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案 自燃火蛾(2 / 2)

🎁美女直播

这倒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顺着韩哥的视线看去,隐隐能够发现一个熟悉而又奇怪的雏形。

接下来,韩哥将黑色的物质轻轻地抛到尸体上面,并没发生任何事情。

可是,韩哥没有进行新的动作,仍旧死死盯着尸体刚才的位置。

我望了望韩飞,认为他只是在和我开玩笑。

我还是准备去厨房看一下,希望能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小靳!”就在我转身走出几步之后,韩哥突然叫住了我。

我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事,但我还是转过了身。

突然,奇怪的事发生了,刚才被韩哥扔到尸体上的黑色物质竟自动燃烧了起来!

我被这一幕惊得说不出话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相信会自燃。

韩哥见到我的表情,显然在他的意料之内:“你还认为这案子不需要昆虫学的帮助?”

我咽了一口唾沫,看着韩哥,老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的世界观已经做好被冲击的准备,我不敢相信地望着韩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你手中丢出去的东西,是虫子?”

“没错。”韩哥简短的两个字,在我的脑海里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从死者家中的装饰来看,死者至少应该算是一个昆虫嗜好者,要么就是培育昆虫的专家,从厨房就可以看出来。培植昆虫的必要条件并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主要还是一种罕见的昆虫类型,这对培育者的要求恐怕也不一般。”韩哥继续说道。

“你的意思是,死者的死和厨房的昆虫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下意识地问道。

“我认为如此。”

“那么,你怀疑是厨房里的昆虫导致了这一惨案?”我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这么说吧,正常人是不会相信的。若放在以前,我也不会相信,但直到我和你师父相识之后,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但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韩哥郑重地说道。

“同样的案子?”十年前也发生过同样的事?为什么韩哥会说是遇见师父之后,他就信?难道师父还有没对我说的秘密吗?

韩哥的表情有些尴尬,“对,因为案件处理人正是我和你师父,不过后来我被排除在外,详细情况我也所知不多。再多说一点,就涉及泄露国家机密了。你想要知道更多的事情,最好去问你师父。”

这些话再次让我陷入了沉思。自燃事件,神秘的虫子,国家机密?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指向一个人,沈建国。他身上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尽管我是他的徒弟,我却是对他了解最少的一个人。师父常说,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认识不就是理解能力吗?难道是我对世界的认识出了问题?或者说,是我的能力还远不足以接触到这个层次?

“言归正传,说下你对这件案子的看法吧。”韩哥似乎并不想在十年前的问题上多作停留。

我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既然你这么说,我就实话告诉你吧。刚才,我已经检查过厨房的虫子了,已经发现了化蛹现象,不过成虫去向不明,而且化蛹的方式也和一般的虫子完全不一样,以至于我连化蛹地点都没找到。”

韩哥有点不解,继续问我:“化蛹地点有那么重要吗?”

我点了点头回应道:“当然。首先,地点能确定虫子的类型。如果是地表或地底化蛹的话,那么虫子就是鞘翅目或双翅目。如果是在远离地面的地方,如树梢或墙顶,就有可能是飞蛾类或蜂类。”

“哦,你确定把每个角落都找了吗?或者它在房子外面也说不定。”韩哥笑着说。

我仔细想了一下,解释道:“没有可能。虫子的蛹化地带和食物源是相距不远的,所以化蛹地点一定是在屋内的某个角落。按照厨房的设定,这类虫子可能趋向于厌光性。我已经在角落处都寻找过了,除了一些残破的蛹壳,化蛹地点毫无头绪,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

“按照你的说法,你只是找了角落,墙上有没有注意过,指不定就在墙上呢?”

