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滦军的顽固善战是大晛君臣前所未料的。丢了祖宗江山,大晛几乎是倾举国之力与北滦苦战对峙,兵费糜耗,府藏散减。这其中的得失,不知如何去数计。
城楼高处吹起凉风,将白日的暑热吹散不少。两人站在高处,能看到坞堡城之后数十里,连绵的村户人家燃起炊烟,被傍晚的风吹得歪歪斜斜。
赵执心里一动,“这些百姓能在此安居,没有丢弃土地南下流亡,是边境军最大的功劳。这仗打了,就值得。”
谢赓顺着他的目光远远看去,这也是他心里最认可的事。
赵执提议:“这里是后方,明日我跟你去雁栖城看看。”
“先不着急,我要在此等上三日,有三百匹马要送到此处来。”
“太仆寺送来的马,太仆何时又多了三百匹马?此事政事堂倒不知晓。”
“不是太仆,是梁州的商贾。去年秋送来了五百匹,此次又有三百匹。此人给我来过两封手书,信中只是简短问候。陛下推出法令,鼓励天下商贾以财力支持边境,实际上是以另一种方式卖官鬻爵,此举,我不能说不赞同,总归也是无奈之举。”
谢赓叹一口气,转而接着说:“此人虽是商贾,却能在民间养起如此数量众多的马,且能供战场驱用,不输太仆苑厩里养的马。也不知此人向朝廷报知后,陛下能给他个什么官职,这些马帮了我军大忙,我想亲自见见来送马的人。”
赵执:“这项法令,陛下交给了他身边的内官和吏部,政事堂没有经手。此举我跟你一样,说不上赞不赞同,总归是个办法。若是国土丢了,建康危急,日后还能保住什么?国库空虚,陛下自己的内库倒是能借此举开源。这两年,来建康城的巨贾不少。”
他突然又想起孔叔勖身边那位肖似李秾的侍女。这两年,谢赓也派人在北境找过李秾,跟他一样一无所获。
谢赓:“陛下自己的小金库能充实,他有了钱支用。我猜他就不会那么支持你在朝政上解弦更张,这两年……你也辛苦。”
赵执不以为意,没有答话。钱漱徽致仕后,他成熟许多,渐渐知晓圆融妥协有其必要。他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
李秾和骝翁等七人一队,扮作马贩子,赶着三十几匹马,来到坞堡城后五十里的驿站,拿着朝廷发的公验,等其他同伴前来汇合。
临近坞堡城,李秾有些忐忑。谢赓率大军在此驻守,若是遇上谢赓,谢赓会不会认出她,会不会将她的消息告诉赵执,那时候怎么办?李秾苦苦想这个问题,心里完全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