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这一点的赵太后很清楚,郭开或许在别的事情上不靠谱,但在对秦国的相关事情上,郭开还是值得信赖的。
“相国的忠心哀家还是知道的,只是,北境三郡事关重大,岂能轻易放弃。”赵太后道,一句话间却是已经将赵佾对郭开的质疑给揭过去了。
不能轻易放弃?那就是说只要有着充足的理由就能放弃了?敏锐的察觉到赵太后话语间另外一层意思的郭开心中不由一动,一条条理由已经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太后,北境三郡难救这只是放弃的原因之一,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郭开道。
“相国请说。”赵太后道。
“原因在二,秦军如今还有王翦与杨端和所部正在攻打我国,眼下击退王翦与杨端和所部的秦军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对于北境三郡实在是有心无力。”郭开道。
“这只是困难,但并不是理由。”赵佾在一旁插话道,对于郭开所说的理由,他是嗤之以鼻的。
“原因在三,放弃北地三郡对于我国来说是有好处的。”郭开并不理会赵佾的嘲讽,在脸皮这一方面,郭开向来无惧任何人的挑战。
“荒谬。”赵佾此时几乎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放弃北境三郡竟然还有好处,世间竟然还有荒谬的道理吗?
可惜无论是赵太后还是郭开,此时都对赵佾是视而不见。
“北境三郡的精华尽在边骑大军,而边骑大军的精华如今尽数在腹地之间,如此一来,北地三军的价值就要失去一半。”过来道。
“其次,秦国若要占领北地三郡,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这些年来,秦军连年对我国进行攻伐,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消耗我国的国力,不让我国有喘息之机,这也是先王在过去的数年间为什么任由秦国不断蚕食我国领土的原因所在,是在无奈之中做出的对我们最有利的选择,用国土来为我国换取恢复国力的时间。”
郭开侃侃而谈着,一时间竟然让赵佾感觉到一种很有道理的感觉。
“秦军若要攻占在北地三郡,依北地三郡的情况,最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而且哪怕是占领后,秦军短时间也难以消化北地三郡的力量,北地三郡的力量短时间内不仅不会为秦国所用,秦国反而要在此囤积不少兵马以备狼族难侵之威胁,要知道,十年前的狼族虽然大败于武安君之手,但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年,狼族差不多已经恢复了元气,秦军在占据北境三郡的同时,也要分力防御狼族,如此一来,反而削弱了秦国可以用以进攻我们的力量。”
说到这里,郭开停顿了一下后又接着道:“但是我国却可以在这几年的时间中,囤积粮草,修缮武备,休养生息之间,增强自己的实力。”
“总而言之,有舍才有得,一个国家的强弱,并不一定非要靠国土的广博与否去衡量,若是那样的话,普天之下,楚国才是最强的,诸国又怎么苦秦之害久矣?”这一刻,郭开似乎真的成为谋国之人,最起码在表面上看来是如此。
第432章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最终,郭开一人被赵太后留了下来,赵太后知道,郭开必然还有着理由未曾说出来的理由,不能当着春平君赵佾说出来的理由。
“你的话应该没有说完吧?”在左右并未有外人的赵太后对郭开问道。
“太后,臣确实还有一个理由。”郭开点头道。
“说。”
“太后,说一句不能被外人听到的话,有着北境三郡的李牧与边骑未必会听我们的。”郭开道。
赵军边骑出自北境三郡,而李牧又常年镇守北境三郡,对北境三郡的掌控力非同一般,整个北郡三郡几乎只听李牧的,而有着北境三郡与赵军边骑作为依托的李牧,在赵国的朝堂上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而那份影响力,即使是郭开自己也多有不如,甚至连赵太后能否稳住自己儿子赵王迁的王位,都多需要仰仗李牧的支持。
但李牧对赵王迁的支持只是来自于赵国先王遗命而已,他自身对于赵王迁有着怎样的态度,无论是赵太后还是郭开,都不敢肯定。
要知道,废太子赵嘉现在不仅还活的好好的,身边更是有着不少支持者,李牧若是转而支持赵嘉,如今掌握着赵国最精锐的边骑军团他,有着充足的实力帮助赵嘉登上王位,而且,正如郭开所说,北境三郡之人,多以李牧马首是瞻,使得在李牧身边不仅有着赵军边骑,还有着一大批赵国官僚,这些人聚集在李牧身边,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
同样知道这一点的赵太后听到郭开的言语,下意识地问道:“如果没有了北境三郡呢?”
