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人?”
王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真是巧了,我这次前去,也是为了拜会张真人。”
“哈哈,那你可有福了!张真人为人慈悲,对晚辈们向来和蔼可亲,我们这些老道,都受过他不少指点呢!”
老道乐呵呵地说道。
“是吗?那我可要好好请教请教。”
王予微微一笑。
告别老道,他继续前行。
一路上,遇到的行人越来越多。
他们有的是前来朝拜的信众,有的是远道而来求医问药的病患,还有的是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年轻人。
无一例外,他们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玄玉观的种种神奇,以及张真人的高深莫测。
“看来,这玄玉观在本地,还真是颇有名望啊。”
又行了一阵,一座恢弘大气的道观终于出现在眼前。
只见红墙碧瓦,金顶飞檐,气势不凡。
“玄玉观”三个大字,镌刻在山门的横匾上,笔走龙蛇,俊逸非凡。
王予勒马停蹄,望着这气派非凡的道观。
“这里就是玄玉观了,但看这排场,倒也确实不凡。”
他抱起兜子,翻身下马,迈步走向观中。
“不过……那些妖邪的异变,会与这里有关吗?我总觉得有些蹊跷。”
脚下,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山路通往观内,路旁树影婆娑,蝉鸣阵阵。
王予负手缓步前行,心中的疑云,也随之渐渐笼聚。
而兜子则警惕地趴在他肩头,黑溜溜的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四周,仿佛在提防着什么。
山风拂过,卷起王予的青衫下摆。
他迈步走入玄玉观,只觉一股清新的灵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观中香火鼎盛,来来往往的信众络绎不绝,或虔诚叩拜,或悠然品茗,一派祥和景象。
他环视四周,但见琼楼玉宇,金碧辉煌,殿宇高耸入云,气势恢弘。
观中的道士们个个神清气爽,仙风道骨,或诵经礼佛,或研习法术,颇有些超凡脱俗的意味。
“这玄玉观,果真名不虚传。”
他抱着兜子,缓步走向正殿。
一路上,不时有道士与他擦肩而过,见他一身青衫,风姿卓然,无不投以敬佩的目光。
“这位道兄,可是来朝拜张真人的?”
一位中年道士笑吟吟地迎了上来,为他指点迷津。
“不错,在下初来乍到,还请道兄指点一二。”
王予微微颔首,谦逊地说道。
“哈哈,你来得正是时候!张真人今日在大殿讲道,正值开坛的时辰,不如你也去听听?”
中年道士爽朗地笑道,一边引他朝大殿走去。
“讲道?那再好不过。”
王予连忙跟上。
“咦,你肩头这只狐狸,倒是稀奇。”
中年道士好奇地打量着兜子,问道。
兜子眨了眨黑溜溜的眼睛,眼神灵动。
王予莞尔一笑,抚了抚它的皮毛。
“这是我的宠物,名唤兜子,它颇通灵性,跟了我许多年了。”
“原来如此,人与灵兽相伴,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中年道士啧啧称奇,很是羡慕。
二人话着话,已然来到大殿前。
只见大殿红墙金瓦,气势恢弘。
殿前一片开阔的广场上,黑压压地跪了一片人。
有前来朝圣的信男信女,也有慕名而来的修道之士。
他们无不虔诚叩拜,仰望着高台之上的一位老者。
那老者双目炯炯,胡须飘飘,一袭灰色道袍韵味十足。
“那就是张真人了?”
王予凝神望去,只觉那老者周身隐隐散发出一股正气,不凡的修为可见一斑。
“不错,那便是我们的张师祖,你瞧他慈眉善目,道骨仙风,着实令人钦佩啊。”
王予微微颔首,目不转睛地盯着高台。
却见张真人悠然开口,声如洪钟,气贯长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众生平等,泽被苍生……”
他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将修道之理阐释得透彻明了。
台下听众无不如痴如醉,似有所悟。
讲道之后,张真人坐而论道,为前来求教的修士们答疑解惑,无不语惊四座,叹为观止。
“师祖慧眼如炬,说起话来妙语连珠,当真是我辈楷模啊。”
中年道士捋着胡须,喃喃感叹。
王予环顾四周,只觉这玄玉观香火旺盛,道风严谨,并无半点邪祟之气。
反倒是一派祥和静谧的仙家气度。
“奇怪,若这里并无异常,那些妖邪的异变,又从何而来?”
他暗自疑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一旁的兜子似有所感,跳到他肩头,轻轻蹭了蹭他的脸颊,似乎在宽慰他的心绪。
“算了,眼下还是不要打草惊蛇,不如先在此地多留几日,静观其变吧。”
王予轻抚兜子的皮毛,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他转身,悄然退出了人群,在一旁的廊下驻足。
目光却始终紧盯着高台上的张真人,不放过他的任何一个表情和动作。
“玄玉观……张真人……”
一股莫名的预感涌上心头,告诉他,真相恐怕没那么简单。
而要揭开谜底,还需从长计议。
王予暗暗琢磨之际,一股异样的气息悄然传来,如丝如缕,若有若无。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它的存在。
那气息转瞬即逝,似乎来自观中某个隐秘的角落。
“嗯?方才的气息……有些古怪。”
王予眼神一凛,抱起兜子,正欲循着气息探查而去。
不料此时,却有一阵嘈杂的人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一行十余人朝着这边簇拥而来,为首的是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看打扮像是富商模样。
他身后跟着几个衣着朴素的村民,一个个神情激动,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
“嘿!这不是昨日里在我们镇上降妖除魔的那位青云观道长吗?”
为首男子一眼认出了王予,惊喜交加地喊道。
“哎呀,真的是他!恩公!恩公在此,我等有救了!”