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个孩子也都好奇的,把目光放在沈思清身上。
村民们瞪着眼,竖着耳朵,等着听沈思清解答。
“大学里的房子都是高高的楼房。
和咱们住的土房子完全不一样,每个房子里都是窗明几净。
天热还有电扇,冬天有热水。”
“电扇,天呐,每个房子里都有电扇……”
村民们难以想象,小溪村至今没有通电,电扇更是昂贵的奢侈品。
把每个房间都装上电扇,对他们来说就犹如天方夜谭。
“不管白天还是夜晚,整天都通着电。
不用点油灯和蜡烛,按一下开关,电灯就来了。
光源稳定,不会忽明忽暗,晃花了眼睛。”
“要是有了电灯,坐在电灯下绣花,纳鞋底,不知道多好……”
幺妹妈发出羡慕的感叹。
“是呀,不像油灯,风一吹,那火光就乱飘。
我老娘曾经是咱们红旗公社最出名的绣娘,可惜了四十岁上就绣瞎了眼……”
“食堂里的饭菜有十几种,任你挑选。
每一餐荤素搭配,几乎不带重样的,还有专门的人给你们打饭呢。”
冬瓜几个小男孩舔了舔嘴唇,差点流下哈喇子。
“沈老师,那我们天天能有肉吃吗?”
“那可不,不光天天都能吃肉,而且啊,国家还有餐补。
你要是成为优秀大学生,还有奖金呢,想吃多少肉都可以。”
这话是沈思清诓他们的。
虽然不至于想吃多少肉都可以,但可以保证每一顿都有精肉和精粮。
国家对大学生的待遇很高。
等幺妹,冬瓜他们真的考上了大学。
自然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不会纠结在肉菜上。
沈思清默默心算。
等他们几个考上大学,是十年后的事。
那时候已是1988年,国家早已度过了粮食危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沈老师,我要考大学!
沈老师,你不在村里,我有好好练字,你看你看……”
冬瓜献宝一般的,把自己的作业本呈到沈思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