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萧武帝来的那些官员们脸色都是一僵。
当场给匠人赏了官身......
咱们这位陛下还真是当机立断,时机选的好呢!
平时要是在朝会上,陛下要做出这些决定的时候,会象征性的问一下他们的意见的。
当然,他们会竭力反对。
要是匠人随便都能得官身了,那那些学子们十年寒窗苦,图的是什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原本能通过科举的学子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现在再来一批匠人占据一些官身的位置......
陛下这是要捅天下读书人的心窝子啊!
百官们想反对,但看到周边的那些百姓人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们谁都不敢开口。
民意不可违......
但是现在陛下对匠人放宽了路子了,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对行商再放宽路子了?
毕竟,皇家行商的牌匾都送出去了。
行商也就差一个契机去摆脱白身了......
要是这两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有官身的话,那将动摇大渝的根基啊!
不行,这事情不能就这么下去,一定要有个说法。
百官们互相看看,看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们肯定跟上附议。
但谁都希望别人当那个出头鸟,自己只要附和一下就行......
谁现在敢说一个不字,敢说那些匠人们不配得这些赏,现场的这些百姓们就能把他骂的头都抬不起来。
研究出这样火雷来了,这就是保家卫国,就是对大渝最大的贡献。
你说人家不配?
好,你配吗!
战场都没上过,天天主要任务就是每天卡着点的上朝找人打嘴皮子仗去,有什么脸去反对的。
上官大人也有点吃惊。
他是知道这个皇帝外孙的想法的。
在这个皇帝外孙的心里,只要是有能力的,应该一视同仁。
至于以前 的士农工商的那种隐形却时刻钉在人心里的那种论调......
他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陛下圣明!”不得已,上官大人只得当做是百官里第一个站出来附和萧武帝嘉赏的人。
围观的百姓一见,忙也都跪了下来。
“陛下圣明!天佑大渝!”
萧武帝看着跪的乌泱泱的百姓,再看看那些还僵着的其他百官们,一句话都不说。
“陛下圣明,对我大渝有重大贡献者,当得此赏!”礼部尚书终于也跪了下来。
不跪不行啊!自家孙女可是定国公府的长媳呢!
要是自己这里不表态的话,孙女八成会回来哭诉的。
“都是姻亲呢,您这都不帮着!不都是勋贵世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吗!”
礼部尚书只得硬着头皮附和。
紧接着,武将那边,以常胜公家的人为首的也跪下来感谢天恩......
最后,所有的百官们都跪了下来......
上官槿看着一脸平静的皇帝外甥。
突然想明白了。
其实......
今天收获最大的应该就是皇帝外甥了吧!
收获国之重器,赢得了民心,还顺带着把自己想干的事情放到明面上了......
这小子......天生就是来当皇帝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