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在思索中已经展开了竹简,一个名字出现在秦王政的视线中:蜀山!
蜀山?随着秦王政视线的移动,奏疏中完整的记叙出现在秦王政的脑海中,蜀山之民拒绝向秦国缴纳赋税,蜀郡郡守派出大军征讨,被杀的大败而回。
蜀山之民?化为之人吗?都在这个时候了,还敢反抗秦国的统治?秦王政思索着。
对于蜀郡的情况,秦王政也知道不少,那毕竟也是他所统治的区域。
蜀山,位于蜀郡西南,是蜀郡平原与蜀郡西部及西南无尽大山的交界处,蜀山因为地处蜀郡平原的边缘地带,在蜀郡群山之中的民众之中,最是发达,更有着神秘的传承,在那至今都不知道有多么广博的群山之中,有着神山的地位,是那些山中之人的精神图腾。
蜀山若是不服从秦国的管理,那蜀郡就很有可能变得动荡起来。
“果然是无知者无畏。”秦王政嗤笑道,如今秦国连灭四国,大概是蜀山那些人因为消息闭塞而根本不知道秦国的恐怖吧?他们还真是对力量一无所知。
“不过蜀郡郡守实在废物,竟然让大秦锐士被一群山野之民击败。”秦王政沉思着,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不管其中真正的内幕如何,蜀山山民既然反抗了,秦国就必须将其扑灭,这事关秦国的威严,若是任由这样的事情发展下去,而让那些心有不甘尚存侥幸的人得知,恐怕会觉得自己又行了,以至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如今秦国的精兵强将都在为明年的灭楚大战做准备,这个时候又该派谁前往蜀郡,平定蜀山之乱呢?蜀郡郡守显然是没有那个能力的。
尤其是在蜀郡郡守的奏疏中写道,蜀山之民擅巫蛊之术,以至于让秦军苦不堪言,对付这样的人,一般的军队还真的难以应对。
秦王政思索着,逐渐将心思转到了太师府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人比杨明更合适的了,蜀山之民擅长的东西在杨明的面前不值一提,而且,秦王政也没心思让杨明参和到来年的对楚战争中。
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秦王政想着将竹简合拢了起来,对赵高说道:“将蜀郡郡守的这道奏疏送到太师府,听听太师的意见。”
“诺。”赵高应声道。
很快,蜀郡郡守的这道奏疏就出现在杨明的面前。
杨明翻阅着竹简,对送来竹简的赵高问道:“大王是什么意思?”
“大王要问的是太师的意思。”赵高回答道,随即略作迟疑后还是说道:“不过,依我对大王的了解,大王这是想让太师前往蜀郡一趟。”
“蜀郡吗?”杨明自语道,蜀郡,蜀山,看到这两个地方,杨明又想到了什么?
第551章 东海与扶桑神木的传说
蜀山,扶桑神木,小虞?
手指摸索着竹简上的字迹,在杨明的脑海中浮现出几个名字来,似乎蜀山也不是不能去。杨明思索道。
在杨明思索的同时,赵高已经多出了几分小心,在从秦王政那里知晓不久之前咸阳城的神迹是出自杨明之手后,赵高再在面对杨明之时,已经多出了几分谨慎,大宗师这样的存在,介于神与人之间,在其面前,实在是让人难以安心,似乎在其面前根本就存不下秘密一般,而可惜的是,赵高有着太多的秘密,有着太多不能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这件事情我接下来,走吧,我们去见大王。”杨明站起身道。
听到杨明的回答,赵高不由松了一口气,总算不用单独面对杨明了。
在杨明出门之时,正好遇到闻声而来的焱妃,见到赵高,已经能够猜测到咸阳宫来找杨明必然是有着事情的焱妃不由多出了几分关切,咸阳宫可不会无事找上门来,说不定又是有什么地方要用到杨明,而现在,焱妃可实在不想让杨明离开家。
说起来,家中几个孩子的出生,杨明多不在家,对于一个即将扮演娘亲角色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无奈。
“在家里等着我。”在焱妃的关切中,杨明握住她的手掌轻轻地拍了拍道。
“嗯。”焱妃的疑惑在杨明的视线中只化作了一声应答。
杨明与赵高很快就来到了咸阳宫中,在秦王政的面前,杨明表明了自己想要接下蜀郡之事的态度。
“蜀郡之事就交给太师了,由太师出马,必能马到功成,只是不知太师此次前往蜀郡准备带多少兵马?”对杨明上道的态度秦王政十分满意,对于国事更是认真的秦王政现在更关心的是蜀郡一事。
“不用带兵马,蜀郡的郡兵就足够了。”杨明道。
在杨明看来,蜀山之叛根本不需要兵马,兵马进入群山之中,一身战力已去大半,和山民打游击,可不是好的选择,而且杨明也从未想过毁灭蜀山。
“既然太师如此说,想必是有着把握的。”秦王政道。
“大王,蜀山之乱来的突然,秦国已经占据蜀郡近百年,之前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如此却发生了,恐怕并不仅仅只是蜀山的问题那么简单。”杨明说道。
“太师是说蜀郡郡守有问题?”秦王政眉头一皱,他也想到过这种可能,但身为秦王,他却必须抛弃这种可能,因为蜀山之民哪怕有着再多的理由,但反叛毕竟是反叛了,是在打秦国的脸,都必须得到惩罚。
“不好说,一切还要等到了之后才知道。”杨明道。
“寡人赐予太师进入蜀郡后的便宜之权,只要是有问题的,都可以查,都可以处理,但必须平定蜀山之乱。”秦王政稍作思索后说道。
“是。”
蜀郡之事在秦国的上层很快就流传开来,但也没有牵起太大的风浪,毕竟,秦国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楚国身上,而蜀郡又本就存在感极低,更何况只是蜀郡一隅的蜀山,只是不知道在哪里的化外之民而已。
因此秦国的官员对蜀山之乱颇为不上心,只是却有几人的目光已经不由投向了蜀山所在,在这了了数人之中,就有着阴阳家的东皇太一。
“太师若要前往蜀山,不妨在蜀山的那株扶桑神木上留下些精力。”将杨明请到阴阳家驻地的东皇太一道。
“扶桑神木,出说之中的那株?只是不知道这株神树是真的来自于神话时代,还是人将其赋予了神话的意义?”杨明问道。
“扶桑神木,楚越之人在曾《九歌·东君》里唱到‘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在传说是连接神界、人界、冥界的大门,上面有三足金乌飞翔,能够引导人跨越三界,实现心愿,下方有神龙守护。”东皇太一道。
“这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也并非只是人为的附会,而是有着出处的。”东皇太一解释着。
“在没有遇到太师之前,阴阳家其实是有着另外一个计划的。”自从取得合作关系后,东皇太一在杨明这里倒是什么话都说了。
“东海?”杨明问道。
在杨明的记忆中,本属于原有的时空中,阴阳家借秦国举国之力建造蜃楼,并将蜀山的扶桑神木移种于蜃楼之上,举阴阳家东渡,想到东皇太一的追求,杨明能够想到的也只有长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