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被祝薇红和魏妈妈搀扶着起身到榻上暂歇,她一侧眸,忽然瞧见个陌生老婆子出现在这屋里,施氏正奇怪呢,皱眉细看之下尖叫起来。
祝薇红吓了一跳,连忙安抚,“娘,娘您这是怎么了?”
施氏颤颤巍巍伸手指向镜中,不敢置信地问:“那,那是谁?”
她这一病,老态毕现,白发丛生,风韵尽散。
“娘,没事的,都会养好的,咱们多吃些补品,都会养回来的。”祝薇红不住地宽慰着,但对于施氏来说却毫无用处。
她癫狂起来,将屋中能够到的物件统统砸在地上,直到力竭腿软,眼睁睁看着自己朝一地碎瓷摔去。
祝薇红和魏妈妈连忙去扶她,护住施氏上半身没伤,只膝盖嵌进了瓷片,但祝薇红却被划伤了胳膊,颇深的一个口子,血止不住地流。
看到祝薇红手臂上的伤口,施氏总算恢复了一些理智,连忙找大夫替她包扎。
一个婆子嘴快道:“夏日里怕不能穿半臂的褙子了。”
施氏登时又发作起来,要将她拖出去活活打死。
祝薇红忍痛道:“娘,外头都是请来做道场的僧众,今个怎么能打死人呢!?”
“打死了一并超度,我还怕了谁不成。”施氏发了狠。
她自己院里的下人,还是头一回被这样重的责罚,即便有魏妈妈求情,也还是挨了好几棍子。
祝薇红只当是施氏病中狂躁,还记得让魏妈妈好生安抚那个婆子,不要再节外生枝。
她从前没生出这种脑子,也不会有这种考虑思量。
祝薇红在施氏的羽翼下活了太久,眼下羽翼稍塌,风雨都还没有淋到她,只是需要她撑手支应一二,她就感到了疲惫劳累。
话说再多,万般无用,不及亲历一遭来得真切。
院中庶妹们都在,或是跪在蒲团前叩拜,或是在铜盆前烧冥钱。
何青圆也来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她跟在祖母身边长大的缘故,祝薇红见她操持起这些来十分顺手,应对僧人礼数也全。
她侧身避过檀香袈裟,素手拈起三炷香,合上眼,神色平静之中隐含悲伤,不知在祭奠谁,缅怀谁。
祝薇红出神地看了她一会子,又在她抬眸望过来的时候匆忙低头。
‘娘的身子若好不全,我出嫁的事宜岂不是要她来操持?’
这种心思盘亘不去,但祝薇红不敢提也不能提,盼着施氏快些好起来,可就算好起来了,也要宽心休养,一场婚事操持下来费心费力,难保不会更加折损施氏的身子。
这桩事情若放在别人家,自有外祖家的舅母、姨母来帮着主持,大半舅母早亡,施氏虽有几个姊妹,可都嫁在北丘寒或者西京一带了,且施氏同她们毫无联系。
祝薇红依稀还记得早年间有个姨母来信求施氏办事,施氏拿着那封信大发牢骚,大肆讥讽,只数落了一通从前姊妹间抢头花抢糕饼的事,自然也没有帮她们。
祝薇红耷拉着脑袋叹了口气,只觉得头痛无比。
血脉牵连
何青圆可不是揽事上身的性子, 祝薇红的婚事她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更何况十二娘病得厉害,根本离不得人,额上帕子半盏茶的功夫一换, 换下来都是热热的。
如此高热不退,人自然是有些糊涂了, 看着祝云词的时候, 目光都是迷迷蒙蒙的,像是隔了一层帘子。
祝云词净了净手, 伸手去摸她的额头。
女子的手和男子的手不一样, 祝云词这几日又在练棍,掌心粗糙了不少,十二娘虚着眼, 被这种感觉吓了一跳, 往床铺里缩了缩。
“别怕别怕,我是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