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宝是老小,其实她的事,不是那么着急!”
按大魏朝的规矩,女孩儿十六出嫁,柒宝都十七了,妥妥的晚婚。
不过,虞家人不着急,外人还能如何?
闲言碎语总归只能针对无力回嘴的人家,对上虞家这样朝廷新贵,妇人们提起柒宝,都只会一句。
“都说好饭不怕晚,虞家姑娘才貌双全,想必赵大人定是要为掌上明珠挑个如意郎君的!”
而虞水莲这个当娘的,面对女儿的亲事,哪有不着急的。
只是她秉持着宁缺毋滥,坚决不会给女儿找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家。
面对晋王妃的提亲,虞水莲很忐忑,如晋王妃这般德高望重的亲王妃,她万一给柒宝说个纨绔宗室子弟,要如何委婉拒绝呢。
晋王妃抿了口茶,笑眯眯道:“虞家几个儿郎,来之前,我也是听说过的。
我家王爷说,府上四郎一表人才,学识厚重,且做事沉稳远胜于其他人,这养的儿郎岂会无人相中,无非是早晚的事。
何况你家小五已然成亲,可见不是讲长幼顺序的古板人家,小柒这婚事也是可以准备了!”
伍太太忍不住插嘴:“不怕王妃娘娘笑话,说来巧了,臣妇今日受人所托,也是来给虞家姑娘说亲的。
只是不晓得,王妃娘娘说的是哪家公子?”
晋王妃瞥了眼伍太太,一脸和煦道:“我说的小郎君倒也不是外人,便是虞太太也是认识的。
便是我那侄孙,当今陛下的亲孙儿,平武大将军。
我家小璟长相自是不必说,满京城除了虞家小五,怕是无人胜他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