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让教授不自信。
可是我这个人又不想让教授觉得我有很多上不得台面的缺点。
我正在犹豫到底是牺牲自己的面子,还是要牺牲教授的心情。这个时候,教授又幽幽地说道:“事实上,也可能是我的课确实教得不太好。我在来教室的时候听到你打电话了……”
教授抬眼一瞬间,眼瞳透着洞彻真相的光。我觉得我就像一只正在打算越狱的小仓鼠,被人一把揭开了自己私挖的地道,顿时无地自容。
“…你对我教的犯罪学没兴趣……是我难为你了。”教授沉重地垂下眼眸,“果然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合适,所以你才会在我的课上走神,这些日子让你很煎熬吧?”
虽然这是事实,但是我怎么能把这些情绪摆出来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天赋和兴趣是不同的事情,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一定还要再提的话,那就是我那段时间都是在上课考试,分身乏术。
这个假期就是完美得让人觉得错过,时过几年也要后悔的那种。
更别说这次考试结束得早。
赫德森太太、华生先生和夏洛克对我的扩建计划毫无意见。我原本还想着这一定会有一个阻力的,毕竟这不是我的房子,而且修建过程中我们不能正常在221B生活。
可是他们一听就说没有意见,还问我需要多少钱。华生给我钱的时候,还说他这样就相当于买了一个自己的房间了,谁都不能把他从221B赶出去了。
当时,我听完就舍不得华生出嫁(?)了。
即使我内心深处知道,华生与221B公寓的情分和缘分是不会因为他的婚姻而改变。
可是有时候,感情和冲动这种事情原本就是很神奇的,会冲破自己正常理智思考,影响自己判别是非的能力。
回到装修问题,我在很早之前就想过要扩建的事情,私底下也有了解相关的事情。在五月份某个星期四,我申请了做Owner Builder的资格证。这个资格证允许私人改建自己的屋子,也可以申请一个建筑许可证,不需要另外去找持有执照的建筑商,再另外花一笔钱。
这个考试就是机考,只要考试通过了,就可以拿到资格证。
我其他事情可能做得有欠缺,不尽人意,但是我对各种考试都很得心应手。更别说这个考试是不限次数的,除非自己放弃,否则这一定是保过的。当然,这种考试自然也没有介绍太多建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都是很基础的。我觉得对我的好处,就是省了一笔找中介向地方政府申请许可证的费用。
资格证在一个月后,也就是六月份的时候,就送到我们公寓邮箱里面。
接下来据说最麻烦的事情,才正式开始。
因为我们的公寓算是在城市中心地带。我们的修建公寓方案如果遭到邻居,哪怕一个邻居反对的话,我们的计划基本就是要泡汤,哪怕我们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高度上增加30厘米高。
除此之外,我们增设的房屋加建设计图是需要经过官方批准的。很多设计图就是卡在这里。更别说,我需要建筑设计图、结构工程图和环保能源图。另外,地方政府council做事很慢,能一个星期回一条邮件都算是有效率的。
我原本已经做好了这个图纸设计会花至少两三个月才能完成,所以我一开始跟夏洛克他们提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做好准备明年夏天才能正式开工。
不过,我发现事情比想象中简单的多。
首先,夏洛克说他可以处理周围邻居的意见,不到一天,他就收集了周围一百米内的所有商业邻居和普通邻居的同意书。其次,怀特利议员帮了我一个大忙,他在地区政府有朋友,给推荐了和地区政府经常合作的设计公司。
他们的图纸一向是很快就过审的。
这里要提一句,西方社会其实也是人情社会,只是没有亚洲那么明显而已。有些在刻板印象里面会认为西方社会不存在的隐形规则其实也是存在的。我可以提出很多例子,麦考夫有时候会教我,卢西安嘴上也没有门把,我学了很多。
然而,这部分就不要拓展
40-60(第6/29页)
了。
七月底趁着整个星期天气很好,我们就开始约专门搞扩建的建筑商,尽快开工。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经历很多糟心不负责任的建筑工人。他们给三个改建方式的方案,并且告诉我们之间的优缺点。我们的阁楼原本就有的楼梯连接,所以我们不用再另外牺牲一个房间或者某个功能区去搭建一个新的楼梯。
从一切开始确定开始,我都已经能够想象得到,未来装修完成之后,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什么样显著的提升。新扩建的房间宽敞明亮,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更多的空间。未来的三楼会安装上最先进时髦的系统,专门的防潮措施会让整个新楼层,即使是在英国连绵的雨季里面也依旧保持得干爽舒适。
如果夏洛克想要的话,上面还可以直接成为他的工作室,可以存放商业用的雪柜,这样帮他存放各种人体标本……应该不会做成停尸间吧?
