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拉瓦乔的画笔下,光暗示了一切——就如他在被斯特拉克捉住前,和莉莉安在马耳他酒店走廊尽头讨论的那张《纸牌作弊老手》。
被光完全笼罩的男孩是整场牌局的受害者;而只有脸部被微微照亮,身体藏在黑暗中的两个人,则是阴险的作弊者。
但光的暗示,难道仅仅存在于画作中吗?
毕竟,莉莉安曾对他说过,她也欣赏卡拉瓦乔。
史蒂夫抬起眼,目光越过《捧果篮的男孩》,落在了《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上。
【我喜欢斩首的题材。】她当时这么说。
而《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也刚好是莉莉安最喜欢的卡拉瓦乔画作。
虽然是神话题材,这却并不是一张巨幅画。相反,它的尺寸平庸到即使被精心装裱,但摆在任何一间书房的任何角落都不会引人注目的程度。可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却让它拥有了非凡的地位。
——卡拉瓦乔因犯下谋杀罪被罗马教廷判处死刑,不得不逃离罗马,终生不曾回去。为了活命,他抛弃了罗马,也抛弃了在罗马辉煌的一切。虽然他之后在别的地方也混得很好,但从此以后,罗马成为了卡拉瓦乔心头挥之不去的隐痛。杀人的污点将这痛苦牢牢钉在心中,使得他晚年愈发阴郁焦躁,逐渐放弃现实主义,转投神学和宗教。
《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同样漆黑的背景中,正中央被光照亮的英雄大卫一手握着刻有“卑贱灭杀高傲”利剑,一手提着巨人歌利亚的头颅,悲悯地注视着他。
为了请求教皇对他杀人罪的宽恕,为了回到罗马,卡拉瓦乔将自己的脸放在了被大卫斩首的歌利亚头上,让这张神话主题作品成为了一副恐怖又悲怆的自画像。
卡拉瓦乔试图通过此画说明:
——人类永远无法自我救赎。所谓战胜邪恶,不过都是徒劳。
因此,他需要教皇这个“大卫”来宽恕他,帮助他走出罪恶的泥沼。但遗憾的是,他的生命在不久后终结。
宽恕永远不会降临。罗马,也再也回不去了。
“看到这张画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莉莉安?”史蒂夫在心中默默发问,“你欣赏卡拉瓦乔,但你不是卡拉瓦乔。你鄙夷卡拉瓦乔的软弱,也蔑视四肢发达的歌利亚。你不想成为失败者。你总是胜券在握,雷厉风行。可你又不会甘心只成为大卫这样的‘英雄’。你比他更野心勃勃,也更大胆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