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堂课下来,不仅是那些不识字的糙兵汉子们,就连原本颇通文墨的关羽、牵招也觉得很有感悟。于是,不少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开始逐渐认可了刘苗这个老师。
军营学堂,就这样逐渐稳住了局面。
之后的学堂再开课,来的不仅有被要求来上课的军官们,还有许多空闲的普通士兵。
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士兵是热爱学习的,但更多的士兵则是来瞧军官们的热闹的!
毕竟,看那些在他们面前吆五喝六、威风八面的军官们,在柔弱小女子面前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听课练习的窘样,可比看那些一成不变的山山水水、树树草草有意思多了!
而刘备和刘苗,则秉持着两汉时期学堂中的优良传统——不限制旁听生。只要这些普通士兵们不捣乱、不吵闹,就随他们去。
当然,如果他们能顺便地听上两耳朵、学上一两个字,那就更好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是一个回报极为漫长的投资。
阿备心里很清楚这个道理,也做好了长期投入不见回报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不到半个月,军营里便频频传来喜讯——今天这个小子靠着刘苗教的诗句,讨到了心仪女郎的欢心;明天那个小子靠着刘苗教的汉字,避开了某些奸商的坑……
总之,在见到了各种实打实的好处之后,军士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刘苗的小课堂很快就人满为患了!
从前,刘苗进出军营的时候,军士们虽然对她也算恭敬,但那都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眼底还是充满了轻蔑和不信任。但现在,她只要进到军营里面,无论何时何地,军士们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计,恭恭敬敬又真心实意地叫上一句“先生好!”
刘苗深受鼓舞。
在结束了第一期的军官专属尝鲜课堂后,刘苗马不停蹄地开了第二期、第三期的士兵普惠课堂。她还专门选出五六个有天分的士兵,单独给开设突击速成课堂,在几天的密集授课后让他们出去各自再开课堂……
很快,整个军营里遍地是学习的人群,到处是学习的身影。
阿备原本还想给刘苗出主意,让她寻几个有当老师天赋的人出来,教好了之后再放出去教别人。没想到还没等他说出这个主意,刘苗自己就已经想到并且付诸行动了。
这或许,就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效果吧。
阿备将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如今,军营课堂虽然只是一点小小的火星,但他相信,这点小火星终究会在整个大汉境内燎原!
这个时候,阿备还是以一种老父亲的心态看待此事,想的都是如何呵护保全这个如同婴儿般的希望之火,对它一无所求。他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被他始终护在怀里的孩子,会以一种怎样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予他重大的回报。
而就在军营课堂开展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简雍则愁眉苦脸地找了过来,说出了一个坏消息:“农人们闹着要退田。这新的公田之法,只怕是进行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