,可惜,很快就看不到这种盛况了,昙花一现。

但至少出现过,未来还有机会,没有的话,伊尔斯也会制造这种机会。

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世界一极进入肯尼迪时代,然后美乐宗凳子还没坐热,一则爆炸性消息就屠版了整个美国。

第335节:年度大戏开演

(第三更来喽,大家的弹幕呢?快完本就不要票票了,大家点个赞就好)

都说蚊子不叮无缝的鸡蛋,但咱们实话实说,现实中哪有无缝的国家,区别仅仅是陆小凤还是开裆裤。

跟咱们努力查缺补漏,向着无懈可击努力不同,美国玩的就是个天魔解体,只要我浑身上下都是弱点,我就没有弱点,这叫物极必反,低人权优势直到他们遇到了掏出喷子的伊尔斯。

既然你全身上下都是缝,那就直接大满贯走起美国内部的矛盾一直都有非常清晰的脉络,分别是宗教矛盾、种族矛盾、地域矛盾和集权矛盾。

宗教矛盾就不用说了,美国是清教徒建立的国家,其根源是英国十六世纪残存的天主教改革派,信封加尔文主义,沿袭路德派神学,以《基督教原理》为神学基础。

翻译过来就是同人本的同人本的同人本,而路德派是新教,但不要被这个名字给误导了哦,新教本质上比天主教保守,他们是相较于天主教的新教派,追求的是回归本质,依旧尊崇基督,对比之下,解放神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对宗教的革命性改革,这个最多算李鸿章主义——裱糊匠。

但宗教的守旧和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剧烈冲突,然后在此基础上,美国的分权思想上线,于是就出现了美国境内各个社区不但要根据肤色和人种划分,还要根据信仰的教派进行划分,同样是清教徒也是在各个角度上无限可分的。

论人类物种的多样性,自然界都没人类会玩大自然的演化需要亿万年的光阴,但人类换个阵营只要自己想就行,当然了,成不成另算,突出一个唯(薪)心主义。

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唯薪主义,就算是最能洗脑的宗教,伴随着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强力挑战,最终不得不让出自己的基本盘,要么与时俱进,要么在经济洪流冲刷下消失。人类毕竟是物质世界的生物,要恰饭的嘛。

虽然宗教矛盾不会经常在美国内部出现,但美国其实是一个看上去奔放的保守派,很多政客的发言和行为,其实都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比如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那就是典型的宗教仪式,就差来点头皮献祭致敬下先人了。

所以宗教矛盾就算不是主要矛盾,也会伴随其他矛盾出现,并且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意料之外的倍增器效果,所以伊尔斯在搞美国的时候,基本上也会将其考虑进去。

剩下的种族矛盾和地域矛盾都好理解,那个集权矛盾是什么鬼?

其实就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美国联邦政府一直都是想要集权的,只是有想法没实力,缺少执行力,更没有愿意贯彻并努力传承这一想法的团体(政治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美国政府欠缺的战略定力),中央集权是个需要不断强化,并且持续性加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