“嗯,这个我还没有仔细去找过。”

“那就对了,我们分头去找吧,说不定会有收获。”

我大致和韩哥讲了化蛹地点的特点,然后我们分头去寻找化蛹地点。

我继续寻找角落,而他则负责墙顶。可惜,我们找了很久仍旧没有找到,这倒是让我觉得有些纳闷了。难道这些虫子根本不会化蛹?不可能,明明已经发现了蛹壳,一定是化蛹了。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来到了厨房也就是虫子死亡的地点,这些腐肉分明是虫子的培育皿。而大部分虫子是在一瞬间死亡,肯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考虑到虫子生长的几个必要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这里面的温度并没什么特别之处,湿度更是无从查起,我就将重点放在了光照上。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位于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里,最容易控制的就是光线。我注意到这里的灯和一般的灯有些不同,由于这间屋子的封闭性很好,所以光线比较暗,于是,我找到了灯的开关,按下去之后居然没反应。

韩哥苦寻化蛹地带无果之后,发现了在厨房踱步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我停止了行动,想到韩哥可能知道原因,问:“我想打开厨房的灯,或许能够发现点什么,但开关好像坏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韩哥也试了一下开关,依旧没反应,“可能是总闸坏了,我叫老高去弄弄,他可是行家。”

<h3>火蛾</h3>

我听韩哥的口气,他跟老高之间肯定为电闸发生过一些事,估计还非常有意思。

我只是应了一声,试想了老高万般出丑的画面,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我隔着门缝,听到韩哥和老高在外面交流,还有警员们各种忙碌的脚步声。我发现世界突然变得安静了不少,就在这时,一阵电流声开始在我耳边响起。我发现灯光开始微弱地闪动,估计是老高打开了电闸。我发现灯光散发出一种蓝色的光线,果然和我猜想的差不多。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种色温的光线能够让虫子更好地生长,必要时也是虫子致命的毒药。

当灯光完全点亮之后,眼前的一幕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墙顶上除了灯管以外,全部都是虫蛹!整个天花板都被虫蛹所包裹!试想一下,每一只虫蛹都代表一只成虫,而且每只成虫都有着自燃的能力,这么多虫子组合起来,无异于一颗定时炸弹。

韩哥这时走了进来,发现我的表情不对劲儿,刚想询问,但顺着我的视线向上望,也愣在了原地。

最开始因为光线很暗,我们才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原来,它们一直都在天花板上寄生着!向上级汇报这件事之后,案件立刻得到了高度重视,上级命令我们秘密进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由于不了解昆虫的属性,所以我也不敢轻易处理这些虫蛹。我小心地将在天花板上的虫蛹取下一部分,作为样本带回了实验室。整个居民房的房客都被暂时清走,以防虫蛹变异引发不必要的伤亡。

虫蛹呈银灰色,严格意义上来说和一般的虫蛹有着本质的差别。虫蛹是在墙顶化蛹,只能是飞蛾类和蜂类。因为蜂类化蛹都是在蜂巢内,所以昆虫的种类基本可以确定为飞蛾类。虫蛹长1.6厘米,呈椭圆形,表面光洁,形似鹅卵石,但有极少数凸起。由此断定昆虫正处于化蛹晚期,随时都有化蛹的可能。

综合来看,这像极了美国的一种趋光性飞蛾。所谓飞蛾扑火,说的就是这一类,却又有所区别。根据现场的光线来看,这类飞蛾趋向于厌光性,幼虫的死亡就是最好的说明。然而这类昆虫幼虫却又和嗜尸性昆虫极其相似,以至于乍一看去,根本分不清楚。

所以,可以得到结论,昆虫幼虫趋向于厌光性,基本属于见光死的那种,相反虫蛹却没有这种特性。最关键在于其幼虫和其他飞蛾植食性不同,幼虫趋向于嗜尸性,所以幼虫靠吃肉才能成长。

既然幼虫具有嗜尸性,见光死,到了化蛹阶段却不再怕光,虽然食性不明,但我相信一定发生了转变。所以,我不禁有些好奇,这类飞蛾真正化蛹成虫之后,又是怎样一种食性和趋光性?