我之前问过装修噪音的程度,建筑商说声响并不是特别大。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想着我们其实住在里面也没有太多的问题,可是他们开始勘察的时候,意识到这里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屋顶建筑材料中含有石棉,从屋顶盖板、屋脊顶盖,屋檐下的衬板和仿砖覆层都有这种矿物质材料。在英国20世纪前80年代前,都是很流行的建筑材料,但是后来经过检验发现,这种材料若是遭到损坏,他们会将纤维释放到空气中,顺着人的呼吸进入人体,并引发威胁生命的疾病。
在我考证的时候,有一道题就是关于石棉意识的安全作业。
我们的屋子据众人所知,它至少建于1980禁用石棉令之前。这种石棉的应用程度之广,可用一个简单的数据证明——在19年的英国本地报告中,英国百分之八十的学校建筑都是含有石棉。
虽然还没有完全开工,但是米福说帮我们找合适的各种家具供应商,拿到最好的价格。除此之外,他还愿意给我们提供住所。
要知道,短租是很少的。大部分的租房合约至少要求能住到半年以上,甚至一年。我原先有想过要不要租Airbnb的屋子暂时解决这个短租的问题,毕竟我还不认为我们有钱到可以天天住酒店。可是,米福的建议解决了大问题,起码为我们省下好几千英镑。
我个人觉得,米福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他在美国也可以帮忙联系,但是我是最不适合主动让他走的人。
夏洛克让我把他赶走,就很不行。
之后,华生应该还是会继续和玛丽一块同居。
赫德森太太说她大概会去找她的老姐妹,本来想把我带过去的,但是夏洛克说我就算没有案子可以查,也要打卡上班,去不了那么久。再来,这次装修会维持两个月,开学前都不一定能顺利完成。
事实上,这个装修花了我们三个月,比原计划慢了一个月。
我个人觉得,这倒不是因为天气不太好,影响了工程进程,也不是常听说的外国工人做事都是懒懒散散的,不会提速完成任务。我觉得,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如果不能在221B住的话,麦考夫可以顺势邀请夏洛克去他家住。他邀请夏洛克总是会拐个大弯子,比如说他会邀请我去,我去的时候一般夏洛克也会跟着去。
有时候,我就觉得我是那种在家里扮演家庭粘合剂的角色。
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很奇特,也让我觉得我好像很重要。
总之,我其实挺喜欢的。
事实上221B会议是我们四人短期内分离前的最后一次见面。
我打算去和米福、琼恩两人单独住一段时间。
我是有计划地先等夏洛克说他会去酒店住,我才说那我去米福那边住,这样可以省钱。
我甚至还有点想不开地要来一句幽默「这样会比较省钱」。
第 45 章 第 38 章
38.「今夜是我不愿想起的噩梦」
我在房间里面待到华生回来,才跟着出来。
我的房间正对着大街位置。自从我感觉别人会往里面看之后,不仅把百叶窗的窗户关上,还拉上窗帘。不过我还是能透过微小的缝隙望见看到外面的情况,华生回来的时候,我可以看到他的金发和黑夹克。
我刚踏出房门,恰好目光与华生撞上。他正好看到在读放在鞋柜上面的信封,就说道:“兰尼,这里有你的信。”
他照着信封继续读起上面的文字,“来自卢西安·阿特伍德给的信。这里面还挺厚的。也许是一张精心折叠的圣诞节贺卡,他可真是有心了。”
现在离圣诞节确实只剩下十天。
其实我中途也去废弃的列车道看过一眼,那里什么都没有。哦哦哦,这里再提到一句,怀特利议员之前的提议已经过了上议院的投票,正式开始实施的时间应该是明年一月份。这件事是怀特利议员告诉我的。因为我不爱看新闻,工作也没有需要我对政治新闻要保持记录,所以我不关心。
不要和政治扯上关系。
