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侯门纪事 !
随着太子的话,这一份儿和加寿两小无猜的自信一览无遗。小说 令得齐王暗想,有时候落后的一步两步,并不都是由身份和资历而来。
无话可说。
带着这样的心思,齐王和太子并肩去往加寿房中。而那个门里还在喧闹:“我出舅舅,”这个只能是胖孩子队长。
“我出姨丈,”好孩子挺身。
“我出婶娘行不行,行不行!”这一个是阮瑛。阮梁明年长于袁训,阮瑛对宝珠就是如此称呼。见到胖队长又得意,阮瑛虽还没有挂上拌嘴名声,也不介意再跟胖队长争上一回。
房里还有别的动静:“叽哩啪啦,哗啦砰砰……”,不是拍了案几,就是踢了椅子。
……
晚上,袁训照例在院中巡查。等他回到房中,见到宝珠打开衣箱,正在取他的鲜亮颜色衣裳。
在路上,袁训的行装大多比在京里还要暗沉,路上灰也大是真的。但还是备下浅色的衣裳用来会客,这会儿宝珠全取出来,在手上掂量着。
自言自语着:“就这几件我都不满意,明儿喊裁缝来做几件吧。”话刚说完,见到丈夫回来,宝珠堆上笑容:“你回来了。”
夫妻成亲已有十数年,但每每见到还是“恨晚”似的,这面庞充满缱绻和缠绵。
袁训走过去,自然而然的手往宝珠肩上一拂,也是解不开的亲昵。笑问道:“你搬我衣裳做什么?又为了什么要给我做衣裳?”
宝珠取过一件玉白色的,向丈夫身上比划,语气中说是嗔怪不如说是娇恋:“看你,白当舅舅了,外甥将有大事情,你就不出面不成?既出面,就得有几件会人的衣裳是不是?”
“元皓又怎么了?”袁训想也不想就道。
宝珠扑哧一笑,手指在自己面颊上轻轻一刮:“让我逮到了,你不疼念姐儿。”随后咕咕囔囔:“亏得姐姐为你什么都肯做,你就只记得是元皓的舅舅。”
“是吗?我想起来了,姐姐为了我,曾经叫我不要理会宝珠,干脆最好的,不要宝珠也罢。”袁训故意道。
宝珠白个眼儿:“陈芝麻烂谷子的,我和姐姐早就忘记了,你又提它又做什么?”转过身去,把手中衣裳另换一件雪白的拿在手上,人还没有转回来对着袁训衡量,话又出来:“元皓都要出元皓了,舅舅还能不出舅舅?饶是舅舅不出,舅母也要把舅舅出了。”
有时候的宝珠在袁训眼里,是娇憨这辈子不能改。就像此时,袁训由她的话想到白天孩子们的乱,能把缘由明白。但再明了原因,也看妻子娇娇的还似个捣乱的女孩儿。哪怕她一片的心思不是为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外甥女儿。
袁训就和妻子玩笑:“舅母出舅舅有什么用?这舅舅不想出自己,舅母又能怎么样?”
“那舅母就把自己出了,”宝珠原本在袁训身上晃动的衣裳,放到自己身前。走到铜镜前去照,故意地气一气丈夫:“二爷难道生得比舅舅丑吗?二爷原本是俊的。”
袁训清清嗓子又取笑一回:“我又想起来了,这二爷没当二爷的时候,曾和姐姐吵过嘴不是?”
