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诸多朝代之中,曾经有过一个朝代,在打击豪强方面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可谓层出不穷,而巧合的是,若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个朝代距离此时的时空还不算太远。
而在清查‘豪强’资产的手段中,有着两个很有意思的手段,名为算缗和告缗。
所谓算缗,亦称算缗钱。西汉前期征收的一种财产税税法,一种类似于累进所得税的存在,对收入达到一定的程度的人征收税赋,因为其起点不低,所以主要是针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
至于告缗,则更绝,所谓告缗算缗的延伸,即鼓励告发缴纳算缗不实之人。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至于另外一半,当然是属于官方的。
更重要的是,除了从事手工业的人,在燕国,商人、放高利贷以及家中有着大量车船的人,差不多都是权贵之家,在燕国,没有所谓的商人阶层,因此这里的权贵太多,早已经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了但凡是能够赚钱的各行各业。
可以说,在未来才会出现的算缗与告缗,用在此时的燕地正合适,最起码对于杨明的计划来说正是如此,而且,这个过程也能让杨明在燕地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税务官吏系统。
一支优秀而高效的官吏队伍能够在一个国家的统治体系中发挥出何等重要的作用,杨明很清楚,因为税收对应着一个国度的财政,是一个朝堂权力最重要的构成。
有钱好办事的道理用在任何地方都是行得通的。
所以,当杨明将手中的文书发下去之后,大厅中这些被杨明挑选而出,未来将组成燕地税收系统的士卒、军官们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丞相大人,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严苛呢?算缗也就罢了,这告缗之事?”在众人之中的一位十分特殊的存在说道。
在这些人人之中,包括杨明在内,俱是青年,唯独他已经年过三旬,可谓是最年长之人。
“刘季你有什么异议吗?”杨明看向出言之人道。
“丞相大人,这告缗之策实行起来自然是没有问题,没有人能够拒绝重赏的诱惑,但是这样做也会有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刘季见杨明并无恼怒之色,心中放心了不少,说话的勇气也就更多了。
“说来听听。”杨明道,刘季,虽然打仗的本领不怎么样,武功也算不上好,但他却也有着自己擅长的东西,那就是在民生方面的天赋,出身不高的他知道大多数黔首需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也有着自己的同情心,所以他能看到许多的哪怕是天才如秦王政也不能看到的东西。
这个世界出身王族的人,大部分都会有着属于王族的傲慢,天才如秦王政是如此,学通法、儒两家的韩非是如此,至于燕丹,他虽然能够看到小人的力量,却从来都不知道在他眼中的那些小人到底想要什么。
“这告缗之事一旦普及开来,会产生一种后果,那就是告密者多不胜数,这些告密者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只会刺激更多的人盯着别人,只想着进行告密之事,时间一久,人们必视告密为有利可图之事,为了利益,而忘记道德,只会让民风崩坏,对于丞相大人长久地治理燕将会十分不利。”刘季说出了自己的质疑道。
随着刘季将自己的质疑说出口,大厅中所有人都将视线投在了刘季的身上,对于这个羽林卫中唯一的关系户,也是年龄最大的人,羽林卫上下是都有看不上,因为刘季的本领在军营中似乎没有多少可以发挥的余地。
但现在刘季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众人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有的人在冷笑,嗤笑刘季竟然质疑杨明的决定,有的人则是在沉思,沉思刘季所说出的这番话其背后的意义。
当然,随即更多人又将视线转移到了杨明的身上,被刘季质疑自己决定的左丞相,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反应呢?
龙虎禁军包括羽林卫都是杨明亲手调教出来的,这些年来,更是追随杨明从楚国打到燕国,真正意义上的南征北战,更是战无不胜,使得杨明在龙虎禁军之中的威望早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这样的杨明,会容忍别人的质疑吗?
