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杨明送来的那种全新的舆图,依旧未曾搬进王宫居住的秦王政敲击着与咸阳宫的书案相比小的过分的书案,心中已经慢慢有着决定。
一个燕国而已,值得尝试,哪怕是出现了什么问题,秦国也能够轻易扑灭。
在赵地的统治秩序正在被重建之时,郭开也早已经逃进了燕国境内,蓟城太子府,燕丹看着面前的郭开,不由陷入了对自我的怀疑之中。
不应该啊,当年他为了逃脱杨明的追杀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被杨明一路追杀,无时无刻不在被危险恐惧折磨,为了能够逃回燕国,墨家弟子死伤惨重,连他的师父墨家巨子六指黑侠都死在了杨明的手中,每每想起当年之事,燕丹也不是没有后悔自己当时的冲动而后悔。
但现在,同样是逃跑,而且还是需要从杨明的手中逃跑,但郭开这一路从赵都逃来燕国,在路上竟然没有遇到哪怕一点的困难,这郭开难道就不是杨明的仇人吗?还是说郭开的运气真的已经好到这个份上了?但若是郭开真的会有那般的好运,又何至于多出杨明这样一个他不可能战胜的敌人?
“郭相国这一路走来,真的就没有遇到一点麻烦?”燕丹犹自不确定地问道。
难道杨明不知道郭开逃跑的消息?那根本不可能啊,虽然杨明此时只是待在东桓的秦军大营之中,但燕丹可是特意吩咐秦舞阳带着郭开在东桓附近转了一圈的,杨明若是有心杀郭开,不可能没有一点反应才是。
“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我的运气似乎还算不错。”郭开也是不可置信地说道,他本以为是危险重重的逃亡之路,竟然顺利的过分,不过不管怎么说,总归是活下来了,过程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现在还活着。
“我看未必如此。”燕丹沉吟道,现在事情的走向已经偏移了他的计划,让他所有的准备根本用不上了。
在郭开的错愕之中,燕丹继续说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啊,郭相国可能并不了解杨明,作为他的对手,我曾与杨明交手过数次,我了解中的杨明可不是什么心胸豁达之人,向来是有仇必报,郭相国与杨明之间的仇怨那么深,他不可能放过你的。”
“也许是他太忙了,顾不上呢?”郭开说道。
“他杀你只需要动一动手指,他就是再忙,也不可能忙到连杀你的时间都没有,他必然有着更深的图谋。”燕丹分析道。
只是杨明到底有着怎样的算计呢?燕丹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也许是因为秦王政的原因,秦王政就在赵都,杨明若要杀我,总要考虑下秦王政的看法。”郭开思来想去只能想到这样的一种可能。
“在秦王政那里,是你的面子大,还是杨明的面子大?”燕丹冷笑道。
只是杨明到底在算计什么?燕丹冥思苦想着,却根本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郭开与燕丹也值得杨明去算计?他们未免也太过看得起自己了。
东桓,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国覆灭之事已经过去了数月,夏季也在七月中逐渐离开了这个世界,随着末伏的余威逐渐散去,秋天的凉意已经露出了一丝影子。
在这个时间中,已经外出了两个月的秦王政也准备离开赵地,随秦王政离开的还有王翦麾下的大军。
而有的人离开,自然也有着人到来,在秦王政与自己大军离开赵地时,作为左丞相的昌平君熊启则从洛邑来到了赵都城,以左丞相的身份主政赵地,同时主持驰道与水利的修建事宜,而且,秦王政还给熊启配备了一个助手,已经在代郡待了快一年的韩非。
熊启与韩非这两个同样身份特殊,同样才华不俗的人,在不属于他们的地域变成了合作者。
东桓,驻扎在赵地各方的秦军也开始集结,秋季正是用兵的好季节,这才是杨明真正的算计,至于燕丹所谓的分析,只是一句笑话而已,在国与国的战争中,燕丹那些所谓的算计又算什么。
杨明有着以绝对力量进行碾压的实力,又何必去陪燕丹玩那些拙劣的游戏,江湖人的套路用在国家大事之间,只不过是徒增笑耳。
东桓秦军大营。
“李将军,灭燕的第一战就由你来开启吧。”在杨明的面前,是一副巨大的舆图,虽然不够精确,但燕国各处要地也已经被标明了,虽有偏差,但作为一副大致的军用地图,勉强已经够用了。
能够将李牧留在军中,杨明也是费了不少的力气,因为杨明不仅要说服秦王政对李牧的继续任用,还要说服李牧留在军中效力,说服秦王政对于杨明来说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但说服李牧就相当的麻烦,因为纯粹以利益说服李牧的话很难很难,这是一个有着理想的人。
