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巨坑里的长公主(二百一十六)(1 / 2)

🎁美女直播

尤大娘子没有信口开河。

一份,根据中华黑土猪各成长阶段订制的猪饲料配方,已经被她邮递去了农业部下属的畜牧司。

说起来动用了十一级文明的高科技力量,最后的最后,该配方的主要原材料竟然是——秸秆!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

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秸秆在粮食未成熟的时候,部分的杆叶是可以用来喂牛羊的。

但,粮食成熟后的秸秆只能晒干后,用来当柴火!

材料里面,秸秆生物饲料配方这个标题,一晃眼就很抓人眼球了。

拆信的专员直接翻到材料最后的署名。

果然,意料之中,又是爱国者!

专员再不看材料具体内容,激动得抓起信件就往领导办公室冲去。

不一会儿,整个畜牧司都沸腾起来了!

领导当即抓起了电话摇人。

京城农业大学的生物学和动物学专业的教授们,当天下午就被请来了畜牧司喝茶。

真喝的那一种。

头顶没剩下几根头发的畜牧司领导,高亢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的颤音:

“各位教授,麻烦大伙帮忙评估一下秸秆生物饲料配方的可行性!如果这个配方能广泛用于生猪养殖的话,可是能帮助广大农民兄弟们大大降低饲养生猪的成本。”

教授们哪里不清楚这个道理?

他们只觉得手里的饲料配方,重若千金!

来的一行人中,资历最深的生物学教授,也是农大的副院长。

他的情绪最为激动:

“从这份配方的原理来讲,通过接种一定量,特定的无毒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发酵和酶解,使秸秆部分转化为动物可以利用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物质。

这是一项非常有前瞻性和高经济价值的青贮工程!饭都喂到我们嘴边了,可没有不吃的道理!”

生物学院的其他教授加入到话题中。

一位有过留学经历的教授,侃侃而谈:

“其实,用秸秆做作饲料的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德国一位知名的化学家教授进行过专项研究。

他把小麦、大麦的秸秆,用来作主要饲料,喂牛、喂马和羊。

试验之初,哪怕是把这些秸秆切到二三厘米的长度,吃进牛、马、羊的肚子里,都可能引起腹绞疼,反刍也很困难。后来,他把氢氧化钠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秸秆中,通过蒸煮处理,再让牛、马羊吃。

经过对比发现,碱化处理过的秸秆被牲畜们吃进去后的消化率,提高了14-175。他在著作中,系统的论述了各种秸秆饲料的营养及其饲喂潜力”

畜牧司领导听到这里有些着急了:“这都六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秸秆饲料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呢?”

留洋归来的教授摇头道:“碱化处理过的秸秆虽然提高了消化率,不加精料饲养仅能维持特定时期的生长。说白了,就是秸秆饲料里的营养物质不多,牛羊马等光吃不长!

生物学院院长指着配方材料大笑着道:

“秸秆通过微生物发酵,不仅解决了消化率问题,在适口性,营养价值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配方中,就是用螺旋藻粉为秸秆饲料增加蛋白营养因子的。”

生物学的教授们,自然对螺旋藻不陌生。

这是一种在地球上生存了35亿年的单细胞草本藻类,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淡水及盐碱性湖泊中。

院长当即决定:“我们农大会马上派专家去滇省调研,如果真能从螺旋藻中发现优质蛋白,那螺旋藻的价值,可就不局限于饲料中。搞不好,就是人类可食用的一种营养健康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