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一直开到于禁的指挥厅。周边的岗哨为于禁的近卫和新来的卫兵围满了。有人只看到于禁与夏侯惇一左一右,护着一个人走了进去,眼熟的应该能认出来,这人……便是曹操。当然,合格的近卫都知道,随便乱说话,是要掉脑袋的。一个合格近卫的首要素质就是保持绝对的沉默。
曹操亲自、秘密地抵达了樊城前线。的确,正如张昭所推测的,只要曹操到达了前线,那么南方的战局基本上可以宣告开始了。不过这次曹操秘密抵达,并没有带更多的兵力——但是也不一定,毕竟可以悄悄行军,或者开战后可以紧急运兵,这些都是来得及的。
在樊城议事厅,夏侯惇建议立即开始对荆州的进攻:“现在主公已经到了前线,我们在南阳、樊城一带兵力已经接近三十万,可以开始作战了……于禁的十万兵可以拖住黄忠,我和曹洪左右形成钳形攻势,保证在半月之内拿下荆州。”
“黄忠的十万骑兵,乃是关中铁骑……他的厉害你也不是没见识过,”于禁慢悠悠道,“主公还是给我多派一些军队……现在在北方的军队还能抽出二十万左右,建议曹公再调十万南下,确保进攻荆州顺利完成……”很显然,于禁虽然觉得应该用更多的军队俩对付黄忠,但是还是支持对荆州发动进攻的,事实上,曹军各个将领和谋臣大多主张立即开战。
但是曹操对此还是不发表意见,好像在等待什么。
了解曹操的人才会知道,曹操在此事上还是保持了相当的谨慎。如果北方的落军放弃和匈奴作战,直接南下,那么他的北方腹地很容易遭到致命打击,而他的前线主力也会被背后捅刀。
曹操在等待。
终于,在法正在新野第一次亮相后几天,曹操的谋士集团也陆续到达了樊城和南阳。到达樊城的程昱带来一则消息:落尘带领大约十五万骑兵已经到达了河西走廊和沙漠,而北方的徐达和匈奴的开战似乎指日可待。
此时,荆州的蔡氏集团正式拥立少子刘琮为荆州之主。自然,在江夏的刘琦是不会承认的。但是江夏远离荆州政治中心,无力与蔡氏相争。当然——江夏固然偏僻,也客观上保住了刘琦的性命,不然他很可能被直接软禁或杀死。
几天后,传话兵传来消息,徐达的大军和匈奴北方主力正面遭遇,大军全部卷入和匈奴的作战中。
曹操立即站了起来,召集了在樊城的夏侯惇和曹洪:“你们立即出动,夏侯惇向新野,曹洪向襄阳,于禁领兵做好黄忠介入的准备!兵力不足也要立即出发,后续兵力会从南阳调来补上!匈奴人能活几天?一定要在徐达击溃匈奴人之前把荆州拿下!”
“是!”除于禁的十万步骑兵,襄阳城的军队一个不剩,全部出了城。同时南阳和许昌的军队也开始迅速南下。
这一年夏秋,曹操终于悍然发动了对荆州的扩张进攻。
夏侯惇领骑兵十万,直奔新野而去。刘备在新野勉强抵抗,随后开始携军民向南方撤退。同时曹洪领五万骑兵开始进攻襄阳。襄阳守军、加上周边的军队超过十万,但是组织指挥极其糟糕。
很久没出现的文聘终于出现在襄阳城下,说要协助守城。文聘毕竟是荆州有名的大将,守军还是放行。不料文聘大致控制了襄阳的军政,开城向曹操投降。襄阳大量荆州兵投降,有的开始向南方溃逃。
曹操终于在长坂坡追击到了刘备,刘备大溃,赵云在长坂坡一战成名。此役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好在关羽携水军北上,迎到了刘备的残兵,刘备携可怜的残余兵力顺襄江而下,暂时退居到江夏。
曹军二十万人马,分左右两路,抵达了荆州城下,速度之快,以至于从南阳和许昌调来的援兵都没来得及赶到。
蔡氏集团携刘琮投降,荆州正式易帜。.
第一百四十九章 竟陵城下
在跟随刘备逃往的人中,除了张飞赵云、糜竺糜芳、孙乾简雍等人,还有法正。法正南下到达新野,各方都强烈关注。刘备到达新野后,法正将落尘的信转交给他:刘皇叔,落刘两家结盟,已嘱麾下谋臣法正抵新野协助皇叔。此人干练果断,素有谋略,皇叔可以用作参谋,并可命令其办事。落尘。
虽然早已听闻法正过来,有些心理准备,但是刘备还是略显吃惊。这种合作方法,未免显得太亲近了……自然,当代盟国的合作程度都远远高于古代的……法正倒是坦然,对刘备道:“皇叔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命令我去。皇叔军中机密,在下绝不随意打听和传播。”
老实说,刘备不是特别喜欢这种方式。因为这就基本宣告自己的军政大事在落尘的眼皮底下了……法正都成了参谋了,自然许多军政事务都要知道的。这样的话,自己不是基本成了落尘的附庸了吗……妥当的方法还是自己找个智谋之士。然而身边孙乾、简雍都是书生,伊籍也谋略不足,况且现在不知在何处。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情况,任何一方势力实力都超过了自己,自己必须依靠落尘集团的保护才能安然存活下来。所以刘备虽然不怎么情愿,还是摆开~笑脸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