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不爱听这些虚话,但他还是客气道:“多谢抬爱。
别人就几句客气的场面话,他自然不会当真。
刘志见他眉眼未动,并不是那种夸一夸尾巴就翘上天的少年郎,心中便更加慎重几分。
“您有空,也往凤头村走走,大家都盼着大人的到来。”刘志乐呵呵道。
他看到凤尾村的一切,而这些都是朱大人带来的。他自然想要让凤头村跟着变得更好。
至于说无耻,能让他村民过好些,无耻便无耻了。
见朱标并不爱听奉承话,他话音便转了,从袖袋中掏出一沓纸,笑着道:“这是凤头村蒙学中的功课,还请大人查阅。朱标接过来看,听见说重视蒙学,他心里就高兴,在这个很多人吃不饱的年代,能够让许多小童读书,那可真得不简单。“成,等明日我去蒙学看看。”朱标有些好奇凤头村了。
凤尾村里正:!
可恶,就这么三言两语就被哄走了,他想说别去,但开不了口。
朱标先去造纺车的地方看了看,那纺车很大,一群木匠干得热火朝天,而凤头村带来的青壮正在帮忙递工具,很主动很有眼色。凤尾村也不遑多让,根本不想让自己落于人后,便卯了劲儿地干活。
朱标看着,觉得这边开个纺织厂,应该是还不错的,离这里不远就是淮河,在运输上也方便,而且凤阳离应天府、洛阳等地都近。他琢磨着,应该是能成。
前面在挖渠,后面在建纺织厂,周围几个村子倾巢出动,一时间这边都盘活了。
只要有活干,有饭吃,有钱拿,大家都不愿意闷在家里当懒蛋。
朱标也没闲着,他戴上草帽,就去地里看看他最爱的庄稼了,他现在挂心的厉害,哪天不看一眼,就觉得难受。宋濂在后面喊:“你的功课还没做完。”
朱标跑得更快了。
他就是不想背书了!
想歇歇脑子,因为孔乙己的课文,他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古代的学习很不抱希望,觉得他们学之乎者也学迷瞪了。后来他了解历史多了,知道古代大概的科技水平和学科后,就发现古代人也是很厉害的。
四书五经,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然而,他要做到倒背如流。
和他原有学习到的知识体系不大一样,他有时候觉得脑子里也被塞满了之乎者也。
就很想问问宋濂,回字的四种写法,但是估计问了,对方就要上折子参他一本。
他短时间内,没有挨打的计划。
现在才知道,孔乙己之所以是孔乙己,和四书五经是没有关系的,是因为他的懒惰和好面子,但当时读书的年纪小,根本没想到这一茬。朱标一边乱想,一边观察着黄豆苗,目前看开花之类都挺好,就看坐果了,坐果才是最重要的。
挑了几片地看,见都大差不差。他对灵泉水的功效心里就有个大致的念头了。
这灵泉水确实很好,但也没有到玄幻那一步。
他看着自己几千的声望,心想良种实在太贵了,何时才能攒够十万。
他都想直接跟朱元璋说,他有个系统,需要很多很多声望,需要在百姓中扬名。
就是不知道朱元璋对太子标的父子爱,能不能打过鬼神和皇权威胁。
朱标想想,就觉得有点悬。
罢了,慢慢攒。
纺车不过几日就做好了,他跟着人群一起去看,对着高大的纺车顿时震惊了。
虽然名字就叫水车大纺车,但是他没想到竟然这么大,这产量得多少啊。
太厉害了。
卫伏笑眯眯道:“这纺车是从宋朝时便非常风行,后来经过前朝,总是被打压,已经不多了。”朱标笑了笑:“没事,我们还可以让它继续风行起来。
当水流声响起,纺车也跟着转动,随着工人喊号子的声音响起,人群中也从寂静变得欢呼起来。
&34;动了!&34;
&34;真的会转!”
“太厉害了这玩意儿!”
“我的天呀,我家里用脚踩的纺车跟这一比真的差远了。”
“是啊是啊,我第一次见这么巨大的纺车。”
朱标听着人群中说话的声音,也跟着惊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永远是最厉害的。
这边开始试着纺线,大家都没有用过这么大的纺车,刚开始都需要试,要慢慢试才能出结果。
朱标盯着看了一会儿,就没有再关注了。
隔日,刘志就带着几个半大少年过来,说是请他去凤头村看看。
朱标去了。
一到凤头村,他就发现不一样了,村口就立着碑,碑上刻着村中刘姓一族的排行,和他们的家规。
几个少年也读过书,看起来端庄持重,但手指上的茧子和黝黑的脸颊,说明他们也是做农活的。
“原先孩子们都专门读书,去岁出了点事儿,大家没了读书的资金。”刘志含糊说过被侵占良田
的事儿。“这几个都是我们这读书最好的后生了。”刘志提起来,面色就带着轻笑。
朱标有些好奇,就问了读过哪些书,听他们回,说是已经在读中庸了,他就随意考了下默背,发现背得挺好,又考了下释义,在这上面,就有些欠缺了他就明白,可能是小村落里没有好的夫子,能读书识字,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
“中庸中提出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朱标想,自己读书是有些痛苦的,但是让别人读书就比较快乐了他笑眯眯地看向一旁的几个小少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几个少年齐声回。
朱标顿时笑了,夸赞道:“你们学的很扎实。”
凤头村里面很干净,很多青瓦房,偶尔还有几家红砖房,但也有茅草屋。
和凤尾村的窘迫截然不同。
“大人,您看我们村有啥需要改造?”刘志迫不及待地问。
