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兴国讪讪道:“这么严肃干什么,有没有外人。”
“你真是节操碎了一地。”
“你媳妇又没在,只是调侃两句,这么认真干什么,本来尹欢对你就有意,针甚至可以说是执念。要不你就半推半就,顺水推舟从了她吧。”
李明清毫不犹豫的把手里的银针扎在他的身上。
疼的闫兴国差点跳起来。
“你干啥啊,怎么随便扎针,我又没病。”
“没病?我看你病的不轻。”
“真的是太过分了,尹欢长得也不差,这事是你占便宜。”
“再多说一句我让你今天说不出半个字来。”
一听这话他非常怂的没再瞎说八道。
朱义伟老实的坐在那里。
真是不把他当外人,啥都说,嘴上根本没个把门的。
过了五分钟。
闫兴国又贱兮兮的道:“我看王红星对你的意见不小,你的日子怕是要增添很多乐子了。”
“呵呵,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社的人都看出来了,大家伙都不知道你们没见过几次面他怎么对你的印象这么差。后来我想了想,你这臭脾气,他看不惯是应该的。”
虽说这几年他的脾气有所收敛。
但该火山喷发的时候一点也不憋着。
倒霉的只会是别人。
这一点闫兴国深有体会。
“你说话还真是一如既往的不中听,要不是朱部长在这儿,你已经趴在地上了。”
李明清吓唬道。
时间在说话中快速过了四十分钟。
他把朱义伟脑袋上的银针取下来。
零零散散的有二十多根银针。
神清气爽的朱义伟站起来扭了扭脖子。
高兴道:“真是太感谢李医生了,全身舒服的不得了,比按摩之后还要舒服。”
三个人去隔壁的饭店。
在等上菜的时候就看见腾飞治嘴里叼着一根烟,吊儿郎当的来吃饭。
不得不说,蛮目中无人的。
吞云吐雾时一抬头正好和李明清看了个对眼。
连忙把烟头往地上一扔。
还不忘抬脚在地上把烟头碾了两下。
“朱部长,李医生,兴国,好巧啊,你们也来吃饭啊。”
“是啊,一块坐吧。”
腾飞治本来是要拒绝的,但都是大人物他能一起吃饭的机会没几次。
于是欣然同意坐下来。
刚一坐下,他就有些后悔。
李明清闲唠嗑道:“腾队长,当了几年红卫兵的队长了?”
“有几年了。”
“你还记得吗,几年前你还去李家村。”
他讪讪道:“是嘛,去过好多村子,有些忘了。”
记得,怎么不记得。
一小队人听信别人的话去李家村把老李家翻了个底朝天。
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心虚。
每次看着李明清回想起这个事来。
眼看着李明清混的风生水起,他就格外的焦虑。
虽说他没在政府部门上班,但他认识的大人物实在太多。
搞不好他就得丢工作。
闫兴国见他小心翼翼的模样,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不应该的。
每次在公社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
难道是因为朱部长在这里?
想到这里他觉得很合理,看来腾飞治想着升官呢。
“对了,朱大哥,要不你来我家住吧。”
“不用麻烦,住在宾馆挺方便的。”
“那你回省城之后要是我爹说我可得多给我美言两句,免得他一直把我当成不成器的儿子。”
“闫叔没少夸你。”
朱义伟笑着道。
“你可拉倒吧,我爹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严格着呢。”
闫兴国无奈的控诉道。
他看了一眼李明清之后继续道:“特别是有了这个人的对比,简直差点让我回炉重造。”
听见这话李明清憋笑。
“人不行别怪路不平,是你腿短。”
“啧,我一米八的大高个,你说我腿短?”
“个子高不一定代表你腿长。”
李明清云淡风轻的话差点给闫兴国气的暴走。
没好气的道:“什么歪理,一肚子坏水。朱大哥,飞治,咱们走,让他一个人在这里吃吧。”
“慢走,别忘了付钱。”
“就不付,难不成你还吃霸王餐,到时候饭店给你拉黑名单。”
闫兴国一边说一边伸手到口袋里掏钱。
李明清优雅的擦了擦嘴巴,站起来往外走。
“我先回家了。”
他在三个人复杂的眼神中到外面骑着自行车离开。
腾飞治看呆了。
还真是什么都不在乎。
就连省城来的当官的也没放在心上。
又想起来一直乱蹦跶的王红星。
想要找李明清的茬可得好好掂量掂量才行,要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闫兴国骂道:“看见了吧,他就这个德行,亏的我不跟他一般见识,要不然早找人揍他了。”
朱义伟笑着道:“走吧,赶紧回去吧。”
腾飞治看着两人离开还呆愣在原地。
想起家里的老婆孩子又转身回饭店,打包了一份菜和两个馒头回去。
——
李明清回去时,陈念正在和孙佳雪闲聊。
丁绍刚从家里出来往这边走。
他一看见李明清喊道:“回来的正好,来家里喝一杯。”
“我这刚吃完饭回来。”
“没让你吃饭,来喝一盅酒,唠唠嗑。”
“等我把自行车放下。”
过了五分钟他才从家里出来。
刚到丁家没几分钟,报社的孙雪松和张美君就过来。
孙雪松不管到哪都拿着他的照相机。
免得遇见大新闻却错过了。
之前就有过那么几回。
从此就长记性了,相机走哪儿带到哪儿。
“你们部门聚餐把我喊过来干什么?”
李明清小声道。
丁绍解释:“不是部门聚餐,就是随便聊聊,人多热闹。我们同在报社上班,低头不见抬头见,确实没啥好聊的。但你不一样啊,见多识广,跟着你长长见识。”
“别给我戴高帽子,不会又想采访我吧?”
“你要是愿意我们当然也愿意。”
李明清深呼吸一口气。
道:“拉倒吧,被老是盯着我,县城那么多人物还不够你们采访的吗?”
真是愿意从他身上薅羊毛。
不仅不顾他的死活还不顾广大读者的死活。
成天看他的事早就看腻了。
但实际上每次采访李明清的报纸都是卖的最好的。
毕竟他对于整个县城周边农村的粮食产量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
吃水不忘挖井人。
相比较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更愿意看李明清的事迹。
张美君道:“开玩笑的,下班后我可不愿意再想工作上的事。”
“等下周又得下乡。”
李明清道:“那不是挺好的,知青们上山下乡这么多年,你们应该给好好报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