这是麦考夫告诉我的。
我觉得他不会骗我,骗我也没有用。
关于这个莫兰勋爵的案子,麦考夫也跟我们说不要查了。
我当时报告了我查到的信息,莫兰勋爵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医疗手术,但我并没有查到他是否接受过任何医疗险相关的实验。如果真的有存活的可能性,应该是查到了他曾经秘密接受过血液细胞相关的科学实验,比如人工造血。
我说到这里的时候,麦考夫就让我不要继续查了。
我这人非常听劝,麦考夫跟我说不要干,我连脑内的记忆也可以跟着删除。
不过他怕我像是夏洛克那样,一被人劝阻就会激起更多的好奇心。于是他在挂电话的时候,他再说一件事。「莫兰勋爵曾经给恐怖组织工作过,这件事是没完没了的,不要牵扯太深。」
这个我知道。
在这个任务是从麦考夫那里收到手的时候,我也就清楚了。
更不用说,我记得这个人物相关的剧情。
在麦考夫提醒后一天,我猛然间想起一件事情。严格来说,那也不算是一件事。
因为是弹幕说的。
弹幕说了很多事情,我只是突然间把这些事情联系到了一起。
在上一话漫画,也就是《三个大学生》一案中曾经出现过我和米福他爸爸对峙过的场面,画面叙述很浮夸,导致弹幕很沸腾。我就不加以赘述了。
可是弹幕里面提到一个关键点——「莫兰德·福特其实是整个《基本演绎法》的大Boss」。
我用我的方式阐
40-60(第7/29页)
述一遍。
已知1:米福他爸爸在《基本演绎法》中取走了婕米·莫里亚蒂的势力之后,成为整个福尔摩斯系列的大反派。当然他内心还是以家人为主。
已知2:在《基本演绎法》中,婕米·莫里亚蒂的犯罪影响力席卷全球,在外界看来,她建立了名为「莫里亚蒂」的恐怖组织。
已知3:在《基本演绎法》中,婕米·莫里亚蒂曾经化名为艾琳·艾德勒,以此骗取米福的真心,并且成功地用这次莫兰勋爵死遁的方式骗过了米福,顺利地让米福一蹶不振,远飞美国,离开伦敦这个伤心地。
已知4,在米福哥哥的设定中,他曾经患过需要骨髓移植的白血病。他现在已经治愈。
已知5,米福他爸爸曾经资金支持过教授和路易斯的孤儿院。据漫画剧情所知,婕米似乎也在这个孤儿院里面生活过。
从以上已知条件可知,婕米与米福家庭在这个时空里面存在着有非常深层次的联系,甚至整个莫里亚蒂家族都与米福家族存在着非常深刻的负面关系。再来,目前米福他父亲很可能就是整个我存在的时空的恐怖组织的大Boss。
而婕米很可能现在也在为米福工作。
米福他哥接受的治疗方式很可能是米福他爸主导的医疗研究,而这项研究的成果被用来实现恐怖组织中某些成员的「死遁」。这个成员里面有包括米福他爸,婕米和莫兰勋爵。
简单来说,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敌人是犯罪者,即包括恐怖组织成员和犯罪卿。
犯罪卿的对手是「咨询侦探夏洛克」和「恐怖组织的首领(米福他爸)及成员(婕米)」。
米福他爸作为恐怖组织的首领,是全世界的敌人。
而米福他爸还是政府的白手套,也就是说从阴谋论出发,麦考夫·福尔摩斯很可能和米福他爸长期保持着合作。以麦考夫的聪明才智而言,他应该不会没有注意到这个人的特殊性,只是他担心如果真的把这人铲除了,会带来「去中心化(Decentration」的恶劣后果。
我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懂。
反正,我觉得这件事比我想象中复杂太多了,甚至已经不是简单的正义打败邪恶,黑吃黑,阴谋论的综合。尤其是我突然间意识到,我既是夏洛克的室友和员工,也是莫里亚蒂教授的学生,路易斯·莫里亚蒂的朋友,还是米福他爸儿子很执迷的旧友的替代品。
我似乎不能让人搞夏洛克,我还不能让教授和路易斯死掉,我也不想米福死掉。
这些我不想不是我一人能做决定的。
因为这些都是固有的关系,他们三方终有一天会拼出自己的结局。
是拼命的拼,也是拼凑的拼。