朱标沉吟,他们要是读书习字还成的话,那可以做的事儿就更多了。
“你们村很好,没什么要改造的,要是说想要赚钱的营生,我这里有,倒是可以教给你们。”
他思量了半晌,最后想着,让他们在花露和香皂之间选。
他们村落干净,人也干净,这种花露和香皂,相对文雅些,别人自然也要要求干净。
其实还有澡豆的做法,他也是会的,毕竟宫里很多,他问过,但澡豆的成本太高了,前期的投资就是一大笔钱,不如从最简单的开“我前些日子新学了花露,你们可曾听过?”朱标问。
“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其中一个少年迟疑着道。
朱标点头,笑着道:“你们若是能按着规制生产出来,我可以去给你们找销路。”
现在言中已经开始往下赏赐花露,都是他先前做的,只要在贵族中传出名声,不愁买的人不多。
刘志纳首就拜:“我们刘氏一族早有族规,要读书,要诚信,要保持洁净。”
他笑着道:“您有什么要求,一并说了。&34;
“这就要用到蒸馏设备了,应天府中有卖,我不知道凤阳城卖不卖,但是谁家做烧刀子,应当就有。”“和烧刀子一个道理,用中药材、花、果等蒸馏,有药露有花露,刚开始做花露就好。”
“蔷薇花露盛名已久,应该是好卖,再有茉莉花露馥郁芳香,爱之者众也好卖,这桂花亦是其中翘楚,还可以搭着桑叶露、薄荷露、甘菊花露、金银花露等,你们刚开始开始选了最好卖的三种做
卖得好了,
再扩大规模。
朱标琢磨,这蔷薇花露、茉莉花露、桂花露、金银花露等,就算在现代也很好卖。
刘志有些懵,他以为也会像凤尾村一样,给他些豆腐之类日常的方子,没想到直接就是花露,这花露在村里可卖不起价钱。他有些纠结,寻思到时候不好卖怎么办。
“你就做供应商,凤尾村有纺织,你这边有花露,还有水渠,到时候走水路运输方便,不怕的。”
朱标琢磨,要是有玻璃瓶就好了,还能做些罐头卖。
但是玻璃的配方
这个他真的不知道。
在现代,越是日常越是随处可见的东西,配方反而不会被人注意到。
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在系统里抽中。
不过现在有瓷瓶就很好了。
“你们要是觉得买别人的瓷瓶比较贵,还可以再开个瓷窑,我给你们找煤源。”
凤尾村每日都要拉煤过来,两边一起,倒也不麻烦。
“我们不会烧瓷器。”刘志满脸为难。
他们确实过得比别的村里人好,但是这样的秘方,他们确实也得不到。
朱标笑了:“到时候找专家来教你们。”
对他来说,非常简单。
刘志立马跪下磕头:“不管此事成与不成,凤头村所有百姓都将感恩大人的大恩大德,若有吩咐,万死不辞。他满脸激动。
朱标笑了笑,温和道:“我来凤阳,也是带着任务来的,让你们摆脱贫苦,是我的任务之一。”
他知道,古代的政策就是重农抑商为主,但根据国际形势,若再奉行,怕是要走上跟以前一样的老路。他想让工业萌芽。
这一点小小的愿望,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朱标翘着唇角,心想他永远相信他的老祖宗。
只要给点启蒙,他们就能飞速发展。
刘志连忙道:“需要做什么准备,您跟我们说,我们立马准备,并且给您准备了点孝敬。”
他按着惯例,想要做生意的人家,各家出半贯钱。
朱标就笑:“不用,你们的生意做成以后,分我一厘就行。”
他本来想着不要钱,但不可否认,手里没钱真的苦。他以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收一厘应该不过分。谁知一
“一厘?这也太低了?赚一百文才分您一文,这哪成呀,
分一成吧,毕竟您要是不把配方说给我们,我们便一个大子也赚不来。”刘志登时道。
他们凤头村做事极为厚道,既然有对方的恩情在,就不会亏待对方。
朱标笑着摇头:“我就是提点一二罢了,便是不要这一厘,我也是会教给你们的,这一厘,不会给你们造成负担,也不会让我白白付出,我觉得极好。刘志却满脸感动,他原先就听说,小朱大人极为秉公执法,还担心他不好相处,没想到这样平易近人,为人着想。他知道,这一厘真的跟没有开口一样了。
他们活这么多年,谁不是把家里的秘方给捂得紧紧的,谁也不告诉。民间更是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刘志激动坏了,他笑着道:“我们村里做了些家常菜,您中午就在这吃。
这个朱标就敬谢不敏了。
他想,谁家的饭菜也不可能有他家的饭菜好吃。他也不爱到别人家吃饭,每次吃得饿死了。
“谢你们的抬爱,只是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以后有机会,请你们吃饭。”朱标笑着推辞。
刘志想再说,但看着朱大人身后跟着那人高马大的侍卫,他有些害怕。
心里也有些疑虑,他也是见过县令的,对方身边有时候会跟着仆从、捕快,但是和这些侍卫完全不同。这些侍卫人高马大,身带佩剑,气势恢宏磅礴,甚至给他一种见过血的感觉。
刘志也就收着,不敢多说什么。
“你们先准备开荒地,种蔷薇花、桂花、茉莉花,现在不是季节,刚好开荒养地,明年春日,基本上就能种了“再就是蒸馏设备,你们看凤阳县有没有,若是没有,叫人过来给我递话,我去给你们联系。”朱标道。刘志连忙应下。
他知道谁家做烧刀子,连忙点头:“草民先去问问,不管成不成。都跟你去个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