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比起强一点的时候,你会奋进,但一个人比起强很多的时候,你会嫉妒,当一个人比你强的太多太多的时候,你会选择淡然与接受,此时的李信就是这样的人。
杨明三言两语之间,就能将禁卫的情绪调动起来,没有军令,没有重赏,只有几句话,这种对军心的掌控能力,已经超出了此次的李信太多太多。
李信很清楚,眼前的杨明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去追逐的竞争对手了,在秦国能够与杨明较量的,大概也只有那些重臣宿将了。
毕竟,现在的杨明已经是秩千石的卫尉府中丞,若能安全回去,凭借着此次的大功,再加上杨明身后的关系,比如赵太后对他的青睐,使其直接成为九卿或是一军主将级的存在,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那是可以在咸阳宫登堂入室,拥有着自己席位的存在,而不是像现在的李信这般,只能站岗,一站一坐之间,地位却是天差之别。
因为一场大战而减员过百人禁卫分东西南三个城门相继进入城中,再加上之前涌的秦军和民夫,一时间,小小的蕞城城池,人员的规模已经突破两万余人,小小的蕞城竟然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
城墙之上,杨明也见到了王翦与王贲父子两人,当王翦自报家门之后,杨明生出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王翦不愧是在未来二十年的秦国军中第一人,眼下虽然还未曾位列高位,但一身的兵法、武艺却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秦军将领,只要有着一个合适的机会,必然会一飞冲天,而眼下的蕞城,对于王翦来说就是一次他已经等了近二十年的机遇。
此时的王翦也露出了恍然的神色,原来并不仅仅只有他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蕞城的重要性,咸阳城中同样也有着见识不凡之人。
尤其是在知道了杨明的身份之后。
卫尉府中丞,这般高度的职位与现在的王翦相差不多,但王翦现在只能押运粮草,杨明却可以宿卫宫门,更是得以统帅诸宫禁卫,两人虽然职位相差无几,但地位却还是有所不同的,毕竟,杨明是真正可以接触到秦国权力核心的存在。
“不曾想到前辈竟然与我想到一起去了,不过如此也好,有了前辈在此,想来将敌军拦阻在蕞城城下的把握就更大了。”杨明对王翦拱手道。
听到前辈两字,王翦微微一怔,他本以为像杨明这般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少年定然是心高气傲之辈,尤其是在之前的战斗中,杨明的表现可谓是精彩绝伦,哪怕是在王翦看来,也觉得若是他与杨明换一个位置的话,他也未必能够做到杨明那般,毕竟,他没杨明那么猛。
这样一个身居高位,自身本领又堪称惊艳绝伦的少年有着太多可以傲慢的理由,但杨明的这一声前辈,叫的却是那般的完美。
不见在王翦身后的王贲已经露出了善意的笑容,毕竟,自己的父亲被人尊重,他这个做儿子的也是与幸荣焉,尤其是来自杨明这般一个强者的尊重。
杨明固然精明,王翦同样也是在人情关系方面的大师级人物,面对杨明的一声前辈,他却没有拿捏起丝毫兵家前辈的架子,而是对杨明说道:“若无杨中丞率军来援,我能不能安然进城还是一个问题,又如何能够看到方才那精彩绝伦的一战。”
不管杨明真正的为人如何,先送上一顶高帽子,这就是王翦的处世之道,战场之上虽是的打打杀杀,但在战场之外,却是人情世故。
第175章 决战之前
在一番客套之后,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加上蕞城已经有的县长和县尉,现在的蕞城已经有着来自三方的力量,谁来统帅这三方力量就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毕竟,大战在即,城中的军力本就不占优势,若再各自为战,那简直是取死之道,在敌军攻城之前,必须推举出一位主事之人,统一号令,如此才能彼此精诚合作对付城外的敌军。
谁来当这个主事之人?关于这个问题,蕞城的县长与县尉也就罢了,他们手中的兵马最少,同时又不是真正擅长作战的人,况且,让他们指挥杨明这般来自咸阳的少年权贵,他们还真没有那样的底气。
是的,杨明的身份在他们看来就是咸阳的少年权贵,一个卫尉府中丞秩千石,或许称不上权贵,但再考虑到,杨明以不到二十岁的年龄就担任卫尉府中丞的现实情况,那就太过恐怖了,若不是出身权贵之族,又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居如此高位?