我既然与夏洛克、教授、路易斯、米福他们都有深厚的关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对每个人的忠诚度。在这样复杂的利益纠葛中,我要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拒绝腐化和动摇。
我要明确,「无论如何,尽量确保无辜的人不受伤害」。
我必须要在这混轮的局面里面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我自己和各方面的关系和信息优势,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牺牲。
目前我认为,我只有两个比较好的方案。
方案一,我需要一个盟友。
毕竟,现在这种局面完全不是我这种路人小白能够扛得住的。
我开始觉得这是无解的题目了。
给阿基米德这道题,他都想不到一个支点,该怎么撬动三个地球。杠杆定理告诉我们,当条件满足,我们就可以成功。可是,什么样的条件能实现所有我需要的结果呢?我上面说什么我要明辨是非之类的话都是空话。
我只是在试图给自己注射强心剂。
原谅我只是个普通的人,遇到这种没经历过的场面只会纸上谈兵。
天啊,我一定要诚实地说,在我发现这个局面的时候,我就想退缩了。
我甚至都还没有20岁。
我的资产都没有他们的万分之一。
于是,我又用手机打着手电筒上楼,去找我的杯子。
因为我怕吵醒他们,便打着赤脚上楼。只是,我还没有在洗碗台边上拿到我的杯子。我的脚心就踩到了一个硬物,那个硬物不算很硬,很快就被我压碎掉了。
它整一个硬币大小,凉凉的,湿湿的,滑滑的,还黏黏的——
我慢慢地抬脚挪开,看到是一只被我踩破壳的还活生生的……蜗牛。
我内心的温暖瞬间冷却。
今夜是我不愿想起的噩梦。
第 46 章 Chapter 08
如我所料,漫画又更新了。
夏洛克在提示安妮·史泰德的案件另有蹊跷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漫画很可能就更新了。毕竟月份到了,我从波士顿数学家案件开始,就不太愿意看漫画论坛的东西。
第一,它预测的限度不高。就算不看漫画,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获得具体的消息。
第二,无论如何改变中间的细节,漫画总体逻辑最后还是会顺着大体已知剧情发展。这就意味着未来大事情节不会变太多。
第三,它开始有点干扰我自身的判断。我早期看漫画的时候,是因为我可以从漫画里面读到别人的态度和想法。我一开始确实也有很依赖于此。可事实上,漫画世界对我的形象塑造存在着偏差,那么这个世界对其他人的塑造也是存在着偏差。其
离真相还有那么那么远的路。
华生对夏洛克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并不支持,双手握着拳,说道:“可是明明说明白这里还是有很多疑点,现在警察可是要赶着结案了。”
“这倒不用那么急。”夏洛克双手交拢,放在膝头上,一脸闲适地说道,“如果凶手这次是明目张胆地要让世人注意的话,他就不会让他人轻而易举地顶了罪,博了他的名。我们先放任警察结案吧。”
华生朝着我的方向看,我觉得夏洛克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肯定有其他想法,但是华生一脸要我跟他站在同阵营上,那我也要跟他站在同阵营,声讨,“警察结案之后,发现抓错人,之后他们的业绩就下降了,年终评级一定会收到影响。”这不
40-60(第8/29页)
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
“兰尼?”
茉莉小姐的声音把我从烦恼中扯了出来,见我抬头看向她,她对着我笑了一下,“你怎么心不在焉的?”