“如果没有了北境三郡,边骑就更需要来自太后您的支持,这样的话,边骑与李牧或许会更加听话。”郭开道。
“你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只是,你真的不是秦国的人?”赵太后犹疑道。
郭开一直说放弃北境三郡的好处,对放弃北境三郡的坏处却是避而不谈,这让赵太后不免心生怀疑,世间怎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事情。
放弃北境三郡,不说别的,仅仅只是战马一事,对于赵国来说就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影响,赵军强在骑兵,而赵国最重要的战马来源就是北境三郡,这一点,赵太后也能看到,只不过一切正如郭开所说的那般,是一个舍与得的关系。
但郭开对此闭口不谈,却容不得赵太后不怀疑。
“太后,您是知道的,我就是投靠燕国也不可能投靠秦国啊,那杨明欲杀我而后快,我怎么可能投靠秦国。”郭开闻言脸色严肃地说道。
“想来也是。”赵太后沉吟道,郭开的确不可能成为秦国的卧底。
远在前线的李牧还在想着如何击退王翦,却不知道,在赵都,已经有人在想着将北境三郡卖掉的事情了。
卑鄙者做起坏事来可以为自己找来一百条理由,而好人做事,往往只需要一条理由就够了。
赵国北境,代郡,代县,随着秦军彻底将在太行山和燕山封锁后,秦军开始全线出击,因为代郡的主力兵马已经被秦军在恒山山口击溃,所以在秦军对代郡发起的全线进攻之中,几乎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时间来到五月份的时候,代郡的城池已有九成落到了秦军的手中。
而令人称奇的是,杨明的目标似乎只是代郡,秦军的攻势不可谓不猛,但却任由代郡境内的往日权贵逃亡雁门、云中等地,连最基本的拦截都没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秦军在攻打代郡诸城之时,更加顺利了几分。
在秦军攻打代郡诸城的时间中,与代郡组成了赵国北境三郡的雁门郡与云中郡则紧急动员起来,不过代郡的前车之鉴在前,雁门郡与云中郡的人则没有贸然地选择进攻秦军,而是谨守城池,进攻既然无力,固守待变,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军报中显示,云中郡的赵军已经进入雁门郡了,依托长城与诸城池,防御的很是严密,你真的就不着急进攻吗?等赵军彻底完成了防线,再要进攻可就不容易,这实在是不符合你往日中用兵的习惯。”紫女为杨明整理着书案上的军报,眼眸之中多有担忧之色。
“此一时,彼一时而已,想要那些赵国北境三郡急不来,况且,代郡已经在我们手中,雁门郡和云中郡已经成了赵国孤悬在外的飞地,想要什么时候夺取两地,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又何必急于一时。”靠在软榻之上闭目养神的杨明慢悠悠地回答道。
在他的耳边有着琴音悠悠,唯有弄玉才能弹奏出的细腻琴声让杨明有着一种新奇的享受,在心神的极静之中领略琴音的声韵动态之美,若无闲情,又怎么领略其中的玄妙,所以,现在的杨明很稳,很稳。
“是这样吗?”紫女疑惑道,杨明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听起来似乎又有哪里不对劲。
“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紫女的疑惑中,一曲终了的弄玉看向了杨明,眸光之中似乎有着异色在闪动。
“什么原因?”紫女好奇道。
“姐姐,你难道忘记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吗?”弄玉指着窗外的的天空道,现在已经进入五月份了,哪怕是北境三郡中有着一个‘北’字,空气中却不免还是多出了几分夏季的燥热。
“时间?”紫女顺着弄玉的手指的看去,是看到了一轮明晃晃的太阳,阳光炽热,已经开启了夏季。
“北境农收的时间虽然要比韩国、东郡晚上一段时间,但到了六月份也就差不多了,姐夫若是这个时候去进攻雁门郡、云中郡县,就会影响到两郡的农收,若是再遇上大雨,明年的两郡必然是要遇到粮荒之危的。”弄玉看着自从来到代郡后就变得越来越笨的紫女解释着,只是心中却不免生出一丝担忧来,自己以后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原来如此,这么说,你是要等到农收之后再进攻雁门和云中吗?”紫女恍然道,看向杨明的目光中不由更多出了几分崇敬,自家的男人竟然有着如此心思,她身为女人,也只会有感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