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璎珞的话让完颜宗懿感到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威胁会让赵璎珞感到惊慌失措,但没想到她竟然如此镇定自若。
赵璎珞见完颜宗懿沉默不语,便继续说道:“当然,我们也不希望看到战争的发生。因此,我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太原归还大宋。这样既照顾了大宋的利益,也给了金国一定的面子。完颜使者,你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完颜宗懿听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个方案虽然不如自己所愿,但在当前形势下,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毕竟太原西边就是大夏,南边则是大宋,失去一个太原让大宋和大夏去争,金国坐收渔利也好。
权衡利弊后,完颜宗懿最终表示:“殿下的提议我会传书给我大金国皇帝陛下定夺。”
赵璎珞见完颜宗懿最终表现出妥协的姿态,同意将太原归还大宋,心中甚是满意。
待完颜宗懿离开后,赵佶好奇地问赵璎珞:“朕有些不解,为何你只要回太原,而不再索取更多的疆土?”
赵璎珞微微一笑,回答道:“爹爹,儿以为太原作为我们的北部的疆土,理应将其收回作为日后北伐的跳板。”
赵璎珞接着说道:“而且,大金国的实力并非羸弱不堪,大宋想要收回故土,还应从长计议。”
赵璎珞的建议得到赵佶的支持后,便立刻着手修书一封,详细阐述了与金国划定疆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深知,虽然自己与朝廷不和,但在此事上必须借助朝廷的力量,才能正式与金国缔结相关文书,确保大宋的领土安全。
赵璎珞的建议得到赵佶的支持后,便立即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她深知,虽然自己与朝廷不和,但在这个关键时刻,朝廷的出面和支持对于划定疆界、缔结相关文书至关重要。于是,她命人修书一封,详细阐述了与金国划定疆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请求朝廷的支持和配合。
书信送抵朝廷后,赵构作为当时的朝政决策者,认真阅读了赵璎珞的来信。然而,出乎赵璎珞的意料,赵构并没有同意她的提议。相反,他命令赵璎珞率军北上,收复故土。这无疑是一个驱虎吞狼之计,意在利用赵璎珞的军事才能和威望,让她去承担收复失地的风险和压力。
赵璎珞自然明白赵构背后的谋略。她清楚,如果贸然北上,不仅可能面临金国的强大反击,还可能陷入与朝廷的更深矛盾中。然而,作为大宋的一份子,她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故土沦陷而不顾。
在深思熟虑之后,赵璎珞决定采取一种更为稳妥的策略。她回信给赵构,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收复失地尽力的决心,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和顾虑。她建议朝廷在军事行动之前,先与金国进行谈判,争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如果谈判无果,再考虑大军压境。
赵构接到赵璎珞的回信后,大为不满,便再次下诏,令赵璎珞率军即刻北上,否则便视为对大宋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