我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电脑上的数据,没有弄错任何东西,于是又看向茉莉小姐的方向,手上的动作没有停,又继续说道:“我只是在很认真地输数据。”得搞出正确的参数,建个数字建模,测出数据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够更快地做筛选。
茉莉小姐有点犹豫,说道:“你都没有在看数据,你看着墙在打字……”
我一下子就结巴了,赶忙翻了翻文件,说道:“我看着呢,看着呢,你看这上面一个都没有错……”
茉莉小姐只是跟着我的话扫了一眼数据,也没有真的要检查,解释道:“我刚才叫了你两三次,你都没有听见。我以为你今天心不在焉的?”
被她这么一点,我也感觉自己手上这些冰凉凉的数字没有意思,倒不如黑了伦敦市60多万个监控,帮我看看夏洛克去做什么了。
茉莉小姐看我不做声,随即笑道:“兰尼是不是在想着自己不能去现场查案,很失望啊?”
我顿时愣了愣,说道:“这倒不至于。”
我对幕前工作没有兴趣,也不喜欢和人打那么多交道。要我像是夏洛克在人前做推理,我并不会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只会觉得自己在人的视线的里面被反复炙烤着。我只是担心夏洛克和教授一言不合就会打架。虽然我从来没有看到他们打过架就是了。
想了想,我说道:“我可能是肚子饿了。”
茉莉小姐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段对话里面有什么逻辑。可是她人很好,心里面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说道:“楼下有咖啡厅。”
这话音刚落,我顺势把电脑合上,一边认真地把资料都收拾了,一边说道:“要是填个肚子什么的,少不了要三十分钟,离我得离开的时间也不远了。茉莉小姐,我就先离开了。”
不等她反应,我就先抢着时间先离开了,顺便给她轻轻地关上门。
下了楼之后,我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给教授打个电话,问问他在做什么。我现在脑海里面不知道,到底是担心夏洛克单独去找莫里亚蒂教授,要去欺负人了;还是该担心莫里亚蒂教授被夏洛克挑衅那么多次之后,要给夏洛克颜色瞧瞧。
电话挪到通讯录的名字列表之后,我手指在虚空间上下点了好几下。
勇气在碰到教授的名字上面就跟着烟消云散,指尖发麻。
哪个学生敢无聊去打电话问老师在哪里?
我觉得我真的不要命了。
思考了一下,我手指很快下翻,找到了一个名字,按了一下。电话“嘟嘟”响了好几下,就接通了,“你在家吗?”
路易斯的声音停滞了一瞬,说道:“我不在。如果门打不开的话,家门前的密码是3……”
他报了一串密码给我之后,我才反应过来,他误会以为我来训练,特地在他家门前等着了,便说道:“你现在告诉我也记不住。我还没有到莫里亚蒂教授家。只是想和你打听一下,教授今天会在屋子吗?”
我这边刚说完,路易斯那边就没了声音。
我的想法是路易斯这个弟控肯定是知道自家哥哥去了哪里。这样我就可以大致上推出夏洛克和莫里亚蒂教授的动向。之前在美国的时候,我也看出路易斯这人还是很守口如瓶的。意识到他现在对我这个问题很警惕,我又说道:“不方便说也没有关系,我只是随口问问,开个话题而已。”
路易斯的声音又回来了,在手机另一边响起来,问道:“那你要跟我说什么?”
我仔细想了又想,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好说的,不得不还是挤出一句话:“你今天见到福尔摩斯先生了吗?”
路易斯一听到这话,顿时冷了不少,“没有。”
我发现问路易斯,莫里亚蒂教授的行踪,他是守口如瓶,对着夏洛克的话,反而就容易开口了。我觉得这个可行,又继续说道:“你最近要是遇到福尔摩斯先生,可以私底下给我发个短信吗?”
“我一定要做这件多余的事情么?”路易斯口吻不善。
我自然是懂得交易的原则,说道:“你帮我这个忙,之后你要是有什么要求,我也听你的。这件事应该不难。”
一个案子最多不超过一个月。
我补充道:“最多只要一个月,你要是遇到福尔摩斯先生,给我发条短信就好了。如果你之后想不起来有什么要求,我也可以请你吃饭。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路易斯犹豫了一下,反问道:“为什么?”
为什么要因为留意夏洛克的动向吗?
