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见弥生既渴求着这种意外,又对此有些抗拒。
因为,她要的并非楚元卿的【需求】,而是楚元卿的喜欢与爱。
而后者,恰恰很难通过一时的欲念和多巴胺产生。
电影院不大,是那种家庭式的大小,只有六七个人的座位。
因为选片人是小樱花,看的还是一部岛国电影,电影题材比较不好界定,算得上青春片,由于是两个女孩子互相救赎的故事,又有些擦上釹铜的味道。
影片的镜头感很好,聚焦了仅有两人的世界,他人在其中犹如虚幻的纸片,只会在风中发出沙沙的飘零声。
于是,故事在其中明晰,它陈述了两个女孩青春里的痛苦,所经历的社会和家庭的残酷,她们试图彼此救赎,却又救赎失败,让电影的色调趋于冷色的惨白。
雾见弥生逐步沉浸进去。
那是一个青色又朦胧的世界,孤独的精神荒原在其中泛滥,唯有女孩的嬉闹时才能带来几分暖色。
校园霸凌、原生家庭、未成年自杀,这些敏感又经典的要素,糅杂出不太鲜明的,有些雾蒙蒙的色彩。
——“蚕是没有痛感的。”
——“蚕蛹,不能从外面切开,要用沸水煮。”
这是电影里老师上课时说的一段话,像是某种隐喻。
雾见弥生有些恍惚,她回忆起那条趴在少女皓腕上的白蚕,近乎同时间和电影里的女主角,道出了同样的话:
“蚕把丝给了人类,它没有嘴,没办法进食,有翅膀也没法飞,只能在世界上活两天,也……没有谁会去怜悯它。”
这句话没什么特别的,纵使配合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也不值得揣摩到情绪剧烈波动。
可莫名地,某种强烈的既视感涌现心头。
那像是有结痂的创口被撕开,泊泊流出的血,在心里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楚元卿没有多想,或许是容纳过太多人的哀伤,她很难通过看电影来掀起多余的情绪,从这句话里,她只能品出岛国的物哀美学。
哪怕从上帝视角来看,她和电影里的蚕有种莫名的相像。
楚元卿随口道:
“从蚕卵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
“这段时间,比起朝生暮死的蜉蝣要长得多,它们至少能留下蚕丝,留下活过的痕迹。”
小樱花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