果然,杨明的视线在落在刘季身上之后就一直不曾离开,在良久的沉默之后,是难以想象的压抑。
“看来你不适合当税务方面的官吏。”片刻之后,杨明幽幽地开口道。
第504章 国事与家事
征收税务的官吏,除了满足基本的能力要求之外,性情同样重要,当然,不是说需要多好的性情,而是要足够心狠冷血,只有如此才能将事情办好。
但刘季……
刘季所说自然不算错,告缗之事的确会让人见利忘义,致使人心崩溃,从老远来说,确实对燕地的长治久安不好,但一时有一时的任务,现在针对燕地的策列就是从那些权贵的身上榨取出足够多的资源,进而用这些资源来推动杨明的计划。
燕国已灭,曾经燕地的统治秩序自然要发生转动,如果燕国一切依旧,只是在其头上的燕王变成了秦国官吏,那燕国算是被灭了吗?
杨明从未想过在短时间内尽收燕地民众的人心,也有无数的事实证明,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团体所需要的利益是不一样,相对于去满足那些胃口永远得不到满足的阶层与团体,杨明倒是更愿意去满足那些要求低的团体,因为在这个时代,资源实在有限,无论是耕地又或者是其它。
只是,这样的道理除了杨明之外,此时坐在大厅中的人显然并不明白,所以他们听到的只是杨明对刘季的否定,而来自杨明的否定,对于刘季这样的存在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甚至可以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作为当事人的刘季更是心中一片冰凉,此时的他才恍惚间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何等低级的错误,他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却不应该在这个场合中提出来。
因为方才的那个问题,杨明根本无法直接回答,杨明能怎么说?肯定刘季的说法,那他此时兴师动众的政策还要不要推行下去,若是否定刘季的说法,那岂不是说杨明真的是一个视道德于无物的人。
此时的刘季猛然间明白过来一个道理,有些话,哪怕是是正确的话,在说起来的时候也是要注重场合的。
官场不是江湖,人不是他往日间接触的那些东西,这里的讲究实在是太多了。
杨明并不理会刘季,而是继续与眼前这第一批税务系统的官吏们说起征收税务的事情,一直持续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
当众人都离开后,杨明独自将刘季留了下来。
“丞相大人,方才是小人失言了。”不知杨明将自己留下到底是何意的刘季,采取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态度,先认错再说,虽然他未必就觉得自己错了。
“你说的没错,只不过是时机不合适而已。”杨明道。
听到杨明的话,刘季算是放下心来,杨明既然已经这么说了,肯定不至于将他打入深渊。
“不久后,在蓟城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名为刑部巡察司。”杨明道。
“刑部巡查司?”刘季闻言微微一怔,他不知道杨明为什么突然间说起这件事情来。
在左丞相府的权力构建中,有着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长史分管各类事务,而目前权力最重的则是户部和刑部,毕竟前者涉及到对燕地的财产清查以及方才所说的赋税之事,而后者在此时的燕地同等重要,因为此时的燕地有着太多动荡的因素,刑部的刑名之权,显得极为重要,在刑部之下,又有诸司,但巡查司却是刘季并未听说过的。
而且,依照六部长史秩千石,以及下辖诸司主事之人的秩六百石的情况,这刑部巡查司也是六百石的,这已经是超过县级,勉强算是郡一级的官员了,对于当官这件事情还是很有情绪的刘季第一时间就明白了杨明话语间所蕴含的价值,尤其是除了俸禄、级别之外,权利同等重要。
左丞相府下辖的六部,可谓是已经将燕丹大大小小的权利尽数掌中,刘季很清楚,若是自己能够干好这个官职的话,在燕地他就是真正能够排得上号的人物了,成为了真正的官,而不是吏,两者之间虽然总是被合成在一起,被世人称之为官吏官吏的,但两者之间真正的差别可大了去了。
“如今燕地秩序混乱,律法体系也是如此,在未来将秦法植入燕之后,这样的混乱也许会变得更为严重,巡查司的任务就是巡查日后秦法在燕地的实行情况,查缺补漏,依托燕地的现实对秦法做出适当的调整。”杨明道。
“这是……”刘季诧异道,巡查之权在诸多权力之中可谓极为重要的一种,在郡县之中,就有着御史的存在,不过这巡查司的显然不是那些御史,而是属于刑部的下属部门。
“你是认得人的,这一点很重要,希望你以后也能如此,下去吧。”杨明并未与刘季多说,直接挥手让刘季退下。
“是。”得到官职的刘季压抑着心中的激动走出了丞相府。
走在大街上刘季看着偶尔经过的马车,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以后他也是能坐马车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