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臣认为,那些学生就该出去好好做一些民生建设,比如这次以工代赈就很不错。”
“让他们亲自动动手,亲自去搬砖拉车,才能知道我大乾民生多艰。”
此言一出,袁清泉顿时被惊的目瞪口呆。
而明国公卫逍,也脸色剧变。
“太学院在我大乾立国之初,各种规矩法度就已经形成,岂能现在擅自变动!他们本就是专攻读书!”
“韩阳,你让太学院的学生离开学院!你究竟是何居心?这等同于本末倒置!”
“说的对!你是何居心?”
旁边又有几个朝臣怒斥起来。
韩阳见状,冷笑一声。
“卫大人,太学院那么多年,文学上的研究毫无进步,被梁国压着打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子,水平怎么样我还用多说吗?”
“我虽然对太学院了解的并不细致,但此前听林炳正林大人说过,太学院的教学书籍,繁杂无比,一个普通学子,竟然要学习从经史到山川日志足足十六门往上的门类!”
“这么多学习门类,真正能让那些学子用到的有多少?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呸!你那是不懂!”
袁清泉立刻驳斥起来。
“我大乾太学院,培养的乃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只有全部都学,才能博览众长!才能样样精通!”
“样样精通?我看是样样疏松吧?”
韩阳递过去一个白眼。
“按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与其花费那么多年,同时学习那么多的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