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没问题的。” 宋毅骋信心满满,他也只是个抄作业的,别人设计的肯定都论证过了,他一个拿来主义就好。
这次,宋毅骋用的就不是贯穿龙骨了,而是后世帆船那种鱼雷龙骨,直接在船底吊着,深入水中数米。
帆船的第三个大舱室,也是船员主要活动区,就是船中部的上层舱,这里是集驾驶、指挥、餐厅、客厅等等功能与一体的综合区域。
帆船第四个舱室,就是尾部,这里跟船头一样,同样是一层,只不过这里可比船头宽敞多了,里面同样有水手床铺,同样有货仓,也同样为了减重,只有框架柱子,而没有仓壁。
全船只有一根桅杆,仍然借鉴采用跟黑珍珠号一个设计思路,不过既然配备了蒸汽机,自然要将帆的控制交给蒸汽机,从而达到一个人就能操作的目的。
既然使用了机械,那么索具就可以隐藏到桅杆之中,全都从中空的桅杆中穿过,最终通过船底的蒸汽机绞盘实现收放。
至于风帆的迎风角度,同样在底舱通过蒸汽机控制齿轮旋转带动桅杆旋转,达到调整角度的目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外观上,根本看不到一条索具。视野就非常的好。
同时因为这类高速帆船,一旦开上高速,势必在风力的扭矩下,会倾斜着航行,而且,极有可能一侧的甲板会进入海水中,如此的话,甲板之下必须要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也就根本不可能在甲板下布置什么火炮。
所以,全船最高处就是驾驶舱的头顶上了,宋毅骋采取了坦克炮塔的旋转形式,在驾驶舱中间围绕着桅杆是一圈炮塔吊篮,下面有蒸汽机提供齿轮旋转的动力,就可以达到360度无死角旋转。
同时因为船宽达8米之大,所以炮塔也很大,是一个以桅杆为中心的直径接近8米巨大炮塔,火炮平时是隐藏其中的,其外观还是倾斜的,这也是为了减小风阻,只有在作战的时候,才会打开炮门。
作战时,炮手钻到炮塔中,里面虽然宽敞,但高度有限,是站立不起来的,只能是坐着瞄准开炮,调整炮塔角度和俯仰角度。
同时在吊篮上站两名装填手,他们上半身是要钻入炮塔中的,这个跟自行火炮里面差不多,这个80尺只配了两门火炮,所以,两个装填手。
但在驾驶舱还需要很多人配合,比如需要一个观察手,帮助计算射击角度,还有毁伤效果等等。
130尺的帆船更大更宽,所以可以布置4门炮,那180尺更大更宽了,所以炮塔上可以布置8门炮。
“老爷,这些炮的口径都要一样的吗?”王三这时候问道,因为他负责的就是黑珍珠号上的生产,负责的就是这些机密要物的加工。
“统一口径,方便补给。”
有了80尺的案例,那么130尺和180尺也就有了基本的数据,总之,就是一个套娃。
所以满排就是80尺160吨,130尺390吨,180尺700吨。
“按照100公里每小时这个理论速度,理论上半个月就能横跨整个大洋,一个月就能围着地球转一圈。”但宋毅骋也知道,理论只是理论,实际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宋毅骋那个维度着名的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环球一圈也要50-60天,所以,他能做到三个月90天环球就已经很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