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秾以前听人说蜀中盆地冬日阴湿,但今冬他住在这里,阳光却出奇地好。此地人烟繁阜烟火万家,路边少有冻死饿殍。李秾在京中时经常和蜀锦鲛绡打交道,如今住在蜀地,才亲自到当地大户的工坊里看织工如何制作。因此只觉得日日新鲜,恨不得在此地长住不回京城去。
张武和张功费了好一阵功夫才发现,在堰县东镇大门楼处装车的是万耘楼运粮的车队。不知道为何,这车队却没有像别的商号那样在在车身上上刻着自家的商号,可谓应相当低调。张武两人还是跟人打听了好一阵才知道这是京城万耘楼的人。
李秾和他们去牌楼处打听万耘楼买粮的价格,此地大户对待全国粮商一样,并没有对谁家特别优惠,由此看来檀自明并没有在此地打通什么关卡。
四个人最后能发现一些异常完全是因为偶然。李秾一日为再次熟悉路况,便跟随一家粮商运粮的车队从东镇到阆水渡口,却无意中发现,本该落后他们三天路程的万耘楼车队已经提前到达。
这令李秾大感意外,让张武和张功去查查,除了官道,堰县至阆水渡口还有没有可以走大车的近路。
这一查不要紧,几天后,张武和张功带回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万耘楼的车队确实走了近路,准确来说,是运的粮食走了近路。
李秾非常惊讶:“除了官道还有哪条路可以运这么多粮食?这条路为什么少有人知?”
张武:“距堰县七十里处有个地方叫做牛栏县,万耘的粮食从堰县装车出发,到了牛栏县卸下,然后以人力驮运翻阅山岭。山路虽然陡峭难行,却能比走官道达到阆水要快三四天时间。想来是万耘楼特意雇的牛栏县当地人力。”
雇用人力驮粮翻山跟雇马车走官道到底哪个成本更低,目前并不知道。李秾疑惑的是为什么只有万耘楼在走牛栏县这条道。想来想去不明所以,李秾决定亲自去牛栏县看个究竟。
她立马就要动身,张功和张武却犹豫了。牙行派给他们俩此行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李秾安全,牛栏县境内多高山峻岭,居住的又是野蛮未开化的山民,这些山民还相当仇视外人。若是贸然前去,但恐会有危险。
李秾却不畏惧,她笑着劝张功二人。“你们二位有所不知,我本身就出生山野,不是金贵之躯。我的家乡梁州也是偏僻乡野。乡野之人虽然排外,但你若不主动生事,他们也不会害你。”
李秾最后只让阿棉留在堰县,自己和张武张功乔装成进山收蓖麻的小贩前往牛栏县。
从官道下了马车进山,发现牛栏境内山高林深,山民刀耕火种,日子异常艰苦。万耘楼冬日的第二批粮食在同一天卸在牛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