好在杨明最擅长的就是用理想去说服人,要不然若是别人遇到李牧这种油盐不进的人,可能还真没有办法。
“燕国啊。”李牧沉吟道,对于燕国,李牧也是相当的熟悉,当然,更准确的说,赵国曾经的将领对于燕国就没有不熟的,毕竟两国之间的争斗可不少,虽然几乎全程都是赵国对燕国的单方面暴打。
“攻灭燕国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将燕国的精华截留在燕山以南的同时,又要将燕王喜等人放进辽东,这个度很难把握,非是李将军,我还真不能放心。”杨明道。
燕国八百年的积累再加上当年五国伐齐时的暴富,其内部掌握的资源可谓相当庞大,再加上燕国这些年发生除了被赵国欺负之外,并未发生过哪怕是一场堪称惨烈的战争,家底还是十分丰厚的。
燕国虽弱,但弱的只是民,弱的只是力,那可是一个真正的胖子,虽然骨头不怎么硬,但身上能够榨出的油水可不少,解赵地今年愈演愈烈的饥荒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算李牧能够被杨明说服的原因所在,因为李牧不仅是在为秦国作战,也是在为曾经麾下的士卒搏出一个活命的机会来。
“以燕军的战力,想要深入敌境,一路长驱直入攻入燕山地界,彻底封锁蓟城同外辽东的通道并不难,难得是如何在燕军的反扑中坚持下去。”李牧提出其中的困难道。
孤军深入敌境,李牧有着充足的信心,但深入敌境之后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杨明的主力又会如何配合,这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操作过程了。
第486章 你觉得是什么不重要
秦王政十六年八月中,一支秦军的先头部队率先越过秦燕边境,踏过易水河一路向北而去,而此时的燕国竟然还在反应之中,这个犹如暮年的老太太一般的国家,在各方面的机制中,其反应速度低的简直令人发指,不过,燕国的不堪对于作为它的敌人的秦国大军来说,正是好事。
战争之中,敌人的弱点与失误就是己方的战机。
直到秦军前锋沿着燕国修建的用以防御赵国的长城体系间的大河缺口,一路进入方城地界之后,燕国上下才反应过来,但燕国上下那可怜的动员能力却使得燕国一时间根本就做不到调集大军,这个国度,无论是上层的王公权贵,还是下层的百姓,都被一种十分慵懒的暮气所笼罩着。
唯一想要有所作为的燕丹却还偏偏将路给走歪了。
在秦军前锋越过方城一路沿着东北方向而去时,秦军的主力也已经逼近了长城,面对强大的敌人,无论是赵国还是齐国,又或是现在的燕国,似乎都很喜欢修长城,只是长城真的能够起到它们应该起到的效果吗?
先是秦军万骑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地突入燕国境内,后有十万秦军兵临长城之下,哪怕燕国的反应极为迟钝,但这个时间也足以让燕国的恐惧蔓延开来了。
“这么快吗?”燕王宫中,燕王喜看着手中的军报,分外白皙的脸上尽是思索之色,只不过他思索的到底是什么,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父王,还请尽快调集兵马迎战秦军才是。”面对秦军入境如此大事,燕国上下的几位重臣自然尽数赶来了燕王宫,在这些人之中就有着太子燕丹以及身为燕王弟弟的雁春君,而说话之人正是燕丹。
此时的燕丹已经明白过来自己设在郭开身上的计划为什么未能展开了,原来杨明打的竟然是这样的主意,竟然是直接以大军压境,根本不管其中的算计,纯粹的以力量碾压,在秦军对于燕国来说可称是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的算计都将化为尘埃。
“是要调集兵马才是,大将军,你作为我们燕国的最高武将,面对此种情况,可有什么建议吗?”燕王喜看向大将军晏懿道。
晏懿见燕王喜将话题抛向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一回无论如何也是逃不过去的,只能出列道:“大王,秦军今年才攻下赵国,而赵国又发生粮荒,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还能攻打我们燕国,实属反常。”
“但他已经发生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雁春君冷哼道,要说在秦国大军压境之中谁最慌,除了燕王喜之外,那非雁春君莫属,他能够在燕国作威作福,甚至可以欺压晏懿这般的燕国大将军,正是因为他王弟的身份,若是燕国都不存在了,他还能到哪里去作威作福,他虽然未必有多爱燕国,但却分外珍视自己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