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婆婆很有做刘姥姥的潜质,像凝雪和红叶就没笑,因为都晓得婆婆的丈夫是铺子里的掌柜,论起见多识广,估计在座的没几个人比得上她。
不过婆婆是好心逗大家笑开怀,其乐融融的场面徐灏也很高兴,雨诗轻轻拍打着老太君的后背,慎道:“你老别笑了,小心呛着。”
徐灏笑着把自己的杯子递给妻子,沐凝雪就着他的手吃了半杯,脸上很快现出淡淡的一圈胭脂色。
孩子们都去了别处吃饭,这时嫂子们传上来了酸豆腐,婆婆喜道:“这个我可吃惯了,哪天也离不开它。倒是在这里成了稀罕物,巴巴的上了正席。”
梅氏说道:“可不是么!您尝一尝。”
婆婆舀了一勺,慢慢吃着吃着眼睛亮了,疑惑道:“怎么一样的豆腐,到你们城里连味都变好了?到底是皇帝脚底下,任什么都比别处强。”
萧氏解释道:“这里头有鸡蛋白猪脑子和在一起,加上鸡鸭火腿的鲜汤煨了,等半熟了再加上笋尖香菌,才有这点味道。说实话又费工夫又费钱,反倒不如地道的酸豆腐可口。”
婆婆笑道:“要是咱家也能像府上一样,自然也会费心思做好吃的,人活着不就为了一张嘴么。何况村里谁说起徐家不翘着大拇指!最是心善的好人家,您家才配得上吃这等美味,要是为富不仁的豪富,老婆子只定呸一声呢。”
少时又上了一碗菜,萧氏亲自举起筷子请大家伙尝尝,“这是家里新学会的神仙鸡。”
婆婆笑道:“怎么鸡都成了神仙?还是神仙变了鸡呢?我先尝一块再说。”
神仙鸡分为好几种做法,大多喜欢用酒,也有用五花肉一起的,但最地道的无疑是湖北宜昌的三游神仙鸡。
这一次去两湖,徐灏品尝过一次赞不绝口,特意学会了传授给厨娘。
相传得名是源自宋代“三苏”,北宋嘉裕元年,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从故乡眉州赴汴京应考,途经夷陵即湖北宜昌,被三游古洞的险峻所吸引,遂备上酒菜到此一游。
后人为了借此扬名,便将三苏所食之鸡菜命名为三游神仙鸡。后来南宋诗人陆游亦慕名去了三游洞,还汲水煎茶并题诗,传说也曾品尝过三游神仙鸡,使得神仙鸡更加美名远扬。
吃完饭,丫鬟们捧着香汤、清水、手巾和漱盂等鱼贯进来,两位老太太有样学样,稍后又送上来一盏清茶。
沐凝雪和萧雨诗服侍完了老太君,由月兰接手,二人去了隔壁看过孩子,三四个小丫头进来放上小炕桌。
萧雨诗问道:“姐姐,家里事多繁忙,你身边还是得有个好帮手,我不是指的我和晴雯麝月她们,而是得有个也能拿主意的,不然每日操不完的心,太耗费心神了。”
沐凝雪笑道:“我知道你是担心生出很多节省的法子,闹得一家子都背地里恨咱们,这也是没法子,既然灏儿要省检,说不得被人埋怨也认了,谁让咱们得管着家呢?这家里若想要兴旺,自然要进的比出的多,慢慢给儿孙积攒下家底。
今后得好生打理外面的产业,开源才是首要之务,要切记不能仗势欺人,也不能太过招摇,更不能做违法犯纪的买卖。如此只要能保证进多出少,纵使节俭也不会太过分,老太太、太太不会受委屈,家下人也不会太过抱怨刻薄了,而省检之计最贵在于常年坚持,不然等进少出多的时候,哪怕家里再有钱,没几年家财就都耗尽了。”
说着话,丫头送来饭菜。沐凝雪素日只吃清淡口味,萧雨诗则喜欢吃些肉菜,但吃的不多。因提前交代过了,今日的分例菜暂且减去,送上来一碗清粥,两碟子精致小菜。
萧雨诗则依旧是四小碗的荤菜和一碗稻米饭,屈膝侧坐在炕沿之上,半身还是立于炕下,单独相处的时候,她可不敢和沐凝雪平起平坐,即使沐凝雪本不在意这个,她依然坚持要以身作则。
二人吃了饭,萧雨诗亲自接过来香汤,转而服侍沐凝雪漱口、净脸、洗手,等母子睡在了炕上。
不自觉的,萧雨诗露出了一丝微笑,前几日大姐已经当面和男人说了,要让自己怀上身孕。因为某人说喜欢女儿,萧雨诗默默祈求上苍,赐予她一个宝贝闺女。
下午请客人们打牌听戏,晚上吃了一顿徐家的特色火锅,引到客房歇息。陈师娘生平头一遭体验了大富之家的生活,心中感慨万千,又亲眼见到抱着孙子的老嫂子,一口的山东方言。
一打听才知道,老嫂子的遭遇竟和自己一模一样,也是儿子媳妇不孝顺,被徐灏接到了家里。
更可怜的是儿子儿媳妇双双跌落悬崖送了性命,不过老嫂子却不悲伤,直说善恶终有报,那等狼心狗肺的子女,早死早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