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甘肃急报,有元军入境且偷袭了严云云的队伍……”
李瑕看过林子递来的情报之后,却显得很平静,似乎这坏消息没有他预想中那么坏。
但疑惑还是有的。
“回宫再谈吧,召刘元振来。”
“是。”
刘元振守了潼关多年,这次又中了董文炳一箭,李瑕干脆召他回长安任了兵部尚书。
至于潼关,以茅乙儿如今的经验,应可独当一面了。
另外,刘元振也是李瑕称帝后第一批封国公的功臣,同时还有张珏、高长寿、李曾伯、廉希宪、高琼、张弘道等,基本都是能坐镇一路的帅才。
到了集英殿,刘元振看过情报,目光落在地图上,显得疑惑起来。
他受伤已过了将近五个月,早已养好了伤势,又变得生龙活虎。
“元军主力逼近高昌了?”
“这确实才是更严重的事,但有善甫兄坐镇,你不必管。”李瑕道:“先说严云云遇袭之事。”
“是,大通河以西应该暂时还不属于我大唐治下。”
“嗯,河湟之地自安史之乱后便丢了,这些年蕃人不生乱,朝廷也无余力去拿回来。祁连山、大通河暂时可算是国界。”
“可这次并不是蕃人自西向东偷袭,而是元军自东向西攻击。”刘元振嘴里念叨着,手指在地图上一划,道:“从沙漠来的……大费周章啊。”
这件事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难猜了。
“八思巴。”刘元振念叨着这个名字,道:“看来,是那位蒙元的国师八思巴回吐蕃了?”
李瑕坐在那没说话,等着他弄清局势后给出建议。
“元军先由一支先锋兵马打通道路,正好还劫下了我们的辎重,确保八思巴的安全。那算时间,兰州守军发现异常赶到湟水畔,再送出急信到长安,已过了十二天。八思巴很可能已经到西宁州?”
林子道:“是,兰州守军正在追击。”
“怕是追不到了。”
刘元振话多,疏理了局势之后,又道:“这次元人很聪明,东面还在攻打兴庆府,西面又调重兵逼近高昌,同时偷偷从中间穿过沙漠去往吐蕃。若我是廉希宪,我也拦不住。”
这个道理不需要刘元振说,李瑕也明白,甘肃那样地广人稀的一大片地方,在没有长城、没有超级多兵力的情况下,要是连让元军骑兵来走一遭都不让,那就太异想太开了。
事实上,廉希宪能让元军骑兵甚至不敢攻城镇、关隘、商道,可以说是极可怕的威慑力了。换作是忽必烈镇守甘肃,李瑕想穿过其境,怎么都敢试试偷袭几个重镇。
“过去就过去吧,八思巴想回吐蕃,不走甘肃,还能走西域。实在不行,他从开伯尔山口也能绕进去。”李瑕道。
刘元振想了想,很快有了主意,道:“我们虽然追不上八思巴,却能走别的路拦住他。”
说着,他最后又看了一眼地图,目光中泛起了坚决之色。
“臣愿领小股兵力,从川蜀过大渡河,翻越高山,直趋萨迦,截杀八思巴,擒来恰那多吉,为陛下收服吐蕃。”
站在一旁的林子瞥了刘元振一眼,猜测他是想抢郝修阳的功劳。
收服吐蕃绝对是不世之功。
不仅封王世袭,还必然名垂青史,不输于封狼居胥……
想到这里,林子干脆站出来,抱拳道:“陛下,臣也愿往!”
“哪怕山高水深,深渊奇寒。”刘元振道:“臣虽九死,亦势必为陛下斩八思巴!”
林子没他那么会说话,遂大声道:“臣也是!”
李瑕没想到召刘元振来议事,只得到这样一个建言,摇了摇头,问道:“有何用?”
“收服吐蕃。”
“朕问你,便是八思巴回到了萨迦,又能如何?”
刘元振道:“能在大唐与蒙元决战之际击我方腹背,能切断……”
“朕是问你,八思巴回去了,就一定能号召所有的吐蕃部落效忠蒙元吗?”
“这……自是可以。”
李瑕皱了皱眉,起身踱了两步,招刘元振到身边,道:“朕有个想法,你莫与别的重臣说。”
刘元振大喜,似乎觉得自己是开国功臣中最出色的。
只听李瑕问道:“你觉得,只需朕拿下河套是否便能化解蒙元这次的计划?”
刘元振一愣。
“你看。”李瑕抬手一点地图,“蒙元为何能攻兴庆府?为何能攻西域?为何能穿过阿拉善沙漠去往青海?因为河套平原是他们的跳板,他们在河套休整,以河套为军事重镇,将兵势四散,包括常年在延安府形成压迫。”
“臣明白,但……”
“只要拿下河套,就相当于断掉蒙元一臂,打掉它在西南的影响力。那就算八思巴回到吐蕃,还能让吐蕃效忠蒙元吗?”
“陛下明鉴。”刘元振道:“但连年征战,国力早已不堪重负,便不说陛下答应诸公休整两年,哪怕诸公支持,陛下何处来的兵力、钱粮攻河套?”
“但这才是大局。”
李瑕也知道自己没道理,因此今日只招了刘元振来问接下来要问的这句话。
“朕若亲征河套,能激励士气,只带精兵又能省不少钱粮,国库再挤一挤,勒一勒裤腰带。”
“陛下,恕臣直言,这显然不可能。年年亲征,年年勒紧裤腰带。士卒疲惫、国库无存粮。”刘元振道:“必然要休整两三年,这两年间若能不动兵戈收服吐蕃,国力大增之后再发兵河套,此方为良策。”
“朕明白,只怕两三年忽必烈也缓过气来了……”
李瑕思忖着,敲打着桌案,希望能再找出一个契机。
契机往往是与危机同时来的。
眼前也许就有一个。
——八思巴。
这个蒙元的国师、吐蕃的大贵族与佛门宗主,确实是个契机。
只是要在青藏高原上追上对方,很难。
……
看着李瑕陷入沉思,刘元振小心提醒道:“陛下如今是九五之尊,无须事必躬亲。当由我们这些臣子为陛下分忧。臣定竭尽全力。”
这句话说动了李瑕。
“允你所言,盼你能为朕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