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2 / 2)

🎁美女直播

我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想到自己的二哥,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李氏一族,李齐是思来想去也找不到自己可以投降的理由,只是,不投降去抵抗的话,他又连哪怕是一丝的信心都没有,那是杨明,而且还是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杨明,他自己就是拿命去拼,也拼不过啊。

“这个官不好当啊。”进退无论的李齐长叹一声。

“叔祖说这样的话,让那些一心想要挤进官场的人怎么想?”在李齐的长叹中,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旁若无人的走进了大厅之中。

“你小子,你小子不是待在武安县陪着你太祖母的吗?怎么跑来北境了?”李齐看着面前的少年,不由大惊失色,来人不是别让人,正是他二哥的嫡孙李左车,如今才过了十五岁的年龄,虚岁算是十六,在李家中,是天赋最好,有望比肩他祖父李牧的人。

“自然是为叔祖父你排忧解难而来。”李左车毫不见外的坐到了李齐的面前道。

“你小子不要没事找事,都有谁知道你来这里了?”李齐追问道,一旦李左车的身份被泄露出来,等秦军攻来,终究会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应该没什么人。”李左车道。

“那还好,你赶紧回去,雁门这里,现在不是你这样的小孩子该来的地方。”李齐连声说道。

“叔祖父,站在这里,我还真有着非来不可的理由。”面对李齐的催促,李左车却是不慌不忙地说道。

他年龄虽小,但自有一番沉稳的气度,很容易让人忘记他的年龄,作为二十年后在天下间搅动风云的人物,十五六岁的李左车已经要初展峥嵘了。

“叔祖父现在的困局还真的只有我一个人可以帮你解开。”李左车道。

“你?”李齐国犹疑地看着李左车,虽然他知道自己二哥的这个孙子很是不凡,是能够让李家门楣不坠的人,但现在的李左车终究还是太小了,又能有多少见识?

“叔祖父怎能因为我的年龄就小瞧于我?现在将叔祖父你逼的进退无路的杨明在十六岁时已经是北境第一勇士,还不到二十岁时,已经是天下之人公认的名将了。”李左车道。

杨明,李左车并不陌生,他可是一直将杨明当作是自己的偶像和需要去追逐的目标。

“我承认你小子不俗,但杨明那样的人……”李齐说到这里摇了摇头,接着道:“他实力太强,运气太好,这样的人,比之当年的秦国白起也不遑多让,莫说是你,恐怕就是未来三十年间,也不可能再见到相似的人物。”

“叔祖父,我来这里可不是听你打击我的。”李左车小小的抱怨一句后道:“叔祖父不妨听听我的计划,看看我是否能够解决你眼下的困局。”

“好,我就听听。”反正人来都来了,倒也不妨听听,听听这不省心的小子到底能够说出怎样的一朵花来,李齐在心中如此想着,强迫自己听听李左车的建议。

“找一个心腹把叔祖父你绑了,直接向秦军投降就是了,只要叔祖父你不是悍不畏死地去骂杨明,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李左车道。

“这就是你说的可以帮我解开眼下困局的好主意?”李齐质疑道,他本来还有着一点点小小的期待的。

我真的病急乱投医了。李齐在心中苦笑着,对李左车倒也没有责怪的心思,毕竟小孩子为了给他考虑,不知道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竟然从武安县来到了秦军重重封锁的北境,就这一点,在李左车这个年龄的少年,又有几个能够做到的。

“难道它不是好主意吗?叔祖父不是杨明的对手,但又不想以身殉国,却又怕自己投降影响到家族,如此才会进退无路。”李左车道。

“我让叔祖父你找一个心腹,把你绑了主动投降秦军,这样既不用打仗,也不用担心名声的问题,毕竟,叔祖父你也是被人绑了,有心抗秦,无力回天而已,又有谁还能指责你呢?”李左车接着道。

“就这?”哪怕李左车说的理由很充分,但李齐依旧只觉得荒谬,这样的事情,怎么听都觉得荒谬,雁门郡一郡之地,上上下下几十万军民,数百家高门大户的兴衰荣辱,在李左车这里就如此儿戏?