我能说,我担心夏洛克和你家哥哥打起来吗?我觉得说这种话很没有道理。有没有一种比较平衡保守,不会泄漏查案进展的说法?
我刚要开口说,路易斯似乎等不了我还要思考那么久,怀疑我可能会措辞说谎,于是开口说道:“为什么总要这样子帮来帮去?我们这样下去,你没想过关系会不会过近了?”
“…啊?”
这…这跟每天去同一家超市买牛奶,店长说我们这样下去会不会关系很近?
我特别茫然。
关系近不近我不知道,可起码算是熟人吧?
我想了一下,也许是外国人不懂这种人情往来,我帮帮你,你帮帮我的事情。他想要更加冰冷有明确界限的。也对,路易斯不太喜欢跟我含糊不清。
夏洛克垂下眼帘,口吻讥讽,“本来就是他们蠢,总是要吃点苦头,才知道下次该小心谨慎一点。”
夏洛克说得也很有道理。
我又开始劝说华生说道:“华生先生,就算警察结案,还要再过一轮检察官提起的公诉期。亨特·史密斯先生肯定还要再走一轮庭审。”
只有走过公诉,才能最后结案。
如果连检察官都不提起公诉,那亨特·史密斯自然就会无罪释放了。
而从公诉到庭审结束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
可能我夏季学期考完试,这个案子都还没有结束,确实不用急。
华生只好抱着手臂想了想,说道:“所以,夏洛克要让我们做什么吗?”
夏洛克一开始说要和我们说些事,难道就是分析今天的战果而已吗?夏洛克并不会做这种没头没尾的事情。
我也好奇地看向夏洛克的方向。我内心那么坚定,并肯定着从我认识华生的这200个日日夜夜里面,我看到了华生的心,也感受到他的温暖。
我跟华生,说道:“我相信你。我知道你是好人,无论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改变不了你内心的忠诚与善良,坚强与无畏。我相信你,相信你会对你爱的人尽一切的努力,不会把战场的遗憾带到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
我顿了顿,顺势整理起突然澎湃的心潮,一字一句,一句一顿。
“有人曾经这么说过,人生中最难以置信的事物或真理,往往都是因为从未亲眼目睹,
40-60(第9/29页)
从未被证实过的。想想,若没有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谁又能相信一粒尘埃中蕴含着能够颠覆整个世界的力量?哥白尼的「日心说」经过两百余年的时光洗礼,直至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也才证明了它的真实性。人们也说,真爱是世界最令人心动的奇迹。可我从来都不信。”
我深深地望向华生的蓝瞳,看到他因为话语和过往回忆而激起泪意与真情实感。我能感觉自己的心口也跟着一酸,继续说道:“华生先生,我由衷地希望,你能证明给我看。”
我们之间的时间凝固了很久。
我见华生坦然地落了泪,也听到他说了好。
很久之后,在我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放下后,华生说能不能把这段故事写进他的博客里面。我那时候只想到我们是在收被子,做着一些一点都不惊心动魄的琐碎事情。于是我问道,可以增添一些虚构,充满张力的故事情节吗?我们是在某次调查大案子之后,经历了一场几乎生死攸关的夜晚,深感感慨,促膝长谈之类的,别让读者觉得这个故事只是发生在平淡无奇的家务日常中。
因为这样就显得很随便,完全不能表达我和华生两人当时震撼澎湃的心潮。
华生听得笑得不行。
可我还是很要面子的。
华生点了点头,然后在他的自传里写道,在他追求现在妻子之前,他曾经有过一段很难熬的日子,有一道心结横在他面前,让他无法勇敢地追求真爱。那时,他向他最信任的心理医生倾诉了这一切。那位神秘又理性的心理医生第一次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告诉他自己不相信真爱,唯独相信了他,希望他能证明给医生看。
「那是我人生最好的一次心理咨询,看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心,也得到了我内心深处最好的回应。」
他在书中这样写着。
我发现,华生真的能随时随地感动着他人。
他人指我。