况且,哪怕是王翦,在军中的爵位也是极高,本领也是极强,要不是这些年来,他不看好相国吕不韦,对吕不韦敬而远之的话,他现在的地位可能会更高,再加上其手中有一千多名正卒和五千民夫,在蕞城之中,是除了宫廷禁卫之外最强大的一股力量了。
一时间,城墙上的众人面面相觑,显然都想到这个问题。
在王翦看来,自己当然是最合适的主事人选,毕竟,守城与进攻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况且,他对自己的实力也有充分的自信。
但是,想来有着这种自信的人恐怕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个,杨明虽然与他职位相差不多,但却是来自咸阳的宫廷之中,权位极重,这样的人会愿意俯首做小吗?
而且在王翦的心中还有着一个计划,那就是让杨明以及其麾下的禁卫屯驻在城外,毕竟,蕞城不大,城中已经涌入了这么多人,防御的力量已经足够了,更多的人聚集在蕞城之中也是浪费人力而已。
尤其是杨明麾下的禁卫尽数配备战马,这样的骑兵守城,完全是浪费,战马可不能上城墙冲锋,最起码蕞城的城墙还没有宽阔到那种地步。
再加上王翦还有着一种担心,联军人多势众,若是联军留下一支兵马在蕞城城下,挖开壕沟,将四下的城门一堵,化进攻为防守,其余的兵马径直朝着咸阳而去,那蕞城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哪怕联军分出一万兵马来堵住蕞城,也还有两万多的兵马可以奔袭咸阳。
出于这种考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部分兵马屯驻在城外,如此一来,与蕞城城内的守军两相呼应,互为犄角之势。
面对这种情况,联军想要分兵就难了,留下的人少了,拦不住蕞城的秦军,留下的人多了,又不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奔袭咸阳。
但计划再好,却有着一种严重的问题,屯驻到城外的兵马所面对的危险是城内守军的数倍。
毕竟,在平原之上,面对数万赵国边骑,生死实在难料,虽有城中兵马策应,但那也差不多是将自己的生死交到了城中守军的手中,城中的守军真的就值得信任吗?
城外城内彼此间的配合稍有失误,那就不是互为犄角之势,相互策应了,而是分兵送人头。
杨明与王翦之间可有这样的信任?
一时间,哪怕知道自己的计划是最符合现实情况的,王翦也是迟疑了起来,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说服杨明。
那一声前辈可当不得如此。
城墙之上,顷刻间肃静一片,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杨明与王翦两人。
“城中防务就交给前辈了,我会带领宫廷禁卫屯驻在蕞城东北侧泾水中的那座沙洲。”在所有人的沉默中,杨明主动开口了。
“杨中丞?”王翦愕然道,他还在想着如何说服杨明,杨明竟然主动提出要屯兵城外,更是将蕞城的指挥权交给他。
“这么多兵马聚集在蕞城中难以施展出全部的力量,况且,我们也不得不防敌军堵住四下城门,化攻势为守势,进而分兵奔袭咸阳。”杨明道。
眼下,王翦能够看到的情况,杨明同样也能看到,而且,杨明可以利用自己的武功将禁卫骑兵的进攻能力发挥到极致。
在进攻能力上,杨明自信自己绝对要比王翦强,但若是论到守城,杨明就不认为自己能够比王翦这个在后世与白起、廉颇、李牧这样的猛人一起被评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存在相提并论了。
毕竟,防守是个精细活,需要一经验老道之人,而杨明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分兵于城外,则可以从侧翼威胁敌军,他们若再想堵住城门,可就难了。”在王翦的凝重中,杨明却是笑了。
“城外的危险是城内的数倍,甚至是十倍,杨中丞可知道?城外与城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的阻挡敌军,若是城内的守军不能及时策应城外的驻军,城外的驻军就有覆灭的危险,杨中丞可知道?”见杨明如此担当与坦荡,王翦心中也是不由一阵激荡,更是毫无隐瞒地说道。
“我如何不知?不过,对于眼下情况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况且,我也信得过前辈,战场之上,若生死不能托之于同袍,那还能托之于谁?”杨明真诚地说道,最起码在表面上看,杨明是真诚到不能再真诚了,毕竟,他看不仅仅只是说说,而是真的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