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推行新政的阻力,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尤其是朝中那些顽固派,动辄就是非议,甚至公然反对。”
“要不是先帝力排众议,恐怕连凤阳这点成绩,都保不住啊。”
说到伤心处,楚泽不禁悲从中来。
徐霁连忙宽慰道:“将军莫要灰心。古人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您这番新政,虽然一时阻力重重,但只要坚持下去,定能让天下百姓都尝到甜头的。”
楚泽点点头,接着说道:“我晓得,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其中,有太多的利益牵扯,有太多的陈规陋习。要一一攻克,谈何容易?”
“但是,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我又焉能不为?”
徐霁见状,也是肃然起敬:“将军如此殚精竭虑,实乃我辈楷模啊!”
“那些老朽,总有一天会明白您的苦心的。”
(''); () “但愿如此吧。”楚泽长叹一声。
他将那几支“铁梭”小心翼翼地收入囊中,又叮嘱了徐霁几句。
这才告别,重新上路。
马车再次轱辘轱辘地驶离村落。
徐霁望着远去的车辙,喃喃自语道:
“但愿这”铁梭”,能让那些顽固派心服口服。”
“也愿将军的新政,能让我大明,再现昔日荣光.”
回京的路上,楚泽又去了几个地方,征集了一些奇珍异宝。
什么会行走的铁人,会说话的鸟儿,无所不有。
当然,这些都是出自天下能工巧匠之手,寓意着现代科技的曙光。
不多时,马车终于抵达京城。
还未进宫,早有小太监迎了出来:
“楚将军,王爷正在养心殿恭候大驾!”
“知道了。”楚泽点点头,“朕这就去见驾。”
养心殿内,新帝正听着身旁臣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辩不休。
“启禀陛下,当务之急,是集中力量剿灭鞑靼!这些狄,蠢蠢欲动,随时可能进犯我边疆啊!”
“不,不,眼下当以安定民心为先。朝野动荡,民不聊生,再打仗,百姓怎么得了?”
“陛陛下,赈灾的钱粮,臣等已经筹措妥当。大明若能休养生息,正可乘机图强啊!”
“放屁!图强靠的是实力,不是一味的退让!只有雄兵在手,才能号令天下!”
朱棣冷冷地看着群臣争吵,神色阴鸷难辨。
忽然,一个亲信太监小跑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什么?他回来了?”朱棣猛地起身,脸色微变。
“快,快宣他进来!”
话音未落,大殿门已被“咣当”一声推开。
只见楚泽踏步而入,身后跟着数名仆从,各抬一只巨大的红木箱。
“微臣楚泽,参见吾皇万岁!”
楚泽躬身行礼,却不见朱棣有所回应。
“爱卿远道而来,不知带了些什么好东西?”朱棣淡淡地问。
语气听不出喜怒。
楚泽会意,忙吩咐身后的仆从:“还不快把箱子打开,给万岁爷瞧瞧!”
几名仆从应声而动,只听一阵“咔嚓”声,几只大箱应声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