“我认为警察局内部有问题。”夏洛克看着我的方向,说道。
他说,比如说警察有可能有问题。
他还说,这可能也会和咨询顾问有关。
“这次警察查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纰漏,听说那个教授也过问这件事。”
第 47 章 第 39 章
39.「跟我一起走」
我在收到漫画预告之后,接连等了数天,都没有等到夏洛克收到类似上船或者游轮相关的案子或者情报。我还想着要一起在贝克街221B公寓里面过圣诞节,所以希望这次案子可以早点开始,这样能早点结束,两人都可以赶回来过节。
然而,日子除了放假第一天有些闹腾之外,接下来什么事情都没有。
最糟糕的是,因为临近圣诞假,茉莉小姐的化验室关门了,而她本人去地中海旅游。夏洛克在她离开的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就想着干脆直接撬门进去。
我觉得这样不行,没答应,让夏洛克自己想去的话自己去。
我宁愿在家里陪赫德森太太做大扫除。干活闲余之际,我和赫德森太太一起喝英国伯爵茶和茶点也很不错。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处于各种安全与学业考虑,再加上我也无力回报。我已经决定还是搬离贝克街221B公寓了。
想到这里,我说:“那就走吧。”
我顿了顿,脑内搜索记忆中的漫画弹幕,里面确实没有讲过会沉船,于是坚定地继续说道:“但是,一定要带上赫德森太太和华生先生。”
我不想和夏洛克两人待在同一个空间那么久……
这里得说两句,我们出发去港口的一大早,我就撞见了莫里亚蒂教授。他看着我的方向一路走过来的这段过程,我的心是要死的。
第 48 章 第 40 章
40.「希望不会引起您的不愉快」
我以为卢西安会被我的要求难倒。
毕竟要再出两张头等舱的船票并不是我随口说的那么简单。而我也有想过,就算夏洛克现在不想去,剧情的力量也会推动命运安排,总不会漫画来用回忆杀来堵住读者之口吧。
结果卢西安确定我会去,很轻松地给我再安排了两张船票,许诺我明天见面的时候,一定会给。他今天没有带。
我很难想象,这到底是卢西安的主观意志在安排这件事,还是因为有剧情这个神之手在左右着卢西安的船票。
当天晚上赫德森太太和华生回来的时候,我就说了卢西安今天过来送船票的事情。
华生很惊喜,又朝着夏洛克说道:“看来你招待得不错。”
他们现在已经是未婚夫妻的关系。
当两人炫耀起手上的银戒时,华生感到有点措手不及。他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意外地吃到狗粮,但同时,也在心底涌现出对恋爱的渴望。自从与莎拉分手以来,他对恋爱的兴趣渐渐消失。为了摆脱自己的沮丧,华生将更多关注放在夏洛克和兰尼这两位不爱社交的人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忘记了自己的过去。
如今,威尔和史凯拉这对恋人再次唤起了他对幸福家庭的追求。
当然,这部分是华生在旁边看威尔和史凯拉,跟卢西安他们聊的。他只是个默默羡慕的旁观者。
来的人还有两名教授,一位是数学系的蓝波教授,另一名是心理学系的桑恩教授。两个教授似乎在这个学期都和兰尼保持联系,尤其是蓝波教授很积极地跟兰尼说他们麻省理工会推出交流生项目,以兰尼的数学系首席,肯定能毫无悬念地通过的。兰尼说,条件允许的话,他也想来麻省理工学院进修,没有直接拒绝。
聊下来,这三人氛围都很愉快。
不过事后为了这件事,华生上飞机的时候,还是问了兰尼一句“真的要去做交换生吗?”。华生想着兰尼到底是留学生,来去自由,麻省理工这些年在QS还排名第一,压过了哈佛,而伦敦大学学院才第十。他要是想要去更好的学府,也理所当然。就是怕他之后读完交流生项目,就不回英国了。
兰尼摇头说道:“美国波士顿离伦敦太远了,坐飞机坐得不舒服,不想跑那么远的地方学习。”
华生当时在内心哭笑不得。
在送别的波士顿这四人中,兰尼给了华生一种典型大学生的感觉。然而,另外两个人的到来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氛围——男士叫雪林·福特,女士名为琼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