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突然生了想要将它赠予安闲歌的心思,一时之间忘记这转赠的意义是何了。他将竹笛别在腰间,和安闲歌道了别,便离开了。
三日很快便过去,李贵妃自从知道安闲歌在那日为了救她也跳下水之后,对安闲歌便有意无意的照拂一些。反而对那些整日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妃子态度冷淡了许多。
毕竟只有人在真正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谁是对自己真心的。那日那种情况,她的贴身宫女都死了,唯有安闲歌敢跳下水去,那些妃子就只顾着在岸上大呼小叫的。
好像经历了落水一事之后,李贵妃稳重了许多。不再每日花枝招展的跑出去看热闹,倒是老老实实的在殿中看着安闲歌学规矩了。
对于推她入水的林嬷嬷也被皇帝处死了,任由她说破了嘴都没有人信她一个字。看见皇后对她的冷眼旁观,她的心凉透了,也不再挣扎了。直到她死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推那李贵妃下水。
安闲歌对此缄口不言,林嬷嬷那是罪有应得。像她那种尖酸刻薄的老嬷嬷,在宫中定是仗势欺人惯了。倒是李贵妃对自己的态度,可是说是意外收获。
相安无事的过了三日,月夕之日便到了。白日的时候,就可以看见不停忙碌的宫人。皇帝也特地派人过来传话,说是安闲歌今日可以不用学习规矩了。
安闲歌没有忘记和苏长惜的约定,想着今晚找个时机偷偷溜回来。只是,一想到今晚还要见到景离,她就不得不担忧起来。
对付李贵妃这种心直口快的妃子简直就是不费半点劲儿,她随便忽悠几句就能够忽悠过去。她有时候不禁怀疑,就李贵妃这头脑简单的女人是怎么可以在宫中生存这么久还能够住在千秋殿里的?
不过,她这般率真的性子在皇帝眼中恐怕也是优点,毕竟宫中的女人每一个都不简单,难得碰到一个不用拐弯抹角的人,他自然也乐意。就这三天,皇帝都来了两次呢。
而景离,和他说一句话都要掂量许久。有时候,安闲歌都想就这样在千秋殿中一直学规矩就好了。
中午的时候,李贵妃兴致勃勃的抱来了一堆布匹,脸上洋溢着笑容,大声道:闲歌,闲歌你快来看!”
安闲歌放下手中的书卷,抬眸看了一眼。便看见她将那些布匹堆放在桌上,连忙走过来说:“快来挑几匹喜欢的,我让宫人们去赶制,今夜定要光彩夺目!”和安闲歌这些日子下来,李贵妃甚是喜欢这个机灵的丫头。其实从岁数上来说,她也只大了安闲歌五岁罢了。
入宫这些年,早就和闺中密友失去了联系,如今安闲歌进了宫,正好她也有个说话的人。
安闲歌微微皱眉,道:“娘娘挑几批喜欢的便好,我穿什么都行的。”她是真的不想怎么光彩夺目,这种事就让贵妃来吧。
她这三日或多或少也间接提醒了李贵妃几句,李贵妃本人其实并非那样嚣张跋扈,只不过是性格使然。她也是那种天生就受不得半分委屈的人。在家中的时候是父亲的掌上明珠,若不是被皇帝看上了,也许会让她自己找个喜欢的人嫁了。
要知道在这封建的社会,婚约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就像安闲歌自己,也都是身不由己的被派过来和亲了。
只是可惜,她年纪轻轻就要入宫服侍那个可以当她爹爹的皇帝。起初自然是抗拒的,知道抗拒不了之后,她也只能接受了。渐渐的,养成了如今这娇奢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