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都头的话,李谋随口答应了一声,明静闻言也退了出去。
等李谋换好官服,张都头和李清还有明静等四个山大王都等在门口。
“走吧!”
俗话说,人靠衣装。
李谋穿上紫青色的官服,倒还真的威严许多。
随着李谋等人到前堂,大堂内已经站满了一堆身穿青色公服的小吏。
见到穿着官服的李谋之后,原本还嘈杂的大堂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纷纷看着李谋这稍显年轻的县令。
等李谋落座,李清和明静等人站在他身后,一众小吏开始行礼。
“拜见县尊大人!”
李谋微微点头。
“免礼!”
众人分两边站好,张都头站了出来引荐众人。
“大人,这位是乌典史!”
张都头口中的乌典史便站了出来。
“小的乌龙溪见过县令大人!”
李谋却对着张都头摆摆手。
“不用你引荐了,你们各自自我介绍吧!”
随即一个个小吏便自我介绍。
“小的郑徽,任驿丞一职。”
李谋点点头,驿丞主管莽县各驿站,算是莽城招待所的所长。
“小的铁契,户房司吏。”
李谋点点头,县衙也有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统称为六房。
六房的主管称为司吏,办事的公务员称为攒吏。
而户房的司吏相当于莽城的民政局,财政局的局长。
“小的罗威,兵房司吏。”
莽城县武装部部长。
“小的吴美,巡检司司吏。”
莽城县公安局局长。
“小的张先,壮班都头。”
莽城县刑警队和特警队的队长。
“小的······”
不一会儿,大堂内的一众小吏就自我介绍完了。
李谋却皱着眉头。
这到场的人也未免太少了吧?
要知道,县衙相当于后世的县政府,怎么可能只有这点人。
不说三班六房的负责人只有户房和兵房司吏和一个壮班的都头到了。
一个县,除了县令之外,应该还有县丞和主簿等佐官才对。
但李谋却一个也没有看见。
“县丞和主簿何在?”
李谋皱着眉头问了一句。
张先,也就是张都头连忙站了出来。
“老爷,咱们莽城县没有县丞和主簿。”
李谋也愣了一下。
“没有?”
张先十分的不好意思。
“以前朝廷任命的有县丞和主簿的,但那些个大人看咱莽城县没有什么油水,在咱们这里当官就好比坐牢,便一个二个的弃官不做回老家去了。”
“所以后来朝廷也不给咱们莽城县任命县丞和主簿了!”
李谋一听也明白了。
莽城太小,一个县令都喂不饱,哪里还喂的饱那什么县丞和主簿。
“那三班六房的人都来齐没?”
张先有些为难。
“上任县令老爷得到调令第二天就走了,还带走了一大半的官吏,所以很多班房的职位都空着。”
“不止官吏的位置空着,就连差役都缺,但咱们又不敢自作主张招人。”
张先说着还有些委屈。
李谋也明白了。
这是上一任县令把他的班子带走了,留给李谋一个残缺的县衙。
李谋也不禁感叹。
在这样的情况下,莽县竟然也没有乱起来。
毕竟在他和上一任县令之间,可是有一段时间的空白期的。
不过李谋一看这满堂颓废的小吏,便也知道了答案。
还不是这莽城实在是太穷了,一点油水也没有,县衙工作性都不高。
毕竟,有时候,没有官府添乱,底层人民反而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