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州解释道:“公子,我师父现在在骊山。”
扶苏一听,心中一紧,以为相里勤被派去修建陵墓了,但田州随即澄清说,相里勤因擅长机关术,被陛下派去设计陵墓中的机关和整体布局。
听到这里,扶苏才松了一口气。
“那好,过几日我与你一同前往骊山,亲自拜访你师父。”扶苏决定道。
田州听后高兴地点头,他也已久未见师父,心中甚是想念,不知师父在骊山过得如何。
这段时间,扶苏频繁地出入少府,他意外地发现,这位少府令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章邯。
章邯这个名字,扶苏早有耳闻,他的事迹在咸阳城中广为流传。
回想起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的那场动荡,陈胜、吴广起义的烽火迅速蔓延,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如破竹之势,直逼咸阳。
那时,秦廷上下一片惊恐慌乱,正当朝廷焦头烂额之际,章邯挺身而出,临危受命。
他并非出身将门,手中却掌握着数十万的骊山刑徒和私家奴隶,这些人曾被视为社会的底层,但在章邯的率领下,却化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从函谷关出发,章邯转战中原,他的军队所向披靡,先后击败了周文、吴广等起义军的主力,最终将陈胜起义军彻底镇压。
这一战,不仅挽救了秦朝的危局,也让章邯的名字传遍了四海。
扶苏对于章邯的成就,心中充满了敬意。
他曾多次想要亲自拜访这位英雄,但遗憾的是,章邯一直在骊山监工,已经一个多月未曾返回咸阳。
在等待刘峰的过程中,扶苏顺便蹭了一顿少府的早饭。
这早餐与扶苏家中的丰盛佳肴相比,或许显得简单了些,但这也是少府管事得知扶苏到来后,特意吩咐厨房精心准备的。
享用完早餐后,扶苏与田州以及少府的管事一同在少府内闲逛,犹如后世的富二代巡视自家企业一般。
他东张西望,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甚至还亲自体验了一番军工设备。
扶苏之前在电视上见识过秦朝的弓弩,但真正亲眼见到,仍然被其精巧的工艺和出色的性能所震撼。
他由衷地赞叹秦朝在工业制造方面的卓越水平。
一名负责制造弓弩的人为扶苏详细介绍了秦弩的种类和特点。
秦弩分为擘张弩、蹶张弩、腰引弩和床弩四种。
前三种为单兵使用的弩,而床弩则是需要多人操作的大型弩机。
随着种类的升级,其拉力、射程和杀伤力也逐步增强。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扶苏来到了校场,试图亲自体验擘张弩。
他希望能将箭矢射到传说中的七百多米距离。
然而,经过一番努力,他射出的箭矢仅飞行了100多米。
那名介绍弓弩的人见扶苏有些失望,连忙解释道,射程的远近与使用者的臂力密切相关。
即使是擘张弩,其最大射程也仅能达到200多步,要想射出300米都极为困难,想要射出400多步,只有床弩却能做到。
扶苏听后点了点头,虽然射出的距离并不理想,但他对古人的智慧仍然表示由衷的钦佩。
毕竟,在没有现代科技辅助的情况下,仅凭竹木和铜等原始材料,就能制造出如此精良的弓弩,确实令人惊叹。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弩上还配备了一种简易的望山瞄准器,尽管没有精确的刻度,但对于扶苏来说,这已经足够令人赞叹了。
逛了一圈后,扶苏感到有些疲惫,便返回了铸造司。一到门口,便见刘峰早已等候在那里。
“公子,您要的东西已经做好了!”刘峰上前一步,恭敬地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