我索性做了一个实验,模仿了厨房里面的蓝色灯光,催化昆虫化蛹。当然,只采用了样本中的两只小虫,两只是非常有对比性的数字。我把其他的都送到了化验室和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催化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加上虫子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化蛹后期。我并没有料想到这些,所以在等待中睡了过去。

当我醒来时,被我关在玻璃箱子中的虫蛹就已经化蛹成形。它就像是一个女孩儿一样安静地待在玻璃箱中,翅膀一开一合,似乎在做着起飞的准备动作。

与此同时,现在实验室的灯光都被我关闭了,只有玻璃箱里面那盏仍发出微弱的蓝色光芒。欣喜之余,同时也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我分别做了两个实验。首先,将一只昆虫用黑布完全遮掩,然后关掉蓝色灯光。至于第二只,我直接将它暴露在实验室的白灯之下。当我把第二只飞蛾完全置于白炽灯下,它温婉得像个小女孩的秉性开始发生转变,我能发现它的不安。它开始在玻璃箱里面乱撞,你能听到玻璃箱里发出剧烈的碰撞声。

而且它的挣扎越来越明显,就像是突然变成了一个暴躁的小男孩。

于是,我将一块布料放进去,布料是我从死者身上取下的。

接下来,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

当布料进到玻璃箱之后,飞蛾疯狂地撞击着那块布料,然后飞蛾就在我的眼皮底下燃烧了起来,突然变成了一团烈焰火球,在玻璃箱里面四处疯狂乱窜,紧接着,几分钟之后,化成一堆灰烬。

同样的事没有重演,因为在另一个黑色的箱子里,我放入了同样的布料,却没有任何异常现象发生。所以,我得出结论,光和布料两者共同引导了飞蛾或者说火蛾的自燃现象,缺一不可。

与此同时,化验室传来检验报告,虫蛹身上有磷的成分。这可以解释火蛾自燃的原因,只要温度合适,磷就会自发燃烧。由于外界的影响因素依旧比较大,根本不能说明什么。相反,我在生物实验室的检验报告里发现了踪迹,这类火蛾体内有一种光激素,只要遇到一定色温的光线,激素就会改变火蛾身体的温度。所以,两者都间接地验证了我刚才的实验。

一切似乎都已经水落石出,可我一直没想明白,火蛾为什么要攻击死者?我早就检测过这块布料,它和我们身上的布料并没有什么不同。见光的火蛾顶多就是不安分,也不至于引发磷燃烧。所以,问题出在布料上,可能是检验方向出了问题,只好进行二次检验了。

我赶去将我的报告交给韩哥时,正巧遇见他跟老高在交流案件进程。

“死者叫作张大关,是附近一家公司的员工,因为公司裁员,所以失去了工作。暂时没有经济来源的他,在公司闹了好多次都没有成效,在一个月前就消失了。”老高拿着案件档案说。

“那他怎么做起这个事情来了?”我插了一句嘴追问道。

老高翻开档案的第一页说:“我们询问过那家公司的经理,他说一个月前收到张大关的短信,说了一些很过激的话,还说烧死他之类。他没有引以为意,所以在第一次询问时也没有告诉我们。不过,可以确定,打那时起张大关就已经开始了养殖。”

“原来如此,可他和昆虫养殖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咋学会的养殖技术?”

老高翻到第二页指着其中一项通话记录说:“我们从他的手机中找到了一个国外的电话记录,和他联系比较密切。国外的号码,显然是伪装的一部分。还有短信中偶有提及火蛾的事情,想必走的是地下市场。”

我将我的发现向他俩汇报之后,韩哥突然告诉我,他检测到死者身上有着和那位公司经理身上一样的成分,而且张大关的住所因为年久失修,厨房窗沿上发现了一些漏洞。

“原来是这样,张大关本想利用火蛾去杀人,但万万没想到房屋的漏洞导致了火蛾幼虫大批死亡。当他想挽救时,却不小心成为火蛾的攻击对象。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恍然大悟道。最后,我们将租房内所有的火蛾虫蛹都用干冰急冻销毁。尽管火蛾的来源一直没有查明,但火蛾自燃事件就此宣告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