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清重新把袋子系上。
眼看着马上下班,他拎着袋子拿出去放在自行车篮子里。
从旁边略过一个人。
乍一看,有点眼熟。
不确定,再看看。
他在看清来人之后差点闪瞎双眼。
八百年没见的李向霞,拖家带口的过来。
一看她就是特别的着急。
全程目不斜视的买了东西之后就往外走。
两个孩子还在供销社的地上打滚。
“娘,我要吃这个!”
“不买就不回去!”
“快点给我们买,啊啊啊——”
整个供销社充斥着孩子尖锐的哭声,能传好几里远。
说的一点也不夸张。
周明显然被自家孩子闹习惯了。
丝毫不觉得意外。
认为小孩子撒泼打诨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李明清就没有任何同感。
家里三个孩子有什么想要的都会和他沟通,撒泼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走在前面的李向霞骂骂咧咧的回来。
“我真是欠你们老朱家的,你们那爹啥事不管,赶紧站起来回家!要不然别怪我动手!”
“娘,你要是打我们就告诉奶奶,奶奶给我们撑腰。”
“赶紧起来!”
她真的要暴走了。
在听到两个孩子说何老婆子的时候恨得咬牙切齿。
白白十月怀胎费尽千辛万苦的把他们生下来。
跟那死老婆子一条心。
她一只手拎着篮子,一只手把两孩子从地上扯起来。
原本并没有注意到李明清。
可周明好死不死的开口喊道:“明清,明天你早点来开门。”
明清?
是她认识的那个人吗?
拎着两个孩子的李向霞立马回头看。
好家伙,可不就是同村的李明清嘛!
“你咋在这里?”
“如你所见,在这里上班。”
“上班!你不是在镇上吗?怎么会突然跑县城了。”
“正常工作调动。”
她看着李明清穿着笔挺的衣服,锃亮的鞋子,非常的眼馋。
再看看自己这麻麻赖赖的一身。
没脸说话。
这么多年过去了,木已成舟。
生活的苦她是吃到了。
虽然现在年纪不大,但回想起以前年轻的时候,蛮好笑的。
“你家佳雪呢?”
“在家呢。”
“当你媳妇可真是享福,要是当年——”
“我还有事先走了。”
李明清打断她说话,推着自行车离开。
周明看热闹的凑过来问:“这位女同志,你们认识啊?”
“跟你没关系。”
李向霞说完粗鲁的拉着孩子绕过他走了。
“没礼貌,不就问问嘛,难道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
他一边想一边下台阶。
一个不注意差点摔了个狗吃屎。
——
两周后。
妞妞正式开学。
李明清和孙佳雪一起送她去学校。
“闺女,在学校要是有人欺负你可一定得跟我说,咱可不能受这个气。”
“对,你爸爸说的对,等中午头妈妈来接你。”
“爸爸,妈妈,我知道啦。不过中午的时候不用来接,我自己就回去了,学校离家里挺近的。”
李明清道:“媳妇儿,大热天的你就别来了,我来就行。”
“都已经九月了,不热。”
“你们回去叭,我进学校了。”
老父亲老母亲不放心的看着妞妞进学校。
“明清哥,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转眼妞妞都上学了。”
“是挺快的,再过几年小哲和小宏也要上学了。”
“这么说起来我真的是老了。”
孙佳雪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李明清笑着道:“年轻着呢。”
看看过路的男人或者女人看着她都会两眼放光。
“你先去上班吧,我自己回去就行。”
“这可不行。”
“走路十分钟就到家了,大白天,没什么危险的。”
“赶紧上车,骑车两分钟就到了。”
孙佳雪坐在自行车后面揽着他的腰。
看着眼前略过的树干不自觉哼起小歌。
——
中午饭点。
李明清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接妞妞。
他还顺便从饭店买了一屉笼的肉包子,专门给大妞几个孩子买的。
本来还担心到学校找不到人。
没想到大妞和向东几个孩子陪着妞妞站在门口。
妞妞手里还拿着一个棒棒糖。
是向东给她的。
“哥哥,姐姐,等会一起去家里吃饭吧。”
“我们在食堂吃,你向西哥去给我们买饭了。第一天上学还好吧,要是有事就去班里找我们。”
李明清刹车停车。
“你们咋在这儿?”
“开学第一天,我们来送送妹妹。小叔,我们回去了。”
“正好,省的我进学校找你们,拿着当午饭。”
大妞看着热腾腾的包子有些不好意思。
向东道:“小叔,食堂有饭,你带回去给弟弟们吃吧。”
“赶紧拿着,就是专门给你们带的。”
他把包子塞进向东的手里,再次嘱咐道:“天热,别留着容易坏。”
妞妞坐上自行车甜甜的道:
“姐姐,哥哥,我走啦。”
大妞和向东看着袋子里的大包子。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就是亲爹和亲娘还没给他们送饭呢。
以前小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大了就有些不好意思。
长大之后看得更明白。
李家有如此光景,他们几个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在学校上学,全靠李明清。
二妞冷不丁的开口道:“二哥还在食堂打饭呢,咱们先去找他吧,希望他还在排队。”
几人小跑着到食堂。
每个窗口都排了特别长的队。
兵分四路全食堂找向西。
可算在最里面的长队中找到他了。
“二哥,过来!”
“好不容排到这里,要不然又得重新排。妞妞回去了吗?”
“小叔来接的,给我们带饭了。”
听见这话向西才跟着三妞离开长长的排队大军。
五个孩子坐在那里。
分着还冒着热气的肉包子。
散发出来的肉香味馋的周围几桌的同学时不时的往这边看一眼。
一人吃了一个,还剩一个。
大妞把包子一分为二,交给向东和向西。
“你俩一人一半。”
“你们吃饱了吗?正好打饭的没那么多人了,没吃饱我去买点。”
“够了够了,你们快吃了吧。”
虽然是在县城上学,但大部分学生非常的节俭。
吃个五六分饱就行。
有的学生背着小半袋子粮食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