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这院子里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看。
这样的感觉让人不禁生了一层冷汗,院子里的氛围便慢慢安静了下来。
朱朗和刘伯温议完了事情,这才走了出来。
乡绅们看到正主,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只是没人敢开口,燥郁的心都冷静了下来。
眼前的人有兵,不是他们这些商人能惹得起的。
朱朗却轻笑一声,将这些人眼底的恐惧尽收眼底。
“怎么不说话了?一开始不是说的很尽兴吗?”
“你们在想什么,朕心里很清楚,之前让你们有利可图,只是因为你们做的不过分,但是兴建水利的事情,是为了凉州的百姓着想,你们胆敢拦路的话.......”
朱朗顿了顿,声音蓦然变大。
“等待你们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家破人亡!”
一众乡绅抖了起来,都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
“所以,以后夹起尾巴做人,不要触碰到朕的底线!”
朱朗警告完,便冲士兵挥挥手,将这些人都放走了。
他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对这些人大开杀戒,犯不上。
不过这件事情,也让朱朗明白一个道理。
他的身边需要更多的人才,光靠那点积分兑换,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凉州比起那些繁华地带,本就人丁稀少。
他要想个办法,将人才都吸引过来。
“先生,创办学堂的事情,就交给你去亲自去办吧。”
刚刚在房间里,两人已经聊的差不多了。
刘伯温也正有此意,很快便答应了下来。
有了今天的警告,那些乡绅没有再去为难袁晓晓,水利建造倒是十分顺利。
创办学堂的事情,也由刘伯温亲自监督。
穷苦的百姓家,根本没有多余的积蓄让孩子上学。
针对这一点,朱朗直接改了政策,让成绩优良者免费读书。
若是成绩不好,却认真肯学,也可免了学费。
但是不学无术,在学堂中睡大觉的,就要交纳两倍的学费。
此政策一出,便有许多家将孩子送入学堂之中。
一个学堂显然不够用,刘伯温便在凉州界内开办了三个学堂。
有了学堂,有了学生,便要请夫子了。
朱朗摒弃了之前只会教着死读书的酸秀才,引用了头脑更加灵活的夫子。
且每一位夫子的入职,都要经过刘伯温的筛选。
一经录用,福利政策十分宽厚,待遇很好。
附近几座城池都听说了这些好政策,一时间,凉州城内,竟然多了许多的读书人。
从这当中,朱朗确实收获了许多新的人才。
有的虽然不适合当夫子,却适合当谋士,直接被朱朗收入了帐中。
凉州这一个冬天,朱朗做的都是为了百姓着想的事情,因此赢得了许多的美名。
之前乱臣贼子的名声,早已被人们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