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劝谏”
③“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娱乐”
④“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肆·“历史”与新时代的观念变化
此处我们将“历史”一词解读为:戏曲中带有“历史”价值观的内容。
一、时代环境与思想变化
杨家将系列剧目:背后所传达的“保家卫国”、“巾帼不让须眉”的道德思想古今认可,脍炙人口。
《西园记》:在观看《西园记》时,同学们都在群里对男主“普信男”的人设进行嘲笑与抨击,但在历史上《西园记》的塑造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也是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大胆而进步,男主形象“生动可爱”。
《描朱记》:作为新编剧,将历史以传统的“戏曲”价值观展现,虽然追求了“自我价值”的时代哲理,但依旧使大部分观众无法真正的、直接的与剧中人物的三观产生共鸣。
伍·抓住“历史”谋戏曲发展道路
此处我们将“历史”一词解读为:“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与文化、哲思等可以通过戏曲形式展现新时代价值的部分。
“守正创新”的时代命题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传统剧目、历史故事、中华传统文化中哲理、人文、道德观念中“取其精华”,成就新时代戏曲新面貌。
新编历史戏:《嬴驷与商鞅》聚焦商鞅变法,演绎“依法治国”,“公利”与“私利”,“舍小家为大家”的核心道德观念,将历史故事新编演绎,挖掘历史中符合现代价值观,于社会发展有价值的内容,是戏曲在新时代的必由道路。
经典剧目:《五女拜寿》的经典剧目,从古至今上演着如今依旧存在的家庭关系与矛盾,是旧戏于现代社会的“寓教于乐”价值,将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新秩序新问题融入老剧目,或许是戏曲新时代发展值得探索的一条道路。
陆·古今皆成“历史”何为入史册
此处我们将“历史”一词解读为:过去的事件,将为人书面记录、描述、评论和研究的内容。
一、当下时代的问题与答案
如何让当今的戏曲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留下新时代历史的丰碑?
“守正创新”,将传承作为中心,西戏中演到底是否算“新”,脱离产生背景的“西方戏剧”又能否成为戏曲经典,还是永远只停留在“实验戏曲”?
“新”与“承”之间,到底孰重孰轻?三七分?五五分?又或者……这样的百分比下,什么应该是被留下的那一部分?
到底怎样才算做好传承?
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不只因为我们在“传承与发展”戏曲的道路上还停留在指尖笔下,没有足够的实践。
同样,就像戏曲曾被历史决定、被历史选择,处在还未成为“历史”的当下,我们或许只能抛出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许多年后回望,但愿你我就是那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