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贾琙的回答,明康帝呵呵一笑,“如此说来,倒也是了!!贾琙,你这次立下大功,救京城于水火,想要什么赏赐,不论是什么,只要朕有,自不会吝啬!!”
一旁的戴权,听到这话不由舔了舔干涩的嘴角,眼前这个少年,今日一战之后,怕是要真的要威震天下了。
贾琙眼底闪过一丝异色,叹了口气,旋即他一抱拳,出声道:“臣想替被白莲教逆贼蛊惑的老百姓求个情,那些人不过是些迫于生计,才上了牛发青和宫克的贼船,如今贼首已死,望皇上对这些人能够从轻发落!”
明康帝听到这话,脸色一沉,对于那些敢于围京造反的人,他是一点都不想放过,这个头不能开,若是不处死这些人,以儆效尤,以后若是有人有样学样,反正造反不会有事儿,那朝廷还怎么治理偌大的江山。
“贾琙!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明康帝声音阴沉,难掩其中的暴怒,恍若下一刻就要暴起伤人。
贾琙脸色平静,并未多话,只简单地回答了两个字,“知道~”
明康帝听到这话,双手不由攥了起来,声音之中怒气勃然,“知道??那你知道放过他们的后果吗??”
贾琙站在那里,沉默不语,戴权一见情况不对,一缩脖子,直接眼观鼻,鼻观心,做起了缩头王八。
明康帝也不再说话,就这么与贾琙保持沉默,御书房内又一度恢复了那种紧张,针落可闻。
良久,明康帝看着站在那儿沉默不语的贾琙,语气恢复了平静,“给朕一个理由!!”
若不是下面站的是贾琙,换成了另一个人,换成了王虎,或者换成了邬秋贵、骆金甫,等待他们的或许就不是这句话了,而是破口大骂,或者停职反省,甚至是丢官罢爵了。
但是终究不是,眼前之人是他亲自册封的冠军侯,名震天下的少年英雄,还是这一次平定祸患的大功臣,他不得不妥协。
贾琙轻轻一叹,后果是什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终究是大康的百姓,也不是说是什么私人的武装,而是为生计所迫的百姓,若是这些人是正规军,或者是装备精良的部队,那这些人早就不会有活口了。
“皇上可还记得臣之前所提到的气候异常吗?”
明康帝没有说话,他大概是猜到了贾琙的意思,无非是说这些人是因为吃不饱才被白莲教的人蛊惑,才跟着他们兴风作浪,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个理由还不够,对于整个大康的江山社稷而言,这万余人在他心里还没有那么重要。
贾琙似乎也知道,所以他也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说道:“对于耐寒的作物,臣曾在一本山水志异的书中看到过一处,在东海之东之地,有一座广袤无垠的土地,那里便有着两种耐寒的作物,其名玉米,甘薯!虽不能确认,但是却也是一个方向~”
“但大海无垠,非坚船所不能征服,我大康现在的舰船质量虽是上乘,但是与那征服大海的坚船相比,还相差很多,督造坚船,会耗费巨大的物力,人力,并且探索大海,也需要很多的水手,抛却生死,前赴后继,才能有望征服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