但有的时候,哪怕是所谓的国家大事就是这么儿戏。

“叔祖父就说行不行吧。”面对李齐的质疑,李左车却是信心十足,他相信,自己这位叔祖父会认同并去执行自己的建议的。

“好吧,我承认,你说的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只是这样做是不是……”李齐依旧有着迟疑,办法倒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不是太不要脸了一点?

“这种事情别人知道了,那确实是不要脸,但若是别人不知道,则什么都好处。”知晓李齐在顾虑什么的李左车直接道。

“你小子以后了不得啊。”李齐思索良久,最终发出了这样的一声叹息,在他的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

“叔祖父是不是折服于我的智慧?”李左车带着几分得瑟地说道。

“智慧不智慧的我还没有见到,但仅仅只是这份不要脸就要超越世间大多数的人,一个人可以不要脸到这个份上,做起事来就可就真的是百无禁忌了。”李齐脸色古怪地看着面前的李左车,一时间也只觉得奇怪,李家怎么出了这样的一个怪胎。

在雁门郡这里已经在酝酿着一场精彩的大戏之时,秦军已经深入进了雁门郡境内,随即兵分三路,一路由黄腾带领数千士卒朝着位于雁门南部的马邑、朔县而去,一部则有蒙恬率领前往北方的长城方向,而杨明则亲率主力直奔善治城而去。

第444章 你们对力量一无所知

相较于内地的郡县,作为边郡的雁门郡地域相当的辽阔,但再远的路,只要目标明确而坚定,总有走完的那一天,对于现在的雁门郡上下来说。

在他们的忐忑不安与患得患失之中,秦军终于还是兵临城下了,雁门郡上下再无一丝侥幸。

随着秦军的旗帜出现在善治城城下,那紧闭的城门似乎都在瑟瑟发抖之中。

善治城下,一队残兵败将衣甲破烂拖着兵器,垂头丧气的挪动着脚步,再也没有了曾经的精气神,在士卒的最后边,是骑着一匹瘦马的领兵将领,弯下的腰背中流露出一种绝望的情绪。

秦军的先锋只有龙骑禁军一部,不过千骑,马邑城那边的赵军守将想着能够主动出击,他们打不过身在中路大军的杨明,但还对付不了秦军一支偏师的前锋部队吗?

于是善治城的赵军主动出击,想要利用一场胜利来振奋雁门郡数个月来在秦军的压力之下不断萎靡的士气,但想法是好的,现实却是十分残酷。

本以为能够取得胜利的战斗变成了惨败,连马邑城都不敢回了,只能朝着善治城而来,现在,只有城墙才能给他们以抵抗的勇气。

“说起来我这也算是故地重游了。”杨明看着面前的城池,秋风冬雪的痕迹在城墙之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北境的风雪可是一都不怎么让人喜欢。

“紫女姐姐也曾和我说起来你们在雁门郡的故事,就是面前的这座城池吧?”在杨明的身边,将一身玲珑尽数隐藏在轻甲之下的弄玉正了正自己有点大的头盔,眼眸中流露出好奇的神色,这北境的夏季和新郑,和东郡没有什么区别,但秋季似乎另有一番风味。

秋季,边城,大军,当这几件东西结合在一起时,似乎组合成了一种新的东西。

“是了,不过那个时候我是保卫这里的人,现在却是进攻的人了。”杨明道,世事无常啊,但话又说回来,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是很长很长的时间了,本来就能改变许多事情。

“攻下这里后,姐夫不就又是这里的保卫者了吗?”弄玉回道,当确定了彼此间的关系后,曾经的矜持自然也就消失了,现在的弄玉,只想有着属于自己与杨明之间的故事,在这雁门郡,一如当年的紫女姐姐一般。

“你这张小嘴到底越来越会糊弄人了,什么保卫,什么进攻,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走吧,四处看看,这北境风光,自秋季以后,可是一天比一天好看的。”杨明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秦军相继汇集于善治城下,在紧闭的城门内,已经彻底变了一个世界。

曾经喧嚣的善治城内,已经变成了一个清冷的世界,从高门大户,到寻常家宅,一个个都是紧闭房门,冷清的街道上,偶尔有着一队队的带着各种武器却没有的战甲的人走过,在呼和喧嚣之间,是对城外秦军的同仇敌忾,只是,这些人多是以少年为主,壮年甚至是中年人都是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