“咄!”宝珠撇嘴:“别再提了!这二爷跟姐姐何曾有过什么?再说就全是你编造的。索性,二爷吩咐你吧。姐姐对你好,你也要姐姐好。你为加寿出的力气,外甥女儿也摊上这事,侯爷从来作成的心不少,为外甥女儿卖一回脸面儿又有什么?你若是不去啊,元皓等着去,执瑜等着去,战哥也争着去呢。”
眼前闪过战哥的黑脸儿,当岳父的跌脚大笑:“罢了罢了,为了战哥我去了,好女婿还是陪着加福的好。”
“就是嘛,就你去最合适不过,你办过这样的事情不是?”宝珠嘀咕着:“怎么能把外甥女儿和女儿不一样对待呢?念姐儿知道也要叫你坏蛋舅舅了。”
这抱怨的话听在袁训耳朵里,总是为他的外甥女儿,袁训愈发的觉得这红烛跳动的房里温暖上来。
……
陈留郡王府上的县主,齐王殿下的未婚妻子,到那一天伴随王驾同游园林的话,风一样的在苏州城中卷开。
如念姐儿猜的一样,谣言如火如荼的起来。关于她是什么时候到的,不管是追随王驾前来,还是随同王驾前来,都有人安她一个“不羞耻”名声。
关于她伴随王驾游园,又安她一个“不知廉耻、未婚夫妻不避嫌”的名声。
人多嘴就杂,这些闲话虽然不是公然在大街小巷里谈论,但还是有星星点点能让钟南等人听到,龙书慧一字不少的传给念姐儿,方便她游园那天有合适的对策。
知己知彼,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
至于念姐儿会不会听到很生气?以龙书慧的话来说:“姑丈是天下第一名将,表妹你是太后面前养大,想来你应该是教训这些人,不会跟她们置气。”
因此不管谣言有多凶猛,丝毫没有吹进桂林环绕,过了明路的县主居所。
游园的这一天,一早念姐儿起来,妆台前跟丫头们挑选着首饰,映出她的面庞带着开心。
她出京的时候衣裳带的足够,宫装应有尽有。跟着舅舅上路的时候简装出行,服饰箱子和侍候的丫头大多跟随齐王的车驾。这车驾先是返京,后来一起来到苏州。
龙书慧早早收拾好自己,在这里帮着挑出蜜合色黄折枝牡丹宫装,又是一件鹅黄色百褶裙。换上以后,念姐儿自己看镜中的人,亭亭玉立,也是得意的。
直到齐王打发人请她出门,院中第一眼看到藤蔓架下如白云出岫似的殿下时,念姐儿百感交集,在这几天稳定的心情油然的乱了。
天清地净中,附近的房屋、随从等都似化去,只余下傲然挺立的殿下在那一方。似隔水伊人,脚上有白露为霜。
共同游园,是殿下对自己的讨好,当然也可能他受到一些来自本地官员或乡绅的“暗示”,殿下要躲开。但不管是哪种心情,齐王殿下公然宣称自己伴随他而来,是毫不避讳的表达了他的爱意。
而念姐儿乱了心,也能查知自己动了心乱了情。虽然当初走近他时,为的只是加寿。
……
回想那年,太子作主夜查齐王府,一举拿下齐王的所有姬妾,念姐儿去往规劝齐王,还不是为了自己显未婚妻子的威风,为的是她金镶玉贵的表妹,寿姐儿。
定亲的那一年,念姐儿算小有懂事的孩子。她知道虽然这亲事出自于太后疼爱,但太后并没有疼爱到由着念姐儿自己选亲事,而是执意定给最年长的皇孙,姐姐辅佐妹妹已成格局。
在事后她那出身于老老国公夫人膝下教导的母亲,也或挑明或隐晦的对女儿反复陈述她的亲事利弊:“你父亲是外臣,轻易是不能进京的,手中有兵权,又容易遭猜忌。你的两个哥哥,迟早要打发去陪你父亲,可怜他独自在外面,儿子们去陪是早晚的事情。只有你舅舅独自在京里,寿姐儿独自在宫里。瑜哥璞哥小你好几岁,在他们成年以前,寿姐儿已经大婚。这几年加寿在姐妹兄弟上面有谁呢?只有你是最年长的。太平时候的太子,有一位愿意太平的王爷辅助,再到以后的皇帝有一位愿意太平的王爷辅助,这是你一生的大事情。”
话说到这个份上,在念姐儿心里刻的如烙印一般。她不是那或刁钻,或自私,眼里只有自己的姑娘,不会认为凭什么寿姐儿高人一等。念姐儿默默的接受她的命运,成为太后和郡王妃希冀的,满心里只有大表妹的人。
一次次的接近齐王,小心探查齐王的心思,对他做可能有的规劝。当然齐王如果真的有二心,不是一个姑娘的规劝就能有效。但齐王尚在年青,东想西想在所难免。念姐儿还是起到作用,并且也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轻易的喜欢上殿下。
在这一点上,念姐儿格外推崇母亲的言语。
“唉,嫁个好丈夫,人物一流,权势一流,随之而来眼红的人也一流。你要是爱慕上他,你可就吃苦头了。家里给你请先生念过书,你去翻翻诗经上,爱慕,往往是身为妻子灾难的开始。让你心乱,让你做错事,让你嫉妒,让你猜疑他,最后让你夫妻生分,有可能此生不和。”
郡王妃在名为祖母,实际上为外祖母的老老国公夫人教导下,是个世事剔透的人。她也让她唯一的女儿,成为玲珑七窍。
念姐儿一面欣赏舅舅夫妻的恩爱,一面愉悦于太子和加寿的青梅竹马,同时也没有陷进去,知道自己的未婚丈夫,齐王殿下他不是舅舅,也不是太子。自己不是舅母,也不是加寿。
这是个难得的明白姑娘,一直和齐王若即若离。用本朝的话来说,叫自重身份。
直到今天,她没有失了庄重,也不表现冷傲。对齐王循循关切,也提醒自己他可以有妾,他为什么不能有呢?他不是舅舅,自己不是舅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