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因为有侯家带头,大汉王国内也有不少世家选择将宝压在刘零榆身上,派出了族中一些杰出的旁支弟子进入学堂做了个教习。
当然,这些后来投靠的世家,刘零榆安排的都是每一城的学堂,无论是重要性还是发展空间都不算大。
大汉王国治下六郡,扶风郡,北地郡,黎勾郡,云甘郡,郁郡以及华尹郡都建立起了郡学,用来接收各郡学堂中的优秀学子。
其中扶风郡的教习是十一,这小子在得到消息之后便第一个向刘零榆请命,放弃官职去学府中任教,刘零榆考虑一番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答应,眼下的大汉王国短时间内不会对外用兵,陈宫荀彧还有戏志才三人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政务。
北地郡因为世家最为顽固,刘零榆索性把侯浩思丢到了那里,世家出身的侯浩思最了解世家的处事手段,倒是在扶风郡混得如鱼得水,甚至还说动了一些实力稍小的豪强脱离了以王家为首的扶风郡世家阵营,倒向了刘零榆。
对此王家等世家虽然恼火,但有墨离好文丑坐镇北地郡,骁骑军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们也只能打碎了门牙往肚子里咽!
黎勾郡地处大汉王国最中心,加上之前黎勾郡黑火教势力最为猖獗,又连番大战,黎勾郡的世家并不多,刺儿头更是一个没有,前往黎勾郡郡学任教的是侯家二家主,候温良。
华尹郡同样如此,当初祁兴掌控华尹郡的时候屠杀了不少世家,倒是给刘零榆省了不少麻烦,华尹郡郡学的教习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的固城城主,宫天。
在刘零榆立国之后,这位曾经的战将便上书请辞,解甲归田,做了个富家翁。
等到刘零榆在各地建立学院的政策出来之后,这位宫城主倒是耐不住寂寞,又跑了出来,想要去郡学之中当个教习,刘零榆思虑一番之后便选择了答应。
最麻烦的其实是郁郡和云甘郡,因为这两郡刘零榆接收的时间并不长,加上当初黑火教在这两地肆虐严重,吴难走的时候又拐走了一批人才,最后刘零榆无奈之下干脆从汉王府中选了两个比较机灵的小吏丢了过去。
至于坐落在大汉王城的州学和国学,则由蔡家父女分别负责,只不过现在的州学之中只有十八名学子,国学更是一个都没有。
是以蔡邕便将大半的时间放到了编撰书册上面,反倒是为大汉书库添了不少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