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他不如苏勋宗勃列日涅夫。
所以他不下台才叫见鬼呢。
诚然,他趁着美国持续性完犊子的阶段为苏联争取了很多的利益,但过于袁绍的决策风格又让他每次都搞得跟寸止挑战一样,让苏联中的强硬派都对他处于尊敬和不满的量子波动状态,薛定谔算是被他玩明白了。
即便如此,他的权威性还是增强了很多,但此时他面临另一个问题——执政合法性。
不是,这个问题还需要质疑的吗?他不是取得了很多成绩吗。
确实是这样没错,但别忘了,赫鲁晓夫上台后是批判过斯大林的,可之后他又开始搞自己的个人崇拜,这种双标很容易让苏共内部出现精神错乱,而冷战期前,思想舆论阵地是绝对不能乱的,赫鲁晓夫揭了盖子,但也捅了娄子。
总体上是稳亏不赚
苏联军队中的政委制度就是被他和朱可夫联手搞没的。
党的纪律性下降了,那么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个人权威主义和山头主义。
随着赫鲁晓夫权威的增强,这些问题也在随之变大,苏联的利益范围增加了,问题也跟着增加的利益同步增加,真是黑色幽默的死循环。
任何庞大的国家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才需要一把指向自己的枪。
但苏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好,连及格线都够不到,后期完全是靠着国家制度和政治信仰的惯性来维持,所以才有了最终的解体。
思想的灵魂腐败之后,强壮的肉体必然被其他灵魂鸠占鹊巢。
回旋镖砸在脑袋上,加上赫鲁晓夫风格粗暴地搞反腐,自然被苏联内部做大的既得利益团体给拿下了,他们可不想自己的代代传承被打破。
每一个特权者都想着千秋万代,世卿世禄。
周礼顺应时代潮流两千多年啊。
“连动员大会都没开,内外思想都没统一,就像急吼吼反腐,斯大林都不会这么干。”
赫鲁晓夫勇气可嘉,但在伊尔斯眼里,他也就剩下勇气可嘉
真正的操作流程是应该是先暗中炒作国家内部有一群蛀虫,同时暴露一些不严重,但是感官很差的腐败问题,让苏联人民恨的咬牙切齿,接着开大会,告诉全国人民,我们苏共是正义的,我们就要开始反腐了,反腐是我们的政治正确,谁敢反对谁就是人民的罪人。
就算是那些腐败的官员,此时也不敢站出来说这不合时,如此一来,民心和风向稳住。
紧接着就是闭门会议,千万不要着急,要稳住内部的大佬们,告诉他们,这种反腐只是给民众一个交代,不会动你们的奶酪的,大家请放心,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有必要,那就接受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输送,给他们留下“大家都是自己人”的错觉。
此时分开两条路。假加入,真反腐和真加入,假反腐。
虽然到这里还是挺让人伤心的,但不走到这一步,你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孤身一人的你是不可能向庞大的,根植于苏联内部的利益集团冲锋的,你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尤其是来自苏联人民的力量,他们才是你最坚固的矛和盾。
最开始处理的肯定都是些小虾米,但这个过程也是隐性去除敌人羽翼的过程,同时还要做好与军队的协调和掌控,千万不能关键时刻再蹦出来一个朱可夫搅局,当然了,你要是伊尔斯这种级别的可以无视这点。
等到大势已成之后,就可以对那些敌人进行彻底的清算,一扫乾坤万里清
可惜啊,赫鲁晓夫连发动人民都没做到,他终究只有治理州郡的才能,无法驾驭国家级别的政治斗争,有些地方表现得过于幼稚,连续的胜利又让他变得有些狂妄,现在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苏联要走错路了吗。”
纳西妲看着地图上那个庞大的红色国家,叹了口气。
崇高信仰的陨落,总是让人伤感的。
“我们可以阻止苏联的堕落,但是我不打算阻止,总要有大体老师让人们看到背叛人民的代价,纳西妲,见证好这一幕吧,这是最后一课。”
公元1970年9月11日,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正式进入修正主义时代。
红色苏联变成了红色帝国。
苏勋宗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访问提联,这个与苏联同级别,同体量,但综合国力更强的世界一极,双方甚至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构建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主要是提联的实力需要苏联去尊重,在强者互相礼遇这点上,勃列日涅夫还是很懂的。
然后他就得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枚异国勋章,联盟友谊勋章。
也算是投其所好了,但勋章不是重点,重点是勋章背后的含义。
按照苏联的标准,勋章是有对应的退休奖励的,所以苏勋宗一堆勋章的背后,其实是想要多来点退休工资,只不过后来他也不需要那点退休工资了,毕竟下面的孝敬更多。
“苏修开始支持以色列了。”纳西妲叹了口气,将一份情报递给了伊尔斯。
伊尔斯什么都没有说,他早就知道会这样,苏联现在的石油工业发展迅猛,但是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像联盟那样产油国构成压倒性优势,所以他们必须掌控中东,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能源掌控世界。
好像也不行,提联这边产油量更大,并且没有进口过一滴石油,对中东的态度就跟老僧入定般冷静,但苏联可以通过这些资源去影响其他国家啊,比如南边发展太快的邻居。
欧亚大陆上两个相同制度,但实力迅速接近的大国,可不是苏联想要的。
只是人家和提联的关系更好,双方直接建立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前墨共在墨西哥执政时期,缴获的美国工业产线都送去当礼物了,直接把南边喂成了工业大国,彼此的双边贸易更是如火如茶,如胶似漆,经常联合军演,甚至建立跨大洋合作机制。
与此同时,提联的对外革命输出比苏联更加体系化,制度化,与简单粗暴的百亿补贴不同,伊尔斯想要的是可以团结的同志,而不是被自己养废的傀儡,更不是美国扶植起来的独夫民贼,所以尽管推进的速度更慢,但每一步都很稳,并且提联是不会把自己统治扔出去当挡箭牌的,这方面法共与苏共的关系就不是很好。
尽管没有宣布,但提联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国际联盟,对外的名头是“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实际上就是第六国际。
有权有钱有枪有信仰有支持有受众有丰富经验的第六国际。
满配赢得冷战的苏联VS逐渐开始乱用武力的苏修。
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提联并没有与苏联展开全球对抗,而是继续与世界各国寻求区域性和全球性合作,比起打仗,他们更喜欢赚钱。
这让苏联产生了某种错觉,那就是提联也就欺负欺负美国,实际上美国也就那样,苏联旦开始进攻,整个世界都会匍匐在自己脚下。
标志性事件就是英国内部被苏联扶持的英共开始尝试议会夺权,西德也开始出现德共活动的影子,法共和意共也越来越活跃,甚至连南斯拉夫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短时间内没啥问题,因为南斯拉夫现在还有铁托,这位可是活到了1980年,88岁才去世的,如果他再坚持两年,九十岁的时候就能送走勃列日涅夫,然后苏联也就跟着江河日下了,